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袁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部编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袁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五

?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渴、喝”2个生字,理解词语“井沿、大话、无边无际”。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随文理解词语,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知道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以及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出示:“井”图片)瞧,这是什么?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个在井里发生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相机理解,提出疑问: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
自然段的序号。

2.学生对照大屏幕检查自然段的标注。

3.检查生字读音。

4.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5.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吗?看天的可不止小青蛙,还有……(小鸟)。

它俩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分别在哪儿?
2.谁能把他们送进图中?(指名学生上台来贴小鸟和青蛙。


3.出示词语“井沿”,指名读。

相机理解“井沿”。

4.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和小鸟见面了,谁来学学青蛙的样子和小鸟打个招呼吧。

2.指导朗读:
①指导读好多音字“哪”的读音。

②指导读好儿化音“哪儿”
③指导读好疑问的语气。

2.谁愿意当这只小鸟,快来回答青蛙吧。

指名读小鸟的话。

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百多里”。

②体会小鸟飞了很远,感觉很累,指导朗读。

3.全班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过渡: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呢,他们在争论什么?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次对话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他们在争论什么?
2.学生交流,师总结:他们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啊,拿出小铅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3.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像,读中感悟。

(1)“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认为天到底有多大,能用手比划一下吗,(学生手比划)。

|②
青蛙眼里,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不用飞那么远。


可小鸟却说它在天上飞了100多里,听到这里青蛙会想什么呢?

指导朗读。


全班齐读。

师小结学习方法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①指名交流。

相机板书:无边无际。

②出示词卡,相机理解,指导朗读。

③把词语送到句子里,读出感受。

④展开想象:小鸟整天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飞翔,想一想,它都会飞过哪些地方?
⑤听到青蛙的质疑它心里会想什么?我们一起把小鸟的观点告诉青蛙吧。

师过渡:它俩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咱们继续学习它们的第三次对话
(四)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指名交流。

2.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天天”(青蛙从来没有离开过。


3.出示图片:现在,咱们就是那只坐在井底看天的小青蛙,你看到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师总结:是啊,高高的井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看到得天空就很小很小。

5.谁来当小鸟劝劝青蛙?
6.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究竟有多大呢?它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角色朗读
1.总结全文,介绍寓言。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一组展示。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渴、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
师范写,生书空。

3.
生练写。

强调书写的姿势。

4.
师生评议。

五、推荐经典,阅读拓展
在中国古代,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许多,推荐《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同学们可
以去收集阅读,把故事中的道理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板书设计:
?
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
井口那么大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