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工程技术交底
④重新检测管道变形率,至符合要求为止。
2)当管道变形率超过5﹪时,应挖出管道,并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圆形检查井
工程编号
2011-D-W-07
日期
交底内容:本工程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收口式)51座
其中:Φ100048座(06MS201-3P19):
(2)回填前应检查沟槽,沟槽内不得有积水,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沟槽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同时对称均衡进行,并应保证塑料排水管道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应对管道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管道上浮。
(3)回填时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或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物。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沟槽内,应从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塑料排水管道上,不得损伤管道及其接口。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根据所采用的压实机具选定。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闭水试验
工程编号
2011-D-W-04
日期
交底内容:
6、允许渗水量公式:
Qs=0.0046di
式中:Qs–最大允许渗水量[m3/(24h.Km)]
di-管道内径(mm)
7、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
q=w/T.L
Φ12503座(06MS201-3P23):
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06MS201-3P19、P23),检查井盖、座全部采用Φ700铸铁材质重型金属井盖座。检查井爬梯采用塑钢爬梯。
(1)、井壁材料:
灰砂砖:MU10 规格240*115*53mm
砌筑砂浆:M7.5水泥砂浆
混凝土:基础C25、垫层C10
勾缝、座浆、抹三角灰:1:2(防水)水泥砂浆
(2)塑料排水管道变形率不应超过3﹪;当超过时,应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当管道变形率超过3﹪但不超过5﹪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挖出回填土至露出85﹪管道,管道周围0.5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②检查管道,当发现有损伤时,应进行修补或更换;
③采用能达到压实度要求的回填材料,按要求的压实度重新回填密实。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管道安装
工程编号
2011-D-W-03
日期
交底内容:
污水管道全部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缠绕管,环刚度SN8级,管道连接可采用套管连接、包板式连接、玻璃钢粘接。全部用180°中、粗砂基础。管道下铺设150mm厚5-40mm的碎石垫层,上铺设50mm中粗砂垫层;
1、施工工序:
砂石基础→下管→对口连接→闭水→回填。
2、施工工艺:
1)垫层施工:基础采用砂石垫层,将沟槽平整验槽合格后,均匀平铺砂石垫层,并用手夯夯实。先铺一层150mm厚5-40mm的碎石垫层,上再铺设50mm中粗砂垫层;
2)砂石基础经自检和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采用16t吊车专人指挥下管。下管采用吊装带吊装,避免损坏管材。为防止管道横向移动,在管道两侧用楔形垫块对管道加以支撑。较小的管子采用人工下管,使用带状非金属绳索平稳溜管入槽,不得将管材由槽顶滚入槽内。
(1)、井壁材料:
灰砂砖:MU10 规格240*115*53mm
砌筑砂浆:M7.5水泥砂浆
混凝土:基础C25、垫层C10
勾缝、座浆、抹三角灰:1:2(防水)水泥砂浆
抹灰:井内外墙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至井顶部,厚20mm,砂浆内要求掺加聚丙烯砼纤维,掺量不少于0.4kg/立方。
(2)、施工及验收要点
5)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基坑尺寸、支护达到施工方案及设计的要求。注意边坡土体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6)基坑底土面层尽量避免不超挖或扰动,若发生超挖或扰动,即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将超挖和清除位置回填砂石,并夯实。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迅速复核中线和水平,无误后即施工垫层、基础,防止基坑底长期暴露,而被地下水或雨水浸泡。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沟槽开挖
工程编号
2011-D-W-01
日期
交底内容:
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纵向分层分段逐次开挖,人工配合。开挖前进行实地地质调查和地下水位调查、地下管线和构筑物调查,以及沟槽附近地上建筑物和施工环境情况,合理确定挖槽断面(放坡1:0.33)和堆土位置,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和人工配合,以确保开挖的安全性和避免二次倒运。
