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结核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从边缘开始,骨质疏松明 显,对称性侵及多个小关节,关节间隙变窄出现早, 均匀性窄,然后侵及骨性关节面。
Summary
关节结核 主要X线征象为骨质破坏、骨质疏松、 局部软组织肿胀。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反应少, 死骨较少、较小,以纤维强直多见。
五、脊椎结核
病理: 约占骨关节结核的50%;大多累及椎体,常为多个椎体受累,
2、滑膜型关节结核 最常见于膝、踝、髋关节。 早期因关节囊增厚、滑膜充血水肿及关节内积液,
表现为关节囊和关节软组织肿胀膨隆,密度增高, 关节间隙正常或稍增宽,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骨 和关节面受侵首先发生在关节非承重面(即骨端边 缘部分),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模糊,且 关节上、下边缘多呈对称受累。破坏范围扩大可呈 类圆形骨质缺损,向内侵及关节面,关节面变窄多 呈不对称性。关节骨端骨质疏松,周围肌肉萎缩变 细,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形成寒性脓肿,若穿破皮 肤则形成瘘管。晚期可发生关节脱位。严重病例愈 合后发生纤维性关节强直。
四、关节结核
病理:
关节结核一般分为骨型和滑膜型。早期渗出 性病变主要为滑膜充血肿胀,表面有纤维素 性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物覆盖。晚期由纤维 组织增生致滑膜增厚。通常从关节囊附着部 位(即关节的非承重面侵入骨内),沿关节 软骨下蔓延。关节软骨变性、坏死,可形成 碎片游离,破坏一般比较缓慢,关节间隙变 窄出现较晚,且多不对称。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少年,多见于髋关节、膝关节 等承重大关节,其次为肘关节、腕关节、踝 关节。发病及病程缓慢,早期局部肿胀、疼 痛活动功能障碍。晚期寒性脓肿,瘘管形成, 肌肉萎缩级关节畸形。
全身症状为慢性中毒表现,食欲减退、低热。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
影像学表现
1、骨型关节结核 常见于髋、肘。表现为在 骨骺与干骺端结核的基础上,又出现关节周 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骨质破坏及关节间隙不 对称狭窄等,以关节为中心,呈“对吻状” 骨破坏为关节结核的典型表现。
影像学表现:
平片上骨髓腔内单个或多个类圆形骨质破坏 区,长径与骨干纵轴一致。边缘清晰,有硬 化表现。进一步发展侵及骨皮质,可呈囊状 膨胀性破坏,并可引起骨膜增生,骨干呈梭 形增粗。
三、短骨结核
病理: 表现为渗出、变性、增殖三种基本病变。
临床表现:
短管状骨骨干结核多见于5岁以下。常为双侧 多发,好发于近节指(趾)骨,很少侵及末 节。局部软组织梭形肿胀,多无痛感或压痛, 活动不受限或稍感不适。
5、死骨 脊椎结核灶中心有时可见“砂粒”状 死骨;若脊椎结核并病理性压缩性骨折后的 碎片引起骨内小动脉栓塞,或骨膜下脓肿广 泛破坏了滑膜血管,均可造成椎体大部分缺 血坏死,表现为椎体密度增高。
CT表现:
1、显示椎体和附件不规则融骨性和虫蚀状骨 破坏及小片死骨。
2、椎间盘可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冠状位或矢 状位重建像上可见椎间隙变窄。
2、成软骨细胞瘤(软骨母) 好发于10-20岁, 四肢长骨,骨骺区囊状破坏(<5cm),分 叶状轮廓,边缘硬化,内部有时可见钙化或 骨化影,可伴骨膜新生骨。
二、骨干结核
病理: 长骨骨干结核发病率低,多见于儿童、少年,
好发尺、桡骨和胫、腓骨。病理表现渗出、 变性、增殖三种病变。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和少年。起病急,有结核中毒症 状。体温升高、局部肿痛,可形成冷脓肿, 破溃形成瘘管。
分为:中心型、边缘型和骨膜下型。 中心型(椎体型) 病灶发生于椎体中心,椎体中央骨质破坏导
致椎体塌陷,楔形变,椎间隙一般正常;T 边缘型(椎间型) 病灶常出现在椎体边缘,引起椎体边缘
破坏的同时,椎间盘也被侵及,因此椎间隙常显示狭窄;L 韧带下型(椎旁型) 病灶发生于椎体前缘和前纵韧带间,
可使多个椎体前缘破坏,椎间盘完整。T 附件型:少见,以脊椎附件骨质破坏为主,累及关节突时常
鉴别诊断:
需与化脓性脊椎炎、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肿 瘤进行鉴别。
化脓性脊椎炎可有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和 椎旁脓肿形成,但此病发病急,病程短,破 坏进展快,骨质增生硬化及骨桥形成明显, 椎体和椎间隙改变发展快,骨质增生出现比 骨结核早,死骨较大,附件受累比结核多见;
溶骨性转移性骨肿瘤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临床疼痛明显,表现为椎体大块骨质破坏, 常伴椎弓根的破坏,但椎间隙正常。无椎旁 寒性脓肿。
椎体压缩性骨折多有外伤史,大多累及一个 椎体,多为椎体前中部压缩,椎体楔形改变, 椎间隙一般正常,无侵蚀性骨质破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文献
1.章智敬, 陈久尊, 周胜法,等. 老年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J]. 温州 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2):137-139. 2.甄平, 蓝旭, 李旭升,等. 非典型性脊柱结核影像学分型与表现形式[J]. 中华骨科杂志, 2014, 34(2):204-210. 3.张强, 邓斌, 叶国明. 老年性脊柱结核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 吉林 医学, 2012, 33(18):3929-3930. 4.李威, 黎竹勇. 老年人脊柱结核的影像表现特点[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 23(9):619-622.
