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方法是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和目的等因素确定的。
也就是说研究方法受课题制约有什么样的课题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科研中单一研究方法很不容易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因为每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
因此提倡多种方法相结合即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方法。
例如研究中小学生近视问题时就需要用观察法和调查法。
总之不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一定要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而定并在方案中加以说明。
一般的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测试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下面仅就教育科研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一、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之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凭借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对一些教育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并寻找出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办法。
三、案例研究法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
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
关于案例含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
教育上的案例首先表现为一个事件。
但是能够作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事件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二是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第二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
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许多情况下讲述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
作为案例的故事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故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没有真实发生的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二是这个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片段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成为一个案例。
第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都可以成为案例。
除了满足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在案例的叙写上要具备下列条件一是事例的描述中要包括有一定的冲突二是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不应是对事情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三
是描述中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四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五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一项练习、一个难题、一篇文章或其它近似于案例的材料也可以在课堂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但它们并不能称为案例。
既然任何案例的基础都是个人或一个单位在实际情景中所面对的事实若把虚拟的材料、没有任何问题或疑难包含在内的材料也纳入案例的阵营案例的主要特征也就几乎不存在了。
教育案例的写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但从案例所包含的内容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大致都会涉及到以下几方面标题、引言、背景、问题、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讨论、附录等七个方面。
四、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
于查找的文献。
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撰写《案例》、《课例》、《研究报告》、《研究总结》和研究论文时都要参考一些文献资料为我所用。
对于所参考的文献资料一定要在自己的文章中予以注明。
注明的方法有三种 1.边引用边注明。
如�6�7�6�7“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理论来自实践是实践的总结又是实践的指导。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面�6�7�6�7�6�7�6�7表示你的文章前后的内容下同。
2.在引用的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后面编上用中括号括上的序
号如�6�7�6�7“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理论来自实践是实践的总结又是实践的指导。
”〔1〕�6�7�6�7。
然后在文章的最后以“注释”的形式说明。
注释〔1〕见江泽民《理论工作要面向实际》《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面。
〔2〕�6�7�6�7 以上两种方法是最规范的写法。
3.在引用的时候不加任何说明而是在最后以“主要参考文献”的形式予以说明。
要求注明“书名、主编、出版社、哪年版”等。
五、经验总结法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时所采用的方法。
比如我们撰写《案例》、《课例》、《研究报告》、《研究总结》和研究论文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除以上五种研究方法外还有两种方法也是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经常用到的一个是“观察法”一个
是“个案研究法”。
因此很有必要向大家作一些简短的介绍。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观察的
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的步骤①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些方面的事实材料确
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
②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对所要观察的条件有一个一般的认识。
③编制观察提纲。
对观察内容进行明确分类并确定观察的重点。
④实施观察。
该步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地观察。
⑤记录并收集资料。
⑥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2观察法的记录①“实地笔记”专门记录观察者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性内容。
②“个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个人在实地观察时的感受和想法。
③“方法笔记”记录观察者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④“理论笔记”用于记录观察者对观察资料进行的初步理论分析。
2.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
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
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6�7�6�7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
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
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
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完全可以在班上找到合适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更不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