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本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培养小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实践,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这对于解决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本研究所得结论和成果,将为其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养方面,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方面,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源。
本实验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包括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观察记录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四、实验研究的结论和成果
本实验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发现: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2.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3.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影响,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可供其他学校借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的基层组织,通过班级来实施对学生的教育。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校将班主任列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成员,并进行培训和听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同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进行科学指导,让广大教师懂得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成效。
为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水平,学校每学期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育案例分析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突出、学困生转化比较成功的班主任给全体教师介绍经验,从而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师的整体育人水平。
为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首先,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情感;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体育课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
其次,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
因此,优雅、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今年学校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创编新童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常常沉静于宽松和谐氛围中。
校园里宣传橱窗每月更换一次,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悬挂在走廊间,校风校训赫然省目,墙壁上的学生书画作品一学期更换一次等,这些使整个校园给人一种书香悠淳、洁静典雅的心灵感染。
时时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和谐优美。
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
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丽熏陶和道德的感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相容的心态。
在我校的心理教育中,少先队活动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我们利用少先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能力,同时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教育。
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了卫生评比、三好生评比、文艺表演等竞赛活动,以及献爱心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修养,促进良好惯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我们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教育基本模式,将心理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外显行为上。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有意识地体现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同时,我们开展了多种专门性的心理教育活动,将心理教育因素融入各类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心灵沟通和心理感悟。
通过心理教育讲座和宣传教育,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
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调节情绪、与人交往、自我接纳、良好行为惯和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
同时,我们的心理教育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XXX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
这些教师不仅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
学校成功举办了班主任经验论文研讨会,并于2010年10月召开全体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会,为老师们提供了研究交流机会,对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家访登记卡,规范了家访工作,促进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
几年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XXX师生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和研究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在反思与启示中,XXX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理解学生。
教师不能居高临下的说教,应多和学生谈心,和他们交朋友,让学生敢于接受教师,愿意和教师说心理话。
其次,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将直接影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向纵深方面发展。
最后,加强教师心理健康
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再培训,将会有效地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