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通“横” )宇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B.逮(及,至)奉圣朝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C.夙遭闵凶(不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D.彩(色彩)彻区明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B.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门虽设而常关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问征夫以前路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遂见用于小邑B.农人告余以春及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7、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谨拜表以闻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⑤以八千岁为春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耕植不足以自给⑨诸侯以惠爱为德⑩倚南窗以寄傲A.①② / ③⑥ / ④⑦⑩ / ⑤⑨ / ⑧B. ①④ / ②③ / ⑤⑦⑩ / ⑥⑧ / ⑨C.①④ / ②⑥ / ③⑦⑩ / ⑤⑨ / ⑧D. ①⑥ / ②④ / ③⑦⑩ / ⑤⑧ / ⑨8、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B.“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C.《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阁所处的雄伟地势。
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焉”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C、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D、复驾言兮焉求..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门虽设而.常关B、举世誉之而.不加劝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1、对下列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B、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C、奚以知其然也定语后置句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1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乐夫天命复奚疑B、问征夫以前路C、莫之夭阏D、复驾言兮焉求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B、襟三江而带五湖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15、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自立。
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
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
D、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奔走效力。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6—— 19 题( 24 分)《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6.简析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6 分)17.作者是怎样写"思家 " 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6 分)《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8.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6 分)19.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分)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20—— 27 题。
(一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祖茂,武昌太守。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
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着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隐逸传》20、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先生不知何许人许:地方,处所。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堵:墙。
C.裋褐穿结,箪瓢屡空褐:褐色衣服。
D. 亲旧知其如此旧:老朋友。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博学善属文属: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B.亦时相赡赡:赡养老人C.未尝有所造诣造诣:学问技艺达到的程度D.而畜素琴一张畜:蓄养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 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非谢家之宝树C. 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乃瞻衡宇,载欣载奔D. 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23、下面对文章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陶潜自幼就怀有高尚的品格,博学善文,受到乡邻的重视。
B、陶潜笔下五柳先生的性情、行为及处境是他自己的写照。
C、为了有隐居之资,陶潜先后担任了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
D、陶潜简慢自尊,因为不愿束带拜见都邮,隐居不仕,写下《归去来兮辞》。
(二)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
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
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不往。
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
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
刘继元降,以所部安抚城中。
师还,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三迁右班都虞候、领涿州刺史。
雍熙中,改马步军都军头。
端拱初,出为宾州团练使,历冀、贝二州部署,徙天雄军。
二年,入为侍卫马军都虞候、领洮州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
契丹南侵,汉忠合诸军击败之,斩馘甚众。
真宗即位,自中山召归。
俄复出为高阳关都部署,进领威塞军节度。
成平三年,又为泾原、环庆两路都部署兼安抚使,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改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路都排阵使。
契丹掠中山,汉忠率诸将阵于野,契丹遁,追斩甚众,获其贵将。
加殿前副都指挥使,改领保静军节度。
五年,罢西面经略使,命汉忠为邻宁、环庆两路都部署,李允正、宋沆为钤辖,领戍兵二万五千人,委汉忠分道控制。
数月召还,坐违诏无功,责为左屯卫上将军、出知襄州,常奉外增岁给钱二百万。
未上道,暴得疾卒。
赠太尉,以其长子内殿崇班从吉为阁门祗候,次子从政、从益为左右侍禁。
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必行香祝日: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
故所部无益。
性刚果,不务小节,轻财乐施。
好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以是自矜尚,群帅不悦。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D.园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王汉忠身材出众,年少豪放不羁。
他膂力甚强,身形魁梧高大,面对高继冲的征召,他却不肯前往应召,最后因为斗殴杀人而跑到京城。
B.王汉忠作战勇敢,得到皇帝赏识。
他在攻打太原的战斗中,受伤不下火线,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皇上将其由内殿直都知升为东西班指挥使。
C.王汉忠受到重任,英勇抗击契丹。
他在两次抗击契丹入侵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杀敌甚多,并在第二次战斗中,活捉了契丹地位显要的将领。
D.王汉忠爱好读书,军队纪律严明,他爱好读书,喜欢读书人,并且还能作诗,但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所以将领们都不太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