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装的设计、制造准备与验证等管理内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装(刀、量、辅、夹)设计与验证。
2职责
工艺规划科负责组织实施工装的设计与管理。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编制工装设计任务书
3.1.1编制依据
a)生产纲领;
b)工艺方案;
c)工艺规程;
d)产品图样;
e)生产技术条件;
f)有关技术资料和标准;
3.1.2编制要求
✧编制工装设计任务书时应绘制工序简图,在工序检图中要求:
a)标注定位基准,尽量考虑其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的统一;
b)标明夹紧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c)定位夹紧符号应符合有关标准;
d)加工部位用粗实线表示;
e)写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
f)有关其他特殊要求。
✧改制工装应写明对旧工装的处理意见。
具体写在工装设计任务书中工装
的编号按《工艺装备、自制专用设备编号方法》的规定。
✧工装设计任务书的编号按《工艺文件编号方法》的规定。
✧工装设计任务书的简图、字迹、符号等必须清晰、工整。
3.1.3工装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审批、修改。
✧由车间现场工程师或工艺规划工程师填写工装设计任务书一式三份,由
工艺规划科科长审核、车间会签、发展规划处长签字批准后,交给工艺管理工程师两份(另一份自存),统一编号登记。
✧工艺管理工程师编写计划后交给设计人员一份设计任务书,另一份自
存。
✧凡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需要修改或报废时,由现场工程师或工艺规划工
程师填写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修改或报废。
专用工装设计完毕后,设计人员在设计任务书上签字并交给工艺管理工程师,负责存入发展规划处资料室。
3.2工装设计
3.2.1工装及工位器具的设计依据:
a)工装及工位器具设计任务书;
b)工艺规程;
c)产品图样和技术条件等;
d)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e)国内外典型工装图样和有关资料。
3.2.2工装设计原则
a)设计人员应熟悉被加工件的图样、工艺方案和工艺规程,收集有关资
料,进行必要的工艺实验。
b)工装设计必须满足工艺要求,结构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耗、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装标准化、通
用化、系列化水平。
c)工装设计要深入现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d)工装设计应保证图样完整、正确、统一。
e)精密、重大、特殊的工装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
3.2.3工装总体方案设计
a)绘制方案结构示意图,对已确定的基础件的几何尺寸进行必要的刚度、强度、夹紧力的计算;
b)选择定位元件或机构;
c)对工装轮廓尺寸、总重量、承载能力以及设备规格进行校核;
d)精密、重大、特殊的工装应由工艺规划科科长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会审,确定总体方案。
3.2.4 工作图设计
a)工装图样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b)绘出被加工零件的外形轮廓、定位、夹紧部位及加工部位和余量;
c)装配图上应注明定位(点)、夹紧面(点)、主要活动件的装配尺寸、配合代号以及外形尺寸;
d)注明被加工件在工装中的相关尺寸和主要参数;
e)需要时应绘出夹紧、装配活动部位的轨迹;
f)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并注明工装易损件明细;
g)审核人员签字;
h)标准化审查;
i)打印底图后由设计者校对,相关人员在底图上签字;
3.3工装制造准备
3.3.1资料管理员将四套蓝图,随工装生产技术准备计划,送交发展规划处规划控制科;另一套蓝图由资料员装订成册,供技术人员使用。
发展规划处规划控制科编制制造计划,安排生产制造。
工装的技术服务由发展规划处工艺规划科负责。
3.4工装验证
3.4.1首次制造的工装、设计结构经过修改的工装和复制的大型、复杂、精密的工装均需要进行验证。
3.4.2发展规划处规划控制科组织工艺规划科、质量保证处、使用车间和装备工具分厂有关人员进行验证,质量保证处负责验证记录的整理。
3.4.3发展规划处工艺规划科提供验证用工艺文件及其有关资料。
3.4.4发展规划处规划控制科负责下达计划。
3.4.5生产管理处负责准备验证用料。
3.4.6装备工具分厂负责验证工装的准备以及工具的准备。
3.4.7使用车间负责领取验证用料,安排操作人员。
3.4.8质量保证处负责填写验证工装检验工作。
3.4.9验证合格的工装,由发展规划处规划控制科负责组织使用车间、质量保证处、装备工具分厂共同会签“工艺装备验证单”(JL9.3-12)后,方可入库或投产使用。
3.4.10验证不合格的工装,由发展规划处规划控制科负责组织质量保证处检验员填写“工艺装备验证单”经会签后返修,并需注明“返修后验证”或“返修后不验证”字样,由发展规划处保存。
3.4.11发展规划处负责工装及工位器具的底图和有关资料验收后的修改。
由资料员交发展规划处,修改后的底图存入厂办档案。
3.5工装易损件的供应与复制
由使用部门的现场工程师提出申请,由主管规划员负责提供工装资料,由装备工具分厂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