开题报告书
2.FSB,“Shadow Banking:Scoping the Issues”,A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April 12,2011
3.Gorton,Metric,“Regulating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September l,20lO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题目浅析影子银行风险与防范院系融学院年级专业金融S1221
姓名董玮玮
学号********
指导教师李建华
职称副教授
开题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制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迅速,但就如其名“影子”一样,其作用和影响并不为很多人知道。它带来的风险更是不被大家关注,更有甚者对其完全忽略。我国影子银行所带来风险影响如何呢?笔者结合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对相关文献的广泛阅读,加深了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有关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将对影子银行的风险与防范的探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选题,目的是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影子银行的研究也处于比较深化的阶段,且国外大多数研究是通过数型模型来分析的,从而对其融资方式作一个探讨。
爱泼斯坦(2007)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其具有的一些业务,如金融衍生交易,资产证券化使市场的流动性极大地提高,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和交易量也会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过度的,会引起虚拟价值飙升,不能良好的表现实体经济变化和经济运行状况,对市场不利。
刘煜辉(2010)将中国的影子银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银行机构不受监管或监管不足的证券化业务,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易宪容(2011)认为影子银行在我国主要表现为银信合作理财以及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这种融资方式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同时认为尽管中国以证券化为核心的影子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但变异形式的影子银行体系却在逐步发展,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信贷产品及个人理财信托产品等。
19.赵蔚,《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3
20.朱禁弢,《中国影子银行不唱独角戏与商业银行深度合作,资金大多来自理财产品》[J].《金融•资本》
21.纪敏,《从历史对比看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
22.齐萌,《后危机时代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J].《财经科学》,2013
8.周莉萍,《影子银行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
9.巴曙松,《影子银行”部分实现金融改革目标》[J].《经济》,2012
10.杜亚斌、顾海宁,《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
11.徐滢、周恩源,《影子银行体系金融不稳定性扩大机制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研究》[J].《上海金融》,2011
4.Adrian,Shin,“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Implications for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Staff Report no.382,July 2010
5.FelipeRezende,“Understanding the Run on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The Hyman P.Minsky SummerConference,June27-29,2010
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的角度:
巴曙松(2010)认为,影子银行的产品结构设计非常复杂,其设计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大都在柜台交易市场进行,信息披露很不充分,使得包括对手风险在内的一系列风险都未被监管机关以及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所认识和警觉,更难以由监管机构监管;信息透明度低。
关秀文(2011)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不同,我国银行业实施分业经营。影子银行风险尚不能完全传导给银行,形成系统性风险。具体来说,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来源进行融资的影子银行业务;二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影子银行业务存在不稳定的社会风险。三是融资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隐藏的系统性风险;四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聚集着较高的偿债风险
15.纪敏、曾晖,《从历史对比看我国当前的影子银行》[J].《金融发展评论》,2013
16.关秀文,《“影子银行”考验我国金融监管政策》[J].《银行监管研究》
17.关秀文,《影子银行考验我国金融监管政策》[J].《银行监管研究》
18.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
6.Richard I.Rydstrom,“The National Mortgage Meltdown and the C01lapse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7.Paul Tucker,“Shadow Banking,Financing Marke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At a BGC Partners Seminar,London,January 21,2011
23.马莉,《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影响及监管》[J].《晋中学院学报》,2013
24.钟燕,《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传导及监管分析》[J].《福建金融》,2013
25.张佳坚《浅议中国影子银行》[J].《金融商务》
26.裴欣,《影子银行发展现状与监管对策》[J].《生产力研究》,2013
27.尹继志,《影子银行体系的业务运作、风险特征与金融监管》[J].《新金融》,2013
12.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
13.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
14.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
进度安排如下:
论文进度
时间安排
完成收集、阅读、整理资料
2013.08.01~2013.09.09
完成文献综述
2013.09.10~2013.10.01
完成撰写并修改开题报告
2013.12.11~2013.12.18
完成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
2013.12.27~2014.03.28
修改论文
2014.03.29~2014.04.29
提高证券的发行规模以及收益率,在淡化证券的基础资产的同时。强化证券化过程中的
附加值,减少信息披露。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对影子银行风险的探讨,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十分充分,但在实践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我国学者对影子银行风险与防范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从明确“中国式”的影子银行概念的角度:
托拜厄斯•阿德里安等(2010)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推动银行与资本市场融合,加剧金融脆弱性;同年理查J.罗森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中的很多缺陷,而这些缺陷都与影子银行体系发行的金融工具有关。
曼莫汉•辛格等(2010)认为,流动性枯竭是因为再抵押权减少,大型银行通过影子
银行收到的抵押品减少的情形对全球流动性有重大影响。同年泰勒认为,影子银行为了
从影子银行风险的防范和监管的角度:
龚明华、张晓朴、文竹(2011),李东卫(2011),钟伟、谢婷(2011)等建议应根据影子银行机构不同的影响程度和风险水平,实行动态比例监管。一是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定期评估不同影子银行机构的不同影响程度和风险水平,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适度的监管方式和监管强度。对于影响小、风险低的影子银行机构可以采取市场自律、注册、监测等监管方式,对于影响大、风险高的影子银行机构则必须纳入审慎监管范围,实行最严格监管。二是尽快将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纳入相关监管协调机制。统筹监管政策,明确监管主体和职责分工,变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有效解决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充分发挥监管机构、交易所和各行业协会的作用,定期汇总并分析市场数据,监测和预防单个机构和系统层面的风险。
(二)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列举了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和观点,从理论上加深对影子银行体系的了解和认识,为接下来具体分析做出准备。
第二部分:深入探究影子银行的构成及特点,在深化对影子银行运行认识的基础之上,研究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分析影子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性质和业务范围、特点、载体、存在的风险以及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一)主要内容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诠释影子银行以及其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特别之处;说明影子银行的风险特征和类型;回顾了影子银行存在的根本原因和影响;探讨了影子银行必须受到监管的原因,并且评述了对影子银行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风险防范建议;自己对所持问题提出的不足与创新之处的观点进行说明。
28.于菁,《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
29.苗晓字,陈唏.影子银行体系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J].华北金融.2013
30.胡雪琴.从风险视角探讨影子银行极其中国化现状[J].前沿,2013
五、完成措施及进度安排
完成措施如下:
(一)逻辑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在的基本问题研究,抓住内在本质和联系,分析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