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兴趣的作用与培养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结合我平时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
体育课虽受到绝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喜爱。
但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甚至出了校门就停止了体育锻炼。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机械重复。
体育课学生很容易把理解成一种欢乐的“玩”,而现实中的体育课却是教育,如队列队形训练就是加强纪律教育,这与学生头脑中的“想象”有差别,如果此时教学方法简单,就会使学生对体育感到生疏的失望,从而播上“厌学”的种子。
如果把就本来不多的可供学生自主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再去抹杀掉的,就更加会使学生感到体育教学的枯燥和强制性。
而逐渐产生厌倦感。
(2)天气气候的影响及教师自身的原因。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初中没有体育馆,特别是我们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全省每年雨日平均在1/3左右,室外体育活动经常不能正常开展,一些学校部分体育教师将室内体育课改为“文化课”或“自习课”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严重影响体育教
学任务的完成。
(3)身体形态与体育技能方面的原因。
体育运动还会使部分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尴尬,如在教学中让胖学生示范体操动作,让矮学生示范跳起摸高,让瘦学生示范投掷项目等都会有意无意地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逐渐产生惧怕、逃避、讨厌体育课的心理。
二、怎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
1、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提高体育意识
兴趣是体育习惯形成的基础,体育兴趣浓烈,显示出更大的活动欲望,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更易形成。
初中学生虽然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对体育课的认识是不够的。
学校要举办全校性体育节,开设体育卫生和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利用校报、橱窗、广播、电视、多媒体等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指导学生强化体育参与意识,不断吸取健身知识,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把体育作为生活与学校中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习惯。
2、树立学生信心是培养兴趣的动力
(1)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信任并施以关注爱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
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
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
(2)师生心理相容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如在给八年级上体育课时,我了解到这个班有许多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中1000m、50m、实心球等项目中分别有不合格者,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反感。
这时我帮助他们分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潜力。
使他们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他们的各项成绩提高很快,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始终形成不断需求,不断进步的状态,从而对体育课感兴趣。
3、利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初中各项球类运动、体操、武术、游戏等都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
所以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受学生欢迎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改变器材的高度和质量。
灵活地运用各种练习方法。
充分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和空间。
如学生在上篮球课,教师可适当降低活动篮框的高度,让学生体验扣篮的乐趣,从而激发对篮球对兴趣。
4、发挥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教学教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师的仪表和教态。
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和蔼面孔,精神抖擞,给学生以美感,增强了学生的感染力。
(2)教师的示范与语言。
学生具有向师性。
特别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
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保护帮助与场地器材。
合理的保护与帮助,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同时,也能加速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要注意合理的站位,把握好帮助的时机和保护的手法,即不影响学生完成动作,又给学生以安全感。
宽敞整洁的场地、清晰的线条,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刺激,学生愿意在优美的环境中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5、重视对学生情感投资培养兴趣
教师的感情要始终融洽在学生的情绪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比赛、一起鼓掌、欢笑。
学生的劲头会更大。
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情绪溶于学生之中。
要关心、爱护、帮助、诱导每一位学生,把恨铁不成钢,变为循循善诱;把急于求成,变为耐心仔细;把粗暴的训斥;变为晓之以理的诱导。
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实践证明感情投资对体育教学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
[2]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
[3]许俊玲《浅谈提高课堂教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