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处理
心率控制组
306
5.7% 70% 30% (70-80%达目标)
心律控制组
356
7.3% 78% 60%
P值
=0.058
=0.283 无区别
2002/3,ACC
AFFIRM试验的临床意义
心室率控制:持续性AF一线治疗,与心律控制等效
药物:心率组:地高辛51%、BB49%、CCB41%,
心律组:胺碘酮39%、索他洛33%、心律10%、 普鲁卡胺6%
具体措施:依布利特,预治可降低复律阈值
双相输出脉冲,提高成功率
药物:用于无急诊复律指征,成功率35-75%
证实有效
疗效差/未全证实
多非利特
氟卡尼(O/V) 胺碘酮(O/V)—保持窦律好 普罗帕酮(O/V) 依布利特(V) 奎尼丁(O)
普鲁卡因胺(V) 地高辛(O/V) 索他洛尔(O/V)
AF/AFL药物治疗促心律失常
心室率控制组
心律控制组
地尔硫卓226-234mg/d
胺碘酮600mg/d ×3WKS,200mg/d
心率(次/分)
86-78
88-81
保持窦律
10%
56%(3周内复律22%) <0.001
运动耐力(6分步行)
胺碘酮组明显优越
=0.008
住院(因1项副作用) 24%
69%
= 0.00
撤药-副作用
14%
复律还是控制心室率(控率)
复律成功的可能性 是否能长期维持窦律
决定复律成功因素
心房大小 AF持续时间 AF的原因是否可逆或是否能加以纠正 有效药物
AFFIRM
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Rhythm Management
事件
1.9%
7.9%
< 0.0001
死亡(血管) 6.4%
11.8%
= 0.002
严重出血
2.1%
2.4%
食管超声指导复律与常规抗凝比较(前期试验)
[ACUTE] Assessment of Cardioversion Using Tran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AF>2天,126例,TEE阴性转复,阳性正规抗凝
慢性AFL不多:防止血栓栓塞,建议与AF不同
无危险因素:阿斯匹林325mg/d,(n=892)(SPAF-3)。
原发事件
卒中/栓塞
颅内出血
(缺血卒中,致残,TIA)
2.2%/年
0.1%/年
非调整华法令:SPAF—Ⅲ:(1044例+≥1危险因素)
华法令
华法令+阿斯匹林
P
(年率) (INR2-3)
(低剂量+325mg/d)
AF复律—血栓处理建议
LAA血栓①≤3天形成(SR时)②血栓机化>15天③顿抑恢复,复律>1月
AF病程 <48h(50%±自行复律) ≥48h
栓塞率:
不用抗凝
用抗凝
0.8%
4.5-7.1%
0-1.6%
抗凝处理
AF ≥48h 或不明确,
充份抗凝:华法令-前3周,后4周
AF <48h,复律前6-8小时,TEE检查--
TEE新发现:血栓13%-左房耳6例,右房1例 自显阴(SEC)阳性79% LVEF↓,LA大,LAA内SEC83% 抗凝6周,50%仍存在
TEE阴性:直接复律好处—早复律,↓电重构, ↓复犯,延长窦律
住院日期 1月仍SR
TEE阴性 0.2±0.4月
75%
正规抗凝 1. 2 ±0.9月
45%
P<0.01
(2)危险因素
2.超声心动图
TTE(经胸):LV功能障,(LA扩大)
TEE(食管):敏感及特异高
辨识LA/LAA血栓 有血栓,SEC
心源性栓塞
主动脉硬化班
块
LAA功能
血流速↓
TEE(食管):指导复律
严重出血因素(颅内,需输血)
出血率
年出血率 严重出血 颅内出血
各试验总计
华法令1.3%
对照0.3%
25%
= 0.036
生活质量
无差别
控制心室率(1)
①一线干预治疗 ②急诊,高危病人 ③老年无症状,保持窦律失败
适合心室率:静息 60-80bpm, 中度活动<90-110bpm, 24°平均<80bpm,不超过100bpm 平板运动(3分内)—不超过85%最大预计值
药物:无心功能不全,β-B,CCB(心绞痛,心梗,高血压) 伴左心功能不全,首选地高辛+ β-B 地高辛或β-B,控制不理想,分别加用地尔硫卓AF
华法令(INR2.5-3.5,或更高)
抗凝—具体问题
病情需要停药: 无人工瓣:可停1周
高危:需停>1周,肝素(普通/低分子)-皮下/静脉
低分子肝素更优越(长效,吸收排泄,利用率,副反应少)
阿斯匹林:效果少,可能较佳于高血压/糖尿病
慢性房扑:不少见
卒中危险与正常窦律比较:AF1.6倍,AFL1.4倍
>75岁中出血率(SPAF-II)
