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有生命物体;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体会对有生命物体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动植物。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课前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地球吗?为什么喜欢地球?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老师还真感觉到了地球是我们美丽、富饶的家园,我们在这样的家园里生活,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的确应该喜欢、应该保护。

2.这几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小朋友们是在不同的地方做着相同的一件事情,他们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你们想不想也找一找?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上节课老师留了课后作业,让你们在家或是校园或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其他地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好记录。

你们做了吗?那好,谁能说说你们在哪找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1.同学们真的很棒,发现了这么多有生命的物体,这些物体真的是有生命的吗?我们先不下结论,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果是有生命的,要说出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生命特征。

如果不是,也要说出为什么。

讨论时各组选出一名记录员并做好记录。

好,开始。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组汇报。

(后面小组主要补充与前面不同的新发现)
4.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长大、能繁殖后代、都吃东西、都要呼吸、对刺激有反应……这些共同的特征,我们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大家同意吗?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生物又分为动物和植物。

(板书:共同特征)
5.我们知道了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那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小组讨论。

我们把不具备生命特征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四、欣赏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正是因为生物和非生物的存在,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

2.播放视频。

五、出示单元小诗
1.播放幻灯片: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赞美一番。

正巧老师这有一首赞美有生命物体但没写完的小诗。

我们来看一看。

2.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一读。

3.这首诗先赞美的是哪里?赞美了树林里的哪些有生命的物体?然后赞美的是哪?又赞美了什么?接着想赞美哪?
4.这首诗没写完,当我们走进了广阔的田野,走进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走进了我们铁北小学的校园,又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任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展开想象,续写这首诗,写一写那里有生命物体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感受。

抒发一下对有生命物体的赞美之情。

六、火眼金睛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也想验证一下谁的火眼金睛最亮。

2.出示图片,辨别是否是有生命的物体。

七、质疑
1.同学们把书打开第十页,看看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八、总结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总结:看到同学们的收获这么大,老师真的很高兴。

希望同学们在这多姿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为我们可爱的地球、美丽的家园再添光彩再创辉煌吧!
【板书设计】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不具有具有
非生物生命特征生物植物
吃东西动物
会长大
会死亡
会繁殖
要呼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