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故答案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4. A
【解析】
试题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是孔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
惜民力,“为政以德” 。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 广收学生,

(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在中国是什么朝代?( 1 分)
了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 分 )
…※


…※

( 2)请你介绍一位开辟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 1 分)
…※


请 ※

…※



( 3)简要说说丝绸之路的路线( 5 分)






( 4)请你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 ※

…装

础设施建设” 。
材料三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反映什么地区的经济状况?
16.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 公元前 209 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
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
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陈胜和吴广,设计杀死押送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
13.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颁布“推恩令”
C、盐铁官营
D
、派张骞出使西域
14.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 秦穆公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秦孝公
15.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16.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可以证明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论。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5. B
【解析】
试题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灿烂的青铜文明。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青铜器
生产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美, 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 司母戊鼎也叫后母戊鼎,
因内部铸有 “司母戊” 而得名。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叫做“金文”,也称为 “铭文”。
得分
(
)
…※


答 ※

四、综合题(题型注释)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 分 ) 材料一: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


内 ※

27 阅读下面材料: (8 分) 材料一 1 世纪,古罗马的执政者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 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 ( 有的地区 ) 火耕水褥 ( 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 业生产 )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 物产丰富 )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 丰收 ) ,
…※
…线

※ ※
…订
… … … …
材料二
《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
4 分)


()
…※

24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 ( ) 25 山西大同的龙门石窟和河南洛阳的云冈石窟反映了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

) ( 4)“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 分)

※ 题

…※

2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
评卷人
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想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等。孔子的名言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









线


… … ○ … …
___________

…号
… 订 … … …
___________考

…级
○ … … … …
___________班 :
装名
… … … … ○
:___________姓

校 学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 学年度平地泉中学期末考卷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
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4.魏——曹丕 蜀——刘备 吴——孙权(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的建立者,其中魏是由曹丕建立的,蜀是刘备建立的,吴是孙权
建立的,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5.夏:禹;商:汤;西周:周武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建立知识。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我国第
一个国家建立。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约公元前
1600 年,趁夏桀失去民心的时候,
商汤起兵攻夏,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
1046 年武王起兵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纣
王自焚,商朝灭亡 , 西周建立。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


1.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的遗址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2.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自我介绍说: “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名称是
一样的”。他的姓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天, 人外有人; 人只有谦虚好学才能进步。 这句话可以
1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A. 《论语》
B.
《道德经》 C. 西起长平,东到临洮
D.
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C. 《孙子兵法》
D.
《史记》
评卷人
得分

5.如图所示“中华第一鼎” ,因内部铸有“司母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1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政治家,故选
C。
12. A
【解析】根据所学,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是王羲之,所以选《兰亭序》

1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著名首领,他们联合打败了蚩尤,结成部落联盟,经过长
期发展,形成华夏族。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教民挖井,为后世的饮 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 伶伦编出看乐
谱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至
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作物是粟, 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因此我国
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的遗址是半坡遗址,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半坡居民
2. A 【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所以选择
A 项。
3. A
【解析】
试题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者

A 张骞出 使西域
B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第1页 共4页

第 2 页 共 4页








21.列举秦末农民战争的四位领导人: ( 4 分)


材料: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据中国历史朝代歌


( 1)据中国历史朝代歌和所学知识,写我国的朝代名。(
8. B 【解析】在西汉时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故
B 项正确。
9. D 【解析】在商鞅改革中规定有按军功授爵,所以要想获得爵位,最好有战功,故选择 10. D
D 项。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