抹灰:井内外墙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至井顶部,厚20mm,砂浆内要求掺加聚丙烯砼纤维,掺量不少于0.4kg/立方。
(2)、施工及验收要点
1)施工流程
放出井位坐标中心线→按检查井半径摆出井壁砖墙大样→井壁砌筑→井盖安装→内外壁抹灰
2)为保证机械施工不受影响,路基内的检查井的砌筑分四次完成:第一次砌至路床设计标高,然后用2cm厚的钢板盖严实,并做好标志,路基施工时,使用机械开挖,平整、压
4、闭水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每段检验长度不宜超过5个连续井段,带井试验。试验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小于24h,渗水量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当实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到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实验管段内补水,保持实验水头恒定。
5、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实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实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5)爬梯安装至水流方向的左侧,具体安装尺寸、位置详见97S501-1 P67、68
6)检查井加固:
井周用12%灰土回填50cm宽至井顶加固砼下,井周50cm外至沟槽线灰土回填至路床线,面层沥青下采用C25砼(1600*1600*210mm)加固。
7)井盖安装:
安装井盖前,应将井墙顶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砼5cm使井圈与路面找平。路面有纵横坡的应与纵横坡找平。
7)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B=D+2b,D=400、D=500时,b=30cm;D=600~900时,b=40cm;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砂石垫层
工程编号
2011-D-W-02
日期
交底内容:
污水管道全部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缠绕管,全部180°砂石基础,平接口,管道下铺设150mm厚5-40mm的碎石垫层,上铺设50mm中粗砂垫层;
3)管与圆形检查井井墙连接处选用半长管节。即采用中阶层法短管连接。
4)连接前,仔细检查管节,看是否有破损或其他不能用的管节,需换掉。
5)对口采用中线法控制管道中心线,将两端管材用吊装带套紧,连接手拉葫芦,用手拉葫芦将两管端拉近对齐,保证管口四周均匀拉进,两管口同心。
6)闭水试验管段按井距分段进行,每段检验长度不宜超过5个连续井段,带井试验。试验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小于24h,渗水量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8)检查井的技术要求:
井身尺寸±20mm,井底高程随管内底高程偏差,井盖与路面高差±5mm.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竖槽式砖砌跌水井检查井
工程编号
2011-D-W-08
日期
交底内容:
阶梯式砖砌跌水井检查井(06MS201-3P111)2座,检查井盖、座全部采用Φ700铸铁材质重型金属井盖座。检查井爬梯采用塑钢爬梯。
7)闭水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管道安装
工程编号
2011-D-W-03
日期
交底内容:
8)管道安装的技术要求:
轴线偏差:15mm;管内底高程:d≤1000时允许偏差±10mm;d>1000时允许偏差±15;管内底错口:d≤1000时允许偏差±3mm;d>1000时允许偏差±5mm。
(4)钢板桩支护应在回填达到规定高度后,方可拔除钢板桩。钢板桩拔除后及时回填桩孔,并填实。采用砂灌填时,可冲水密实。
(5)回填时严格控制管道的竖向变形,当管道内径大于800mm时,可在管内设置临时竖向支撑或采取预变形等措施。回填时,可利用管道胸腔部分回填压实过程中出现的管道竖向反向变形来抵消一部分垂直荷载引起的管道竖向变形,但应将其控制在设计规定的管道竖向变形范围内。
2)管沟开挖所挖土方用挖掘机甩至沟槽北侧,距基坑边2米以外,以免加重基坑边坡压力。
3)机械开挖至距设计坑底标高10cm左右时,改用人工开挖、检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4)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并与附近排水系统连通,及时将雨水排除施工现场。施工过程密切检查沟槽边坡的稳定,如发现滑坡、塌方迹象,及时采用措施进行补救。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污水工程(K0+000~K3+188.49)
交底部位
圆形检查井
工程编号
2011-D-W-07
日期
交底内容:
实不受其影响,第二次检查井加高在两层水泥砂砾石施工完毕,第三次检查井加高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施工完毕,待路面中粒式沥青砼施工完毕,砌至设计位置。
4)外墙随砌随抹灰,内墙砌至路床设计标高后一次抹灰,待井座安装完成后将剩余部分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