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绿豆芽、黄豆芽)12生科本实验内容及结果:一、果蔬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还原型维生素C 可被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下面简称染料)所氧化,成为氧化型维生素C 。
氧化型染料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成为还原型后为无色。
用氧化型染料来滴定还原型维生素C ,当滴至全部还原型维生素C 被氧化后,在稍滴一点呈微红色为终点。
滴定用去染料量与样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 量成正比。
器材:微量滴定管及架、台秤、50mL 量筒、1mL 、10mL 吸管、100mL 锥形瓶、剪刀、滤纸操作:1、制备新鲜果蔬液:如洗净新鲜橘子,擦干表面水分,剥去外皮,称20.0g 橘子放入50mL 量筒中,加2%草酸液至40mL 刻度处(即稀释1倍)。
用玻璃棒搅拌,静置10分钟,过滤,滤液即是(若样品中含大量铁,可用8%醋酸溶液提取,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Fe 2+ 还原染料)。
2、染料液装入滴定管中:应驱除滴定管中的气泡,调整好零点。
3、滴定维生素C 标准液:吸取1.0mL 维生素C 标准液放入锥形瓶中,加9mL1%草酸溶液,摇匀,用染料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15秒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下所用去染料液数量,可算出1mL 染料相当于多少mg 维生素C 。
4、滴定样品液:吸取10.0mL 样品液放入锥形瓶中,同上操作进行滴定。
可做两份,求平均值。
实验结果:计算:M 绿豆=100⨯⨯W C V =2.3mgM 黄豆=100⨯⨯WC V =1.2mg 每100g 黄豆芽中维生素c 含量2.3mg ,每100g 绿豆芽中维生素c 含量1.2mg 结果讨论:资料显示,100g 绿豆芽VC 含量为6.0mg ,100g 黄豆芽VC 含量为8.0mg 。
与测出的数据有出入。
原因有以下这些:①、绿豆芽和黄豆芽不新鲜,导致水分流失,从而使VC 流失,使数据偏小 ②、豆中含有部分VC 使因没有碾磨完全导致残留渣中含有VC ,使数据偏小 ③、草酸于碾磨之后才加,碾磨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使VC 流失数据偏小 ④、碾钵中有残留的VC 使测出的数据偏小。
二、果蔬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原理:蒽酮比色法是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
其原理: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硫酸脱水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再与蒽酮缩合成蓝色化合物,在620nm 处有最大吸收。
多糖为非还原糖,可用酸将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和寡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再利用还原糖的性质进行测定,这样就可分别求出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炉,试管10支,电子天平,研钵,100ml 容量瓶,量筒和三角烧瓶若干,过滤仪器操作: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取洁净试管6支,按表1进行操作:表1 蒽酮比色法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标准液浓度(mg/mL )为横坐标做图得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和测定称取1g 实验材料,加水约3mL ,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30mL 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
于50℃水浴中保温约0.5h (使还原糖浸出),取出,冷却后定容至100mL 。
过滤后冰箱保存。
不同果蔬需进行不同程度稀释。
葡萄:取滤液0.5mL →100mL ;梨:取滤液1mL →100mL ;盘菜、萝卜取滤液10mL →100mL 。
取1mL 最终稀释液置于试管中,浸于冰浴中冷却,再加入4mL 蒽酮试剂,沸水浴中煮沸10min ,取出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
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查算出样品液的糖含量。
3、样品中总糖的提取、水解和测定称取1g 实验材料,加水约3mL ,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12mL 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
再向三角烧瓶中加入6mol/L 盐酸10mL ,搅拌均匀后在沸水浴中水解0.5h ,冷却后用20%NaOH 溶液中和至pH 呈中性。
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过滤后冰箱保存。
不同果蔬需进行不同程度稀释。
葡萄:取滤液0.5mL →200mL ;梨:取滤液5mL →100mL ;盘菜、萝卜:取滤液10mL →100mL 。
取1mL 总糖的最终稀释液同上法进行还原糖测定。
数据记录:绿豆芽还原糖比色值:0.184 黄豆芽还原糖比色值:0.081绿豆芽总糖比色值:0.371 黄豆芽总糖比色值:0.283 计算:A nm 620 0 0.177 0.242 0.371 0.509 0.624绿豆芽W(还原糖)=m VC ⨯=8.246% 黄豆芽W(还原糖)=m VC ⨯=2.233%绿豆芽W(总糖)=m VC ⨯= 9.063% 黄豆芽W(总糖)=m VC ⨯=3.574%结果讨论:实验测量出的数据与理论值有些偏差,存在偏差原因:①、豆芽的豆研磨不完全,豆内含糖量较高,导致结果偏小 ②、水浴之前反应物未摇匀,导致反应不完全,使得比色法结果不准确。
三、果蔬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游离状态下呈棕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65nm ,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最大光吸收在595nm 。
