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答案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答案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机体在安静或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一切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短暂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4.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5.血型: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类型。

6.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7 心动周期:心脏每进行一次收缩与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 每搏量:心脏每跳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二、填空题1.胰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2.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

3根据参与的特殊蛋白质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由离子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4心肌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_收缩性5.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大小;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6.红细胞膜上含A抗原而不含B抗原的血型是 A型,血清中不含任何抗体的血型是 AB型。

7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8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蛋白质,水9血液的pH值为 7.35-7.45 。

10血浆渗透压由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两部分。

11.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碳酸氢盐的形式。

12.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内因子、胃蛋白酶、粘液。

13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14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人体主要以蒸发形式散热。

15汗液的主要成分是尿素、水、 NACL 。

三.单项选择题1.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B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2.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 B )A.一次单收缩 B.强直收缩C.一连串单收缩 D.无收缩反应3.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 )A.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4.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将O﹣型血液输给其它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B.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C.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D.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5.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发生溶血症( D )A.Rh(+)母亲所怀Rh(+)胎儿B.Rh(+)母亲所怀Rh(-)胎儿C.Rh(-)母亲所怀Rh(-)胎儿D.Rh(-)母亲所怀Rh(+)胎儿6.刺激阈值指的是( D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D.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7.如果某男是B型血,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D )A.他的父亲可以是O型血B.他的基因型可以是BO型C.他的孩子有可能是B型血或AB型血D.如果他的妻子是B型血,孩子的血型只能是B型8.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试管中的血液延缓凝血( B )A.血液中加入血小板 B.血液中加入肝素C.将血液置于有棉花的试管中 D.将试管置于热水中9.心输出量是指( C )A.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B.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C.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10.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C )A.心房 B.左、右束支 C.房室交界 D.浦肯野纤维11.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兴奋节律的改变 B.双向性传递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D.总和12.人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 A )A.溶菌酶 B.麦芽糖酶 C.凝乳酶 D.蛋白水解酶13.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B )A.唾液 B.胰液 C.胆汁 D.胃液14.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胆汁中消化酶可以促进脂肪的吸收15.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C )A.心房 B.左、右束支 C.窦房结 D.浦肯野纤维16.酒精的吸收部位( D )A.口腔 B.十二指肠 C.空肠 D.胃17.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C.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D.CO2主要以HCO3﹣形式运输18.在外周阻力减小时,动脉血压的变化(D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减小B.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C 收缩压轻度升高,舒张压明显上升D 收缩压轻度降低,舒张压明显降低19.上呼吸道是指( A )A.鼻、咽、喉 B.咽 C.鼻 D.气管和支气管20.下列哪项不属于脊髓反射( C )A.排便反应 B.肌紧张 C.角膜反射 D.发汗反射21.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不能总和 D.突触延搁22.下列哪一项是内脏痛的特点( D )A.刺痛 B.对电刺激敏感 C.必有牵涉痛 D.定位不明确23.人幼年时生长素缺乏会导致( C )A.呆小症 B.粘液性水肿 C.侏儒症 D.糖尿病24.肺通气是指:( A )A.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25.下列哪一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 B )A.杀灭食物中细菌 B.部分消化蛋白质C.湿润与溶解食物 D.清洁和保护口腔26.消化蛋白质能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C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27.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胞外B.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C.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D.钠泵能顺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移入胞内28.与单纯扩散比较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D )A.顺浓度差转运 B.不消耗能量C.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D需要膜上通道或载体的帮助29.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是由于形成。

( D )A.Na+ 内流B.Na+ 外流 C.K+内流D.K+外流30.心肌的特征性结构是( A )。

A.闰盘 B.肌节 C.横纹 D.二联体31.父母双方一方为A型,一方为B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为(A )A.A型、B型、AB型、O型B.只可能是AB型C.只可能是A型或B型D.只可能是A型、B型、AB型32.产生动作电位上升相的离子流是:( C)A、K+外流B、CI-内流C、Na+内流D、Ca2+内流33.关于脂肪的吸收,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C )A.需水解为脂肪酸、甘油—酯和甘油后才能吸收B.吸收过程需要胆盐协助C.长链脂肪酸可直接扩散入血液D.进入肠上皮细胞的脂肪水解产物绝大部分在细胞内又合成为甘油三酯34、胆盐可协助下列哪一种酶消化食物( C )A.胰蛋白酶 B.糜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胰淀粉酶35、肺通气是指:( A )A.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36、深呼吸时,( A )A.呼气动作吸气动作都是主动的B.呼气动作吸气动作都是被动的C.呼气动作是主动的,吸气动作是被动的D.呼气动作是被动的,吸气动作是主动的37、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 A )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8、心脏细胞自律性最高的是( B )A.心房肌 B.窦房结 C.房室交界 D.浦肯野纤维39、无论多么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反应的时期在( D )A.有效不应期 B.超常期 C.相对不应期 D.以上都不是40、胸膜腔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D )A.吸气肌收缩 B.肺泡表面张力 C.气道阻力 D.肺回缩力41、不属于Hb与O2结合的特征有( D )A.以物理溶解的形式的量极少 B.HbO2是主要运输形式C.与O2是疏松的结合D.肺部PO2高,HbO2量大42、尿生成的基本过程不包括以下哪项(C )A.肾小球的滤过 B.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C.集合管的浓缩和稀释 D.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4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兴奋节律的改变 B.双向性传递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总和44、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A.不容易消退 B.是后天经过学习训练形成的 C.数量无限 D.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45、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C )A.巨人症 B.肢端肥大症 C.向心性肥胖 D.侏儒症46、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存在( C )A.有效不应期 B.超常期 C.相对不应期 D.以上都不是4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 )A.胰岛素 B.糖皮质激素 C.胰高血糖素D.甲状旁腺激素48、施加阈上刺激可引起兴奋的时期在( C )A.有效不应期B.超常期C.相对不应期D.以上都不是四判断题1)胰岛素可以升血糖。

( F )2)阈值的大小能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阈值越大兴奋性越大。

(F)3)机体产生动作电位是兴奋性的标志。

( T )4)平静呼吸时,呼气动作是主动的,吸气动作是被动的。

( F )5)无髓神经的传导比有髓神经传导要快。

( F )6)心肌细胞处于动作电位的相对不应期需要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

( T )7)食物是引起胃液分泌生理性因素。

(T )8)人体生命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能量均来源于食物。

( T )9)蠕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 F )10)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释放入血仍具有运输O2的功能。

( F )11)某人的红细胞在抗A血清中凝聚,其血型为O型。

( F )12食物中脂肪的主要吸收途径是进入血液循环。

( F )13主动转运的特点是顺电化学梯度差,而不耗能量。

(F )14神经调节一般通过反射来完成。

( F )15在一定范围内,心率越快则心输出量越小。

( F )16房室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 F )17心室收缩是血液由心房向心室内流动的主要动力。

( F )18阈值的大小能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阈值越大兴奋性越低。

( T )五、问答题1简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答:动作电位时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产生的机制为①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②Na+通道失活,而 K+通道开放,K+外流,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