华法令(INR2-4.5) 阿斯匹林(325mg/d)
4.2%
1.6%
1.6%
0.8%
INR:影响因素
➢
多种药物华法令协同
➢
基础血压高
➢
高龄
AF抗血栓治疗建议(Ⅰ级建议)--基于危险分层
<60岁,无心脏病 <60岁,有心脏病,无危险因素 60-74岁,无危险因素 60-74岁,+糖尿病/冠心病
试验终结 胺碘酮60%
华法令:心率组 85-90%
心律组 70%
持续抗凝对全部AF似有益—减少卒中
试验对象老年为主:心率/心律控制都合适,
靠心房收缩维持心排量或对AF十分敏感者应心律 控制
未证实保持窦律优越性:
比较药物控制心律或心率其它试验
1.RACE(2.4,SR40%)
心室率控制组
心律控制组
阵发性AF:症状不严重,可不处理,(控制心室率) 持久性AF:控制HR+抗凝治疗 持续性AF:
AFFIRM试验:心率控制可作为一线治疗 如果心律控制不易做到,尽早放弃
AFFIRM公布前制定ACC/AHA/ESC指南: 心律控制应优先选择
AFFIRM试验后,某些概念可能修改: 持续性AF,心律与心率控制等效 抗凝治疗的强调:接受了华发令: 心率控制组85-90% 心律控制组70%
无血栓/急诊复律 有血栓/SEC
复律 前-低分子肝素200u/kg 后-充份抗凝4周
充份抗凝:华法令-前3周,后4周
抗血栓栓塞---现存问题
90年代抗栓临床试验:病例可比性差,设计条件受限 老年AF 无症状AF:PAF中无症状12倍>有症状,发作时间短
不利处:新栓仍有,应抗凝(足量阿斯匹林) 可能导致TCM
问题:各类AF处理标准不具体
房颤中关健问题—保护保护脑
NVAF缺血性脑栓塞:年发生率约5%
栓塞与年龄:50-59岁1.5%,80-89岁23.5%
致残率:永久性25-50%
死亡率:30天 17-34%,1年 25-40%
1989-1992临床试验
一级预防
阿斯匹林
2
华法令
5
二级预防
1
荟萃分析
成功率:96.5%(2000 NASPE 646例) 优点:安全(死亡<0.5—1%),长远价效比好(EF↑,Qol ↑) 并发症:起搏率过慢可能诱发扭转室速
复律的措施及问题
直流电/药物
促心律失常
效
果
复律并保持窦律(≥7天持续AF)
直流电复律(150-200J):90%成功率,严重并发症<1% AF快速HR诱发心衰,休克,严重不适者立即复律 择期复律,去除诱因,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准备
治疗:心律平/心得安1-4周 无症AF减少,分别74%→27%;53% →24%
新,静脉/口服,合并药物
脑血栓—临床危险因素分层
高危 1.血栓栓塞或TIA史 2.高血压病,SBP>160 3.LV功能↓,心衰 4.高龄(≥75)尤其女性 5.瓣膜病或人工瓣膜
中危 1.糖尿病 2.冠心病,心功能代偿 3.65-75岁 4.甲亢
低危:<65岁,无以上情况
栓塞率(%/年) 12%
6%-7% 6%-7%
8%-9%
效果:几乎100% 缺点:仍需长期抗凝,或有症状
不同程度降低CO,药物负性肌力作用
控制心室率(2)
AVJ消融,植入VVI(R)+药物≈100%控制率
适应症:药物控制效果不达满意 年龄大,合并其它疾病,药物耐受差
效果:1年生存率:84%(APT(1996):157例) EF>45%—生存率93% EF< 45%—生存率74.5%
含一级和二级
1
随诊时间
仅1-2年,最长2.2年
NVAF预防抗血栓
一级临床试验(n=6500+,65-80岁)
药物
华法令 对照
阿斯匹林 对照
栓塞事件(%年) ↓RR(%)
1.4
80(%)
4.5
68
40%
6.3
21
8.1
P值 <0.001 =0.05
结论: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华法令—重要地位 阿斯匹林—中等效果。
入选取4060例AF、均69.9岁,前12周证明有过发作,
有≥1个卒中高危因素,随防3.5年,随机二组间基础参数无差别: 心率控制 目标≤100次/分(地高辛,CCB,βB)
心律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索它洛尔,心律平,普卡胺)
结果
全因死亡(数) 二级终点(死亡,脑栓
塞, 大出血,心脏停搏 再住院率 窦性心律(5年)
有危险因素 75岁及以上,尤其女性 HF LV≤0.35 甲亢 风心病-(二狭) 人工瓣膜 既往栓塞史 食管超声持续心房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