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系列提纲

高中政治系列提纲

【高中政治系列提纲】2009年高考政治生活复习提纲(2009-05-03 21:55:47)1.我国的国家性质(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复习提示:正确区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其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它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不同,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复习提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它包括了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复习提示:公民政治权利的相对性:*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任何政治权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它主要包括: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个义务。

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准的。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复习提示:这里的“平等”是“司法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

复习提示:正确区分“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 公民与人民: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 权利与权力: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

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1)我国的选举制度和选举方式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还不是很高,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更多的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各有优缺点。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同时,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4)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①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广大农民群众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②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居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或诉讼;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有: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利机关,这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还会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地渠道。

(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为了使民主监督得到切实保障,取得预期效果,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国家制定了具体的法律、规则和程序,以确保公民有效地行使监督权。

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能采用诸如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四个方面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政府提供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止污染等。

(2)我国政府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而这些,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正是政府的主要职能:管理和服务。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

这就要求政府公职人员一方面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另一方面,公职人员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钱权交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