3、清楚地显示椎旁脓肿,脓肿区可有钙化。 增强显示脓肿周边明显的环状强化。
MRI表现:
可发现早期脊椎结核的炎性水肿,T1WI均匀 或混杂的低信号;T2WI混杂的高信号或部分 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多不均匀强化,椎体终 板附件可见米粒状低信号影,为死骨信号。 受累椎间盘多呈T1WI低信号、T2W不均匀混 杂高信号,增强扫描椎间盘不均匀强化。
影像学表现:
双侧多指、多骨发病。
早期 手指梭形增粗、局部骨质疏松——骨干 内圆形、卵圆形多房膨胀性骨破坏,灶内有 时见粗大而不规则的残存骨嵴,很少有死骨。 病变很少累及关节,有时形成瘘管。
鉴别诊断
主要与多发性内生软骨瘤鉴别,内生软骨瘤 好发于骨骺端或骨干,呈偏心性膨胀性生长, 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瘤区内可见条状骨 嵴及斑点状钙化影,骨皮质变薄,无骨膜反 应。
骨骺与干骺端结核多见,分中心型和边缘型。 1、中心型 早期为局部骨质疏松,随后出现散
在点状骨质吸收区,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 类圆形不规则破坏区。边缘多较清楚,周围 无明显骨质增生及骨膜反应。有时可见“砂 粒”状死骨。 骨质破坏灶常横跨骺线——骨骺与干骺端结核 特点
骨质破坏灶常横跨骺线——骨骺与干骺端结核特点
骨与关节结核
2018/8/22
一、长骨骨骺与干骺端结核
病理: 表现为渗出、变性、增殖三种基本病变。 长骨结核以骨骺与干骺端最为多见,好发于
股骨上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
临床表现
邻近关节活动受限,酸痛,负重活动后加重。
局部肿胀,热感不明显,向关节方向发展可 成为关节结核。
二、影像学表现
2、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因相邻两椎体的软骨板被破坏, 髓核疝入椎体并被破坏,进而椎间盘完全破坏,相 邻的破坏的椎体互相融合在一起。此为脊椎结核的 重要征象。
3、后突畸形 较常见,可伴有侧弯,通常见于少儿胸 椎结核。
4、椎旁脓肿 颈椎结核形成咽后壁脓肿,表现为咽后 壁软组织影增宽,并呈弧形前突。胸椎结核形成椎 旁脓肿,表现为胸椎两旁梭形软组织肿胀影。腰椎 结核形成腰大肌脓肿,表现为腰大肌轮廓不清或呈 弧形突出。结核性脓肿无红肿热痛,称“寒性脓 肿”。
跨越关节。
各型脊椎结核均可产生椎旁脓肿,椎旁脓肿可发生钙化。广 泛的椎体融合,产生明显的脊柱后凸畸形。
临床表现: X线表现: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脓肿、
砂粒状死骨、继发畸形。 1、骨质破坏:依骨质破坏的部位分:a中心型 椎
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若病变继续发展整个椎体可 全被破坏。多见于胸椎。b边缘型:破坏开始于椎 体的上、下缘,逐渐向椎体和椎间盘侵蚀蔓延,随 椎体破坏扩大,椎间隙变窄。多见于腰椎。c韧带下 型:病变常开始于前纵韧带下,累及数个椎体、椎 体前缘骨质破坏。若病变继续发展,先后扩散可同 时累及多个椎体及椎间盘。主要见于胸椎。d附件 型:较少见。
在CT上可清楚显示关节囊增厚、关节腔积液 和周围软组织肿胀或脓肿的部位和范围。增 强后关节囊和脓肿壁多呈均匀强化。
MRI可全面显示关节腔积液、滑膜肿胀、关 节周围脓肿、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
鉴别诊断:
主要与化脓性关节炎区别,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 发展快,关节软骨较早破坏,出现关节变窄,常为 均匀性变窄(滑膜型关节结核 关节面变窄多呈不 对称性)。破坏发生在关节持重面(软骨和关节面 受侵首先发生在关节非承重面即骨端边缘部分), 骨破坏同时有骨质增生,疏松不明显。最后多形成 骨性强直(滑膜型关节结核 严重病例愈合后发生纤 维性关节强直)。
2、边缘型 多见于骺板愈合后的骺端,特别 是长骨骨突处,例如股骨大粗隆。
早期局部骨质不均匀破坏——不规则骨质缺 损,可有薄层硬化边及周围软组织肿胀。
鉴别诊断
1、骨囊肿 好发于骨干及干骺端中心,多为 卵圆形透亮影,长轴与骨干长轴一致,边缘 清晰锐利,由一完整的致密包壳包绕,腔内 无死骨及骨膜增生,易并发病理骨折,CT、 MRI表现为典型的含液囊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