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领域“微腐败”专项整治方案林业领域的微腐败问题是指在林业行政管理过程中,虽不涉及重大贪污、贿赂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但所涉及的腐败行为影响着林业行政效能,损害了公众利益。
为了加强林业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特制定《林业领域“微腐败”专项整治方案》。
一、总体要求
1. 坚持党对林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 坚持依法治林,加强监督管理,推动林业行政事务公开透明,防止“小案变大案”。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林业服务。
二、整治重点
1. 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行为。
不论大小、职务高低,都要依法予以处理,确保严肃办事,做到公平公正。
2. 加强廉洁自律。
建立健全廉政警示教育制度,倡导廉洁自助,形成廉洁自律氛围。
3. 加强行政执法管理。
完善行政许可和执法程序,确保执法人员依法公正执行职务,防止歧视执法和滥用职权。
4. 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林业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腐败风险。
三、具体措施
1. 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察制度,加大对林业行政管理的监督力度,包括行政审批、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
2. 加强内部管理。
健全人员选拔、任用、考核机制,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严禁超职权行为。
3.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
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素质,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4. 强化公开透明。
推动林业行政管理各项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避免任性执法和权力滥用。
5. 加强法规宣传教育。
开展林业法规宣传活动,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6.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对提供重要线索的予以奖励。
7. 严肃追究责任。
对发生的违规事件要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要进行严肃处理。
四、监督与评估
1. 加强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监察机制,对林业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进行定期评估。
2. 加强外部监督。
组织民意调查,接受社会监督,及时了解和处理公众投诉,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不足。
3. 定期评估。
制定评估指标,对林业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加强林业领域的微腐败治理工作,提高行政效能,改善服务质量,实现林业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为促进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做到清廉奉公,廉洁奉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林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