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学设计

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学设计


四、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伟大成就 1978 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 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 年众志成 城,40 年砥砺奋进,40 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 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总书记常教导我们:“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带领 全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其“初心”就是让人民 过美好生活,国富民强,摆脱近现代以来国弱民穷、任人宰 割的命运,建立强大富强的新中国。当初共产党领导人民闹 革命时,也是这样启蒙教育人民的:跟着共产党走,推翻旧 社会,能过上好日子——就像《东方红》里唱的那样:“为 人民谋幸福。” 改革开放 40 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 在世界排名,由 1978 年改革前的第 10 位,2 千多亿美元,上 升为名列世界 2 位的 12 万亿美元。经济、科技、军事等各 方面,突飞猛进,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也富
杨靖宇献身抗日
量,是我们国家赖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 1934 以生存、发展的重
年一直到 1940 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 要支柱。
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
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
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
说说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 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方面取得的成就。
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
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
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
树皮、草根和棉絮
说说你所了解的爱国故事:如:苏武牧羊 岳飞抗金
郑成功收复台湾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
三、全体同学诵读经典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了,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 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实现 了中国人征服太空的梦想,2008 年,我国还成功承办了奥运 会……
二、讲讲爱国故事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 通过讲故事、说故
新 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 事让学生懂得中华
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展望未来,要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牢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教学 环节
导入 新课




教师:全体起立 ,齐唱国歌!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 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声音。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面对冉 冉升起的国旗,唱起国歌时,你的神情、态度和内心的感受, 能否说明你的爱国心呢? 同学们:我觉得爱国可以体现在升国旗时,你是否能够 专心致志的、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尊敬的心情看着国旗冉冉 升起。
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教学设计
课 题
爱国主义 教育
课 型
班会课

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 教学重点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授课 班级
初一(4)班
教学 方法
合作与探 究
授课教师
田福录
授课 时间
2018.12
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
热情。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
设计目的
通过国歌导入,激 发学生的爱国热 情。
一、回顾历史,时空旅行。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
通过教师讲述,让

1840 年,英国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 学生牢记中华民族
新 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 曾经承受过的深重
课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软弱无能的清政府,1860 灾难和屈辱历史
通过教师讲解、学 生讨论,让学生了 解改革开放 40 年来 国家和民族发展的 壮丽史诗,懂得今 天的幸福生活来之 不易。
裕了很多。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
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的 结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改革开放 40 年,在思想和 体制上释放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潜能,创造出了惊人的 财富和业绩,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 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 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
通过诵读经典,使 学生深刻感受到诗 人对祖国的真挚热 爱之情,同时也感 受到爱国主义是一 面凝聚中华民族团 结御辱,抵抗侵略 的旗帜。
年英国再次卷土重来,与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举世无双的国家园林付之一炬。
日本也紧随英法,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在得到巨大好 处之后,于 1931 年,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 石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也沦陷了,日军在南京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 杀,这在人类史上是惨绝人寰的暴行。屠杀的规模、死伤 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 30 万。
课 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 民族是富有爱国主
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 义光荣传统的伟大
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 民族,爱国主义是
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 推动我国社会历史
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发展前进的巨大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