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城市设计
目 录
4
实例介绍
p27---31
01
实例介绍 城市广场及周边的开发导则-----美国哈佛广场
美国坎布里奇市位于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与波士顿市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主要由哈佛大 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个学校组成的城市,被称之为“最纯粹的大学城”。哈佛广场紧靠近位于 坎市里奇市西侧的哈佛园,是哈佛大学的中心。也是坎布里奇市最繁华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 哈佛广场的概念与一般城市广场的概念不同,它不是一个集中的大广场,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 系的节点和与其相关的街道形成的动态的线形城市空间骨架。
保护并加强广场 原有的历史建筑
的多样性,加强社
区的文化氛围
和提高城市空间使
用的效率
03
相关地段的开发导则
D
C B A
E
F
04
六个地段的图解分析
A
哈佛广场和麻萨诸塞大街
B
鲍尔和爱罗街
C
金银岸
04
六个地段的图解分析
D
文斯罗坡广场和JFK街
E
布莱特广场
F
教堂街
THANKS
2.自下而上
特点:灵活用地 自由构图 随机应变
02
古代 布局意识的形成(雅 典卫城、古罗马的帝国广场 到中世纪锡耶纳的坎坡广场、 威尼斯的圣· 马可广场 )
西方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 卡米尔.西特(奥地利) 《城市规划的艺术原则》
1898 霍华德(英国社会学家) “田园城市”
19世纪末 丹尼尔· 伯纳姆(美国) “城市美化运动”
20世纪80年代 米哈德· 雪瓦尼(美国) 《城市设计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 韦恩· 奥图和唐· 洛干(美国) 《美国的城市建筑》
03
我国城市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历史上我国的城市设计的思 想方法和基本内容一直贯穿 在对城市的营造括动中。
20世纪50年 提出“城市详细规划”一词 照搬了原苏联的城市规划模式 城市建设过程纯粹表现为一种 高度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
2
4
在城市设计领域加强与景观建筑学和公共环境艺术学科的联系,把景 观建筑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城市整体环境的景观规划结合起来。
视廊的形成与保护、城市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景观地位、城市广告招
02
不同地区景观建设图解分析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图底关系理论
2.联系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交通视觉方面的 联系分析,明确城市空间中主要功能与景观 联系理论 构成元素之间的交通与视觉联系,从而确定 城市中主次交通和视线。
3.场所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城市环境 场所理论 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 空间的内在特征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08
城市设计要遵循的五项原则
1
2
3
4
5
服从城市整体规划
满足人的需求
突出地方特色
考虑不同的时空效 果
遵照美学原则组织 设计元素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p24---25
目 录
4
实例介绍
01
城市景观建设的策略
1
加强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研究,制定长远的和近期的景观建设计划。通 过对经济发展、城市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市民城市形象方 面的调查分析,配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时间年限、实施步骤制定 城市景观建设规划,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建筑风格、历史文脉等。并 按照经济规律、应用行政手段使计划能够落实。具有可操作性。许多 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加入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和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 内容。如黑龙江省对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要求,台北市“城市独特风 格”的研究等。
04
A
图底关系理论 建筑称为图 被模糊的事物称为底
城市设计的三种研究方法
B
联系理论 城市形体环境中存在的“线” 性关系规律
C
场所理论 “10次小组”“以人为核心” 和“人际结合”
意大利罗马的NOLLI图底关系图
06
三种城市设计理论的关系
1.图底关系理论分析方法。从理解城市形态 入手,体会城市建筑体块的空间关系。通过 图底关系分析,从二维角度认识城市模式, 空间秩序,空间等级
1960 凯文 林奇 《城市印象》 简 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
1956 美国建筑师学会 《城市设计》
1943 沙里宁 (美国建筑师、规划师) 《城市其发展、衰败与未来》
1922 勒· 柯布西耶 “明天的城市”“邻里计划” “ 光辉城市”
1960 美国哈佛大学率先设置 独立的城市设计课
20世纪70年代 乔纳森 巴奈特 (美国) 《城市设计概论》
哈佛广场形态元素的分析
02
哈佛广场整体开发导则
1
2
尊重广场建筑形式 及规模的多样性, 鼓励在鲜明街道墙 界定下的城市环境 中,创造独立的、 由绿地和庭院组成 的积极空间系列
3
在广场中心建立高 质量的公共空间环 境,完善环境设施
4
完成空间的步行系 统。方便人行活动
5
维持广场使用性质
6
提供合理的停车设 施
《图解城市设计》
-------金广君
《图解城市设计》
图解是设计创作的重要方法
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p6---13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目 录
4
实例介绍
01
城市的缘起及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
自上而下 城市的形成过程 自下而上
2.自上而下
特点:规则用地 谨慎构图 鲜明等级
3
建立景观管理条例,实行包括景观质量在内的评审制度,从法规建设 上建立城市景观的保护、创造具体的规定和标准。在城市设计评审委 员会中吸收公共艺术面的专家。委员会的工作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景观设计到建筑设计。对每个设计和建设项目都应进行景观形象的评
建构景观体系。内容包括城市天际线形式,高层建筑的分布,城市形
柯普利广场位于波土顿市中心区周围是博物馆、图书馆以及两座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 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汉考克大厦这座60层高的庞大体量建筑与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三一”教 堂近在咫尺,为了处理好两者关系,设计者采取的措施一是平面采用平行四边形,从广场上看, 两个立面成锐角相交,减轻了厚重感,尤其是面向教堂的侧立面上开了一个三角形凹槽,使大 厦秀丽挺拔,二是整栋大厦均为玻璃幕,有效地将“三一”教堂的景观反照在墙上,而获得了 扩大空间的实际效果。这一建筑设计的成功不但没有破坏广场的特色和尺度,相反却为广场增 添了一景。
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比例
保护城市天际线的美观与特色。
03
美国旧金山市对建筑体块退后的要求
04
建筑体量影响日照条件的分析
瑞典建筑师刚那· 波雷杰尔提出的在城市
环境中评价日照遮挡比率的方法
05
城市天际线与地形的关系
06
城市中的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的原则
07
实例分析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协调关系-----柯普利广场
C
2
城市设计中的元素分析
p15---22
ONTENTS
3
城市设计中的景观分析
目 录
4
实例介绍
01
城市设计中的六大元素
1
2
3
4
5
பைடு நூலகம்
6
建筑体量
及形式
土地使用
公共空间
使用活动
交通与停车
保护与改造
02
建筑体量及形式
保证城市绿化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建筑体块控制原则 保证城市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场所有合理的日照和良好 的视觉感受。
改革开放后 产生并发展于西方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 计学科开始引入我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经过近十几年研究和实践探索 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的城市设 计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至今 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兴未艾。
05
城市设计的理论脉络
英国诺丁翰大学的迈斯· 卡蒙那教授综合其他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作 了更详细的划分。他用一个八角形图形表现出目前各种各样城市设计理论所强调的 八个主要观点及其相应的代表人物又对每个观点在实践上的探索作了详细讨论为我 们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理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