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长会 主题班会
多与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联 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 生活情况.因为有很多事情就是因 为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才 发生的.
结束语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 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假如 我们能与他们做朋友,多一点 沟通交流,少一点打骂,多一 点信任理解,少一点猜疑,那 么我们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栋 梁之材。
3、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培养学生自律能力 (班干部科代责任制、班干值日制度、竞 争小组、学习互助小组)
4、理想竞争教育(制定班级目 标, 期中目标,竞争对手、开 展主题班会:“责任心”的教 育) 5、学法指导,心理辅导。
有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上课注 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做笔记,课堂 效率低.
在学校里,有些学生自觉性比 较差,没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 习。 放学之后,没有及时回家,在外 游荡,很晚才进入学习状态。做完 作业后没有认真检查,不复习预习。 周末、假期时间过于放松。
学习优秀的学生有:
范晓瑞 宋丽瑶 于冬梅 丁颖 刘红红 姚新 宇 张晶 吴学玲 高晴 周强马明霞 周叶彤 赵晓冉 马思佳 张雪婷 王哲 赵梦雪 马艳 梅 姚岩旗等同学,他们学习一直让家长和 老师省心,并且他们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 时还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书写认真、字型漂亮做作业较好的同 学有:
高玉涛 吴欣云 马艳丽 范斌 展倩鸽 郑莹莹 姚彦珂 刘晓南 武青敏等同学
学期工作重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性的竞争意识
班级教学理念
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仅追求好,更追求进步 不看中一时成绩 希望每个人都有进步
班主任工作管理措施
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落实学校的八项常规管理。(早读、上 课、课间操、眼保健操、教室卫生、卫生 区卫生、仪表仪容、课间秩序、上下楼梯 秩序、午休纪律等)
听讲专心,发言积极的学生有:
范晓瑞 魏长友 张齐 郑传东杨文悦等同学
自我约束能力较强,行为习惯好的同 学有: 范晓瑞 宋丽瑶 于冬梅 马明霞 高玉涛 范斌 郑传东 张晶 赵晓冉 周叶彤等同学
学习习惯有待改进的有:
刘英杰 姚秀勇 崔吉利 王梦柳 纪明军 张杰 李松 武宏宇 王天华 等
四、大家相互交流
五、敬请家长留下宝贵意见或建议
我班共有52人,男生 22 人,女生 30 人,学习很好的约20人,较好的约 20人,一般的约5人,较不理想的约7 人。在秋季运动会中,我班取得了全 镇团体第一的好成绩。韵律操比赛也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冬季越野赛张奇 同学取得了全镇第二明的好成绩。这 些活动都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1、教育孩子要有责任心。
有的同学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只要有强 烈的责任感,今后照样能做出一番事业。打扫教 室、卫生区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实 际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心,正所谓“一屋不 扫、何以扫天下?”,责任感教育应该是本着从 孩子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 从少到多的原则。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当中, 让孩子为自己去尝试承担一定的责任;要求孩子 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 业;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自己的 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学校,父母别忘 了教导他做值日生、班干部应尽职尽责。
4.给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5、保证孩子每天的早饭要吃好 吃饱。
(1)安排好作息时间 (2)督促孩子做好预习、复习工作 (3)有选择地看课外书 (4)引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6、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 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 因为钱,你今天少赚了,明天可以 赚回来。但孩子的教育你一旦错失 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孩子只有 一个呀,我们的一切工作难道不是 为了孩子将来的美好前途吗?
六年级(3)班全体师生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 加家长会,关心、帮助、督促贵子 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使您的孩子 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是我们共同的 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 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 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 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 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 歧” 。
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别忘了
常过来看看!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
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 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 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 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 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 材。
我们的努力+您的关爱=孩子的成功
会议议程:
一、汇报班级的基本情况 二、优秀学生家长讲话 三、与任课教师面对面
2. 了解上学、回家的时间,时刻了解学生 的动向。 作息时间表
早
晨:7:30前到校
中午放学:11:45 下午上课:1:00进校门
下午放学:4:00
3、尽量保证每天与孩子的及时沟通
多了解子女学习情况,不要只关 心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学习过程
了解在校学习以及与同学相处的情况 掌握思想动态 客观分析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学习过程 生活上严格要求, 把握其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