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6分)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的。

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

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相径庭相反相成盛气凌人满城风雨B.天壤之别相辅相成来势汹汹甚嚣尘上C.大相径庭相辅相成盛气凌人甚嚣尘上D.天壤之别相反相成来势汹汹满城风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被谣言蒙蔽,更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5分)①_____________。

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为主导的阅读方式,有可能趋向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质化,而在印刷时代形成的那种比较个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信息时代的阅读很方便,有以往阅读方式所不具备的巨大潜能,当然要充分利用。

现今,进行科学研究已经离不开网络资源。

对于数字化新的阅读形态,只能主动跟进,而不能消极抵制。

但要注意,②_______________,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

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可以并存,既读书,也读“网”。

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

但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

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

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为“浅阅读”。

③_______________,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

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

“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气质,这些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

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网络阅读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

在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减少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简要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7分)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的各种信息时选择和理解的能力、质疑和评估的能力、创造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

这在新媒体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呢?①。

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分辨信息的能力。

那么, ②?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

有的青少年容易受网络“三俗”影响,其根源在于心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要帮助青少年明是非、辨善恶、知良莠,使他们握紧度量信息的尺子,让青少年能够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人文教育是奠基石。

③,就会导致一些青少年人文精神缺失,从而容易陷入空虚和迷茫,让网络“三俗”钻了空子。

无论教育处于哪一个阶段,采用哪一种模式,都应该重视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培养其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能力,而这正是良好媒介素养的根基。

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简述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4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整合信息,给“自媒体”下定义,要求不超过60个字(含标点符号)。

(4分)①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

②自媒体是向大众或者个人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媒体形式。

③自媒体既可传播规范性信息,也可传播非规范性信息。

④自媒体的传播者为普通个体。

⑤自媒体以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为传播途径。

9.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微博”在信息发布、传播和获取三方面的特点。

(3分)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个字符以内。

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须对方主动访问。

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只是发给某个人或个人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发布:(不超过10个字)传播: (不超过10个字)获取: (不超过10个字)10.阅读下面文字,压缩文段主要信息,字数不超过80字。

(5分)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

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

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1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2.阅读以下文段,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

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画。

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

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得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了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地收服自己,渐渐饱满。

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地等待着圆满的凋落。

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蓬蓬勃勃生长起来,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A.比喻、反复、比拟B.比拟、排比、比喻C.比喻、比拟、排比D.拟人、比喻、夸张13.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带着独特的泥腥味,折耳根这种野菜从百草香中脱颖而出。

如今,它逐渐走上各地的餐桌。

离乡在外的我,也常常会在网上买上几斤裹满泥土的折耳根,重拾故乡的味道。

每每打开包裹,那沁人心脾的泥土香和野草香,总会带着一缕缕乡愁,悄悄从折耳根的根底爬上叶尖,再爬上我的心尖。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砚,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台至唐代起,历经秦汉、魏晋,各地相继发明合适制砚的石料,开始制作以石为主的砚台。

砚要经常保养它,才会容光焕发,若是冷落了它,就不会得到它的好脸色。

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头,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出现干裂。

A.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D.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5.下列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修辞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

C.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附:参考答案1、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天壤之别:天上和地下的差别,比喻差别极大。

二者都有“差别大”的意思,但“大相径庭”不能作宾语,故此处用“天壤之别”更合适。

第二处,相反相成: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