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2的容器底部5cm,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3B.当加入1000cm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C.当加入3000cm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D.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3/s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2.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体积为100cm3实心物块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木块乙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现将甲取下并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N,木块静止时受的浮力为F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水面深度变化5cm。
已知木块乙的质量为400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g 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1<p2B.容器对甲的支持力N为2NC.甲的密度为2.1×103kg/m3D.F1与F2的差值为11N3.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p丙,则( )乙A .F F F ==甲乙丙B .p p p >=乙甲丙C .F F F <=甲乙丙D .p p p =>乙甲丙4.下列的数据估计正确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kgB .本溪桓仁大雅河最深处的压强为7×105PaC .一位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D .一位成年人浸没水中时受到浮力约为600N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 、B 、C 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浮力 F A 浮>FB 浮>FC 浮B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甲=F 乙=F 丙C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 甲>p 乙>p 丙D .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 A >F B =F C6.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B .盐水的密度变小C .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D .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7.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密度为330.810kg /m ⨯),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
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B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较大C .体积为310cmD .密度为333.010kg /m8.边长为4cm 、密度为2×103kg/m 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
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
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 3)( )A .橡皮泥块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是0.64N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是0.64ND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9.用质量相同的黄金制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心金球,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两个水槽相同),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计球内空气的质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B .大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C .甲液体的密度较小D .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一样大10.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完全相同,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在乙容器中沉底,如图所示。
若A 、B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A 、ρB ,小球在A 、B 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A 、F B ,A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甲、乙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ρA <ρB B .F A =F BC .p A >p BD .p 甲<p 乙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地均匀正方体 A 和 B ,l A =2l B ,密度分别为 ρA 和 ρB , 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两个相同的容器 M 、N 中分别装有等体积的同种液体,密度为ρ液,将 A 、B 分别放入容器 M 、N 中,液体均未溢出,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1p 和2p ,A 、B 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A 和 F B 。
(1)若A=ρρ液,则此时 p 1______p 2(选填>、=或<),若将两容器中的液体换成等体积、密度更小的同种液体,则 F A 与 F B 的比值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2)若两容器中的液体都是水,且 F A ∶F B =6∶1,则此时 B 在水中静止时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ρA =______kg/m 3。
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200cm ,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2kg 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3500cm 的物体A (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体A 漂浮在水面上,物体A 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25,再在物体A 的上方放一个物体B ,使A 恰好浸没于水中(B 未浸入水中),则物体B 的质量为______g ,物体A 刚好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
13.甲、乙是两个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完全相同,甲球恰好能在水中悬浮,33310kg/m ρ⨯甲=,33210kg/m ρ=⨯乙,则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当把乙球放入水中时,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占乙球体积的____.14.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 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 ,p 1:p 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 ,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 315.将重7.9N 的实心铁球A 与重8.9N 的实心铜球B 轻轻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A 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球受到的浮力;当把它们轻轻投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时,A 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球受到的浮力(ρ铁=7.9×103kg/m 3,ρ铜=8.9×103kg/m 3,ρ水银=13.6×103kg/m 3)。
16.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5:4V V =甲乙,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9:8F F =甲乙。
则漂浮的是物体______,甲物体的密度=ρ甲______kg/m 3。
17.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 lm 的正方体物块A ,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 时,物块A 有3/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物块A 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 恰好浸没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__Pa 。
18.如图 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水的圆柱形容器,A 、B 是用相同材料制成的空心球和实心球,把 A 、B 用细线系住,放入容器中,它们刚好悬浮于水中,此时 A 、B 受到 的总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B 受到的总重力;现将细线剪断, 空心球 A 上浮,至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200cm 3,如图乙所示,空心球 A 和实心球 B 的质量均为 300g ,则制作空心球 A 和实心球 B 的材料密度为________kg/m 3,空心球 A 的 空心体积为________ cm 3.19.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_______;当某实心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人们通常采用______的办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实现下沉的物体也能使它浮起来。
另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3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完全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
20.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入水中时悬浮,将物体B放入水中时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将物体A置于物体B上再放入水中时,物体B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则两物体的体积V A:V B=_____,物体B的密度是_____kg/m3三、实验题21.刚刚学习完有关浮力的知识,小将同学通过网络解到“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任务时是潜行在海水中,执行完任务回到长江后又会浮出水面,小将同学想: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应满足什么条件呢?于是,他找来如图1所示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1)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A.在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B.将适量小螺丝钉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放入水中,使塑料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此时水面刻度V2;C.取出塑料瓶,擦干净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塑料瓶和小螺丝钉的总重力G;D.根据______原理可求得塑料瓶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E.分析比较______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物体上浮的条件;(2)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A.取出塑料瓶,向塑料瓶中继续添加小螺丝钉,直至旋紧瓶盖放入水中后,可观察到塑料瓶下沉;B.取出塑料瓶,用抹布擦干净水,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2(a)所示,测出其重力G 为______N;C.将塑料瓶浸没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b)所示,则塑料瓶受到的浮力F浮为______N;D.分析比较数据可得出物体下沉的条件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