在一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波长为595nm 处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595nm 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器材: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旋涡混合器、试管16支操作:1、标准曲线绘制取6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后,摇匀,放置2min 后,在595nm 波长下比色测定,记录A 595。
以各管相应标准蛋白质含量(μg )为横坐标、A 595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制备称取1g 待测植物鲜样置于冰浴上的研钵内,加入1mLH 2O 或0.05mol/L Tris -HCl缓冲液(pH6.8)研成匀浆,转入离心管,再用2mL 水或缓冲液将附着在研钵壁上的研磨样品洗下并全部转入离心管,3500rpm 离心15~20min ,其上清液即为蛋白质的提取液,供分析用。
3、样品测定试管中加自制蛋白质样品1.0mL ,再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5min后,在595nm波长下比色,记录A595。
根据所测A595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蛋白质含量。
实验数据:Anm5950 0.161 0.207 0.294 0.395 0.412 绿豆芽黄豆芽样品/ml 1.0 1.0考马斯亮蓝/ml 5.0 5.0OD值0.445 1.036计算:100g绿豆芽含蛋白质0.45g(理论值为2.1g)100g黄豆芽含蛋白质1.1g(理论值为11.5g)结果讨论:实验证明,绿豆芽的蛋白质质量小于黄豆芽蛋白质含量,但测量值远远小于理论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豆芽在发芽前几天蛋白质含量最高,在发芽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会分解为各种氨基酸,所以含量偏小。
操作误差:①、研磨成匀浆时转液未彻底,研钵中有剩余②、离心过程中由于仪器的问题未完全离心,所以离心了两次,但最终蛋白质分布依然不均匀。
四、果蔬中过氧化物酶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鉴定蛋白质,主要依赖于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再与标准样品对照即可确定各区带的成分。
实验仪器:垂直板电泳槽及其附件,电泳仪,高速离心机,250ml烧杯4个,100ml,10ml,5ml量筒各若干,玻璃棒,培养皿等操作1.贮液配制2. 电泳槽的安装3. 制胶(1)配制分离胶(2)配制浓缩胶 4.样品的制备5.点样6.电泳7.剥胶8.染色、记录结果实验结果:浓缩胶到前沿指示剂的距离:6.7cm分离胶到前沿指示剂的距离:8.9cm黄豆芽到分离胶上沿距离:2.8cm绿豆芽到分离胶上沿距离:2.4cm 3.0cmRf黄豆芽= 2.8cm/8.9cm=0.314Rf绿豆芽1= 2.4cm/8.9cm=0.270 Rf绿豆芽2= 3.0cm/8.9cm=0.337 结果讨论:封胶时一定要等琼脂完全凝固后再上分离胶;为防止酶失活,制作的果蔬不使用时及时放入冰箱。
染色的时候放入黑暗中不及时,导致了染色较浅,点样时注射器将样品液注射入样品槽内,部分样品液滴入电容缓冲液中不利于观察酶带的位置五、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实验原理 :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470nm 处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470nm 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研钵,恒温水浴锅,100mL 容量瓶,吸管,离心机。
实验步骤1. 取上述的样品提取液2.5mL ,定容至50mL 刻度,备用。
2. 取光径1cm 比色杯2只,于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 和磷酸缓冲液1mL ,作为对照,另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 和上述酶液1mL (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nm 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 读数一次。
数据记录:过氧化物酶活力=D OD ⨯⨯t01.0min 5值的差内,其中D=1,t=5min ; 绿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力=2.6; 黄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力=27过氧化物酶比活力=D OD ⨯⨯⨯Wt 01.0min 5值的差内,其中W=1g ; 绿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比活力为 2.7u/(g*min); 黄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比活力为28u/(g*min);结果讨论:黄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绿豆芽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大。
存在误差原因:黄豆芽材料比绿豆芽新鲜;在低温中保存不及时,导致活性降低;离心仪器的问题导致离心结果不佳,分布不均匀,黄豆芽和绿豆芽之间离心结果也有偏差,导致了酶活性的偏差;整个实验时间较长,导致过氧化物酶被氧化变质。
果蔬成分分析实验总结:做好一个实验,在每一步都需要谨慎仔细,这样实验测出来的数据才更科学更实际。
在这次的果蔬成分分析实验中,首先要选好材料,选择新鲜的材料很关键,在果蔬的生长代谢过程中其含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要选好材料。
称量少量果蔬时果蔬的选择部位也很关键,必须要符合实验要求,取材均匀,拿黄豆芽来说,我们测量黄豆芽的成分含量,若取材完全取豆或者完全取芽部分都是不当的,豆中的含量和芽中的成分含量相差甚远,这些都会使实验数据失去科学性。
称量完之后应快速实验,防止各成分含量缺失。
研磨的时候注意不能用力过猛,导致汁液飞溅,碾磨时必须彻底,尤其是豆部分比较坚硬,必须研磨成糊状或液状,转移之后应润洗碾钵,将残留物完全转入样品中。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应规范操作,测量、滴定、移液、过滤等都需谨慎。
比色的时候若样品比色结果远远超出标准曲线范围,因增加稀释度重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