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复习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一、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被称作——绿色学科。

二、生物1、概念:具有生命的物体。

2、分类由细胞构成。

无细胞结构。

3、数目:现在已知生物约200多万种,(其中动物约150多万种,植物约30多万种。

)三、生物的基本特征:1、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吃饭、喝水、呼吸、出汗、排尿。

2、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如: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母鸡下蛋、植物开花结果、蜻蜓点水。

3、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4、生物具有应激性。

如: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

5、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如: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适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影响”)。

【例题】1、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A.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B.长颈鹿、电脑病毒、海豚、海马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D.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2、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诗句说明了哪一生物特征()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4、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子会合拢,与含羞草反应相同的生命现象是()A.子女与父亲不同 C.人手被针刺后缩回C.母鸡下蛋D.大豆由小长大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是()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生物都需要营养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6、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一项是()A.能进行呼吸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C.能生长繁殖D.能动7、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B.人体出汗C.蛇的冬眠D.石灰岩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8、下列属于新陈代谢现象的是()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B.大树提供木材C.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D.鲸能游泳9、蘑菇属于()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非生物10、鸡能产蛋,并孵出小鸡,这说明鸡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物质B.能由小长大C.能繁殖后代D.能排除废物1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B.钟乳石由小变大C.小狗排尿D.人晕车呕吐12、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A.兔子发现狼之后迅速奔跑B.种子萌发长成幼苗C.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的现象D.鸟产卵13、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的基础是()A.遗传B.变异C.应激性D.新陈代谢14、一般来说,一种生物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物具有()A.遗传性B.生长现象C.繁殖现象D.应激性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概念: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

一、生物圈 2、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3、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1、概念: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

如,绿孔雀的栖息地是热带雨林,仙人掌的栖息地是沙漠。

二、栖息地2、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3、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

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格利用,是破坏多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原因。

【例题】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D.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的特征B.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C.自然灾害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D.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的生物类群是不同的3、从19世纪开始,地球上几乎每年都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灭绝。

造成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增多 C.动物疾病 D.人类活动的破坏4、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厚的范围内。

A..10千米B.1000米C.100米D.10米5、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各个圈层的生物是()A.细菌类B.鱼类C.鸟类D.人类6、生物圈的范围为()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7、下列哪一项都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A.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B.营养物质、阳光、温度和水C.阳光、土壤、空气和水D.空气、阳光、土壤和水8、各种栖息地的不同特征是由什么决定的()A.土壤类型B.温度C.湿度D.以上三项均是9、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和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还要把花放在层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分别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10、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决定的.A.土壤类型B.温度C.湿度D.以上三项均是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目的是确保实验结果的不同由实验变量引起。

用以设计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一、巴斯德实验 2、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

3、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二、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过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三、探究的常用方法:实验法(最重要的方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例题】1、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 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2、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要为环保部门提供当地的有关环境污染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来了解当地的环保质量情况?()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量法3、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证明的A. 达尔文B. 巴斯德C. 施莱登D. 施旺4、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A. 运气好B. 动脑设计了曲颈瓶C. 观察时认真D. 实验用具好看5、探究过程中需要()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和测量法D. 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6、在巴斯德的实验中,曲颈瓶的作用是()A.多装肉汤B.便于手持C.让空气进入瓶内而把微生物阻挡在肉汤之外D.曲颈瓶有自洁作用,可把微生物杀死7、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桑蚕详细研究蚕的发育过程,则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9、下列那一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10、在设计对照试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A.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 除试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不相同D. 除试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相同11、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 )A.验证性实验 B.不断重复科学的实验 C.科学探究活动 D.以上三个都不是12、进行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做的是( )A.作出假设 B.表达交流 C.实验 D.提出问题13、作出假设中的“假设”是指( )A.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 B.实事求是 C.毫无根据的猜想 D.以上三种都是14、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 )①作出假设②制定计划③提出问题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A.①③②④⑥⑤ B.②④③①⑤⑥ C.③①②④⑤⑥ D.③①⑥②④⑤15、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A.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B.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C.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D.得出正确的结论16、科学探究中,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A.观察、调查 B.调查、收集证据C.制定计划,实验计划 D.在实验中进行操作实验17、下列关于巴斯德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A、B烧瓶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的 B.A烧瓶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实验的结论是微生物来自肉汤本身 D.B曲颈瓶的长颈可阻断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瓶内18、为了了解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通常用的方法是( )A.分类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19、如图1—1—1横坐标所示内容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的一些原因,请判断此图是根据哪种探究方法的数据得出的(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模拟法 D.培养法20、“老鹰低叫,大雨将到”,“燕子低飞有雨”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通过这些动物的行为变化,形象地反映了大气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运用了(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推理法21、分配给你一个科研项目,测定一种水生植物(金鱼藻)的光合作用的速率是否受二氧化碳的影响,该植物在加有二氧化碳的瓶中生长,释放出气泡。

这个研究项目的目的对照应该是( ) A.将同一装置放在暗处 B.比较没有加入二氧化碳时的气泡产生情况C.比较水温升高时,气泡的产生情况 D.用一个较小的玻璃瓶22、因为手被草割破到发明锯,鲁班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猜想法2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水分24、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1)要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应采用______法;(2)要了解马与驴在外形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应采用_________法;(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________法。

25、某同学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得知,影响种子的外界条件有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但是不是所有的种子,只要具备以上三个外界条件就能萌发呢?于是他准备了蚕虫、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分别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光下,另一放在黑暗处,两组种子都是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一段时间后观察这三种植物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它们的发芽率如下表,请回答:蚕豆种子烟草种子苋菜种子光下97.1%98.5%1.8%黑暗处96.8%2.4%96.6%(1)根据表中记录结果可以看出,蚕豆种子的萌发与__________无关,烟草种子必须在_________件下才能很好地萌发,苋菜种子必须在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很好地萌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