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核裂变一、选择题1.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总装机规模400万千瓦。
核电站与火电站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核燃料释放的能量远大于相等质量的煤放出的能量B.就可采储量来说,地球上核燃料资源远大于煤炭C.在经济效益方面核电与火电不相上下D.核反应堆用过的核废料具有很强的辐射性,要做特殊处理解析:核燃料释放的能量远大于相等质量的煤放出的能量,A正确;就可采储量所提供的能量来说,远大于煤炭所能提供的能量,而不是采储量,B错误;在经济效益方面核电与火电不相上下,C正确;核电站是有污染的,核反应堆用过的核废料具有很强的辐射性,要做特殊处理,D正确。
2.关于重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重核裂变成中等核要吸收能量B.中子进入铀块中时,一定能发生链式反应C.重核裂变过程中质量数减少D.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会增加,可以释放出核能解题指导:裂变反应特点―→规律―→发生条件解析:中等大小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最大,这些核最稳定。
如果使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会增加,可以释放出能量。
由此知A错误,D正确;当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铀核的裂变后,放出中子,放出的中子如果能引起其他铀核裂变,链式反应才能进行,B错误;核反应满足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C错误。
,3.(多选)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中一种裂变反应式是23592U+10n→14456 Ba+8936Kr+31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解析:裂变反应式中的10n为中子,铀块只有体积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且铀核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A、C对B错;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受外界压强、温度的影响,D错。
4.(多选)如图是慢中子反应堆的示意图,对核反应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铀235容易吸收快中子发生裂变反应B.快中子跟减速剂的原子核碰撞后能量减少,变成慢中子,慢中子容易被铀235俘获而引起裂变反应C.控制棒由镉做成,当反应过于激烈时,使控制棒插入深一些,让它多吸收一些中子,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一些D.若要使裂变反应更激烈一些,应使控制棒插入深一些,使大量快中子碰撞控制棒后变成慢中子,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快一些解题指导:深入理解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处理该类问题的关键。
解析:根据铀235的特点,它更容易吸收慢中子而发生裂变,A 错误;在反应堆中减速剂的作用就是减少快中子能量从而更易让铀235吸收裂变,B 正确;链式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裂变释放出的中子总数,镉控制棒可以吸收中子,因而可以控制核反应的快慢,即插入的深,吸收的多,反应将变慢,反之将加快,C 正确,D 错误。
,5.原子反应堆是实现可控制的重核裂变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它们是( A )A .原子燃料、慢化剂、冷却系统和控制调节系统B .原子燃料、慢化剂、发热系统和传热系统C .原子燃料、慢化剂、碰撞系统和传热系统D .原子燃料、中子源、原子能存聚系统和输送系统解析:原子反应堆是实现可控制的重核裂变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原子燃料、慢化剂、冷却系统和控制调节系统四部分组成,故A 正确。
6.前不久,新华社评出2017年国际十大新闻:朝鲜核导试验半岛局势趋紧列第五。
有关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238 92U →234 90Th +42He 属于α衰变B .14 7N +42He →17 8O +11H 是β衰变C . 核反应方程210 84Po →y 82X +42He 中的y =206,X 的中子个数为128D .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为238 92U →141 36Ba +9236Kr +210n解析:α衰变是重核自发的放出α粒子的天然放射现象,其中α粒子是42He ,故A正确;14 7N +42He →17 8O +11H 是发现质子的原子核人工转变,故B 错误;X 的中子个数为206-82=124,故C 错误;铀核裂变属于重核裂变,不能自发进行,故D 错误。
7.235 92U 吸收一个慢中子后,分裂成136 54Xe 和9038Sr ,还放出( C )A .1个α粒子B .3个中子C .10个中子D .10个质子解析:设放出的粒子的质量数为x ,电荷数为y ,核反应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由题意可知⎩⎨⎧235+1=136+90+x 92=54+38+y 则⎩⎨⎧x =10y =0由此判定该核反应放出的一定是中子,且个数是10,C 选项正确。
8.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40%~45%。
为了实现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我国将新建核电站项目。
目前关于核电站获取核能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A )A .235 92U +10n ―→9038Sr +136 54Xe +1010nB .2411Na ―→2412Mg + 0-1eC .14 7N +42He ―→17 8O +11HD .238 92U ―→234 90Th +42He解析:重核的裂变是指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A 是裂变反应,A 正确;B 为β衰变,C 是发现质子的反应,D 是α衰变。
9.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Ba)、氪(Kr)、中子和一些γ射线。
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 +10n ―→144 56Ba +8936Kr +10nB .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C .这个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不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来计算D .实验中产生的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应为:235 92U +10n ―→144 56Ba +8936Kr +310n ,选项A 不正确;铀核裂变过程中产生γ射线,放出能量,发生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选项B 、C 不正确;核反应中产生的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是能量极高的光子,选项D 正确。
10.在核反应中,控制铀235核裂变反应速度的方法是( C )A.使用浓缩铀B.改变铀块的临界体积C.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改变镉棒插入的深度,以改变参与反应的中子数D.利用石墨与中子的碰撞来改变中子的速度解析:在核反应中,使用的浓缩铀达到临界条件才能发生链式反应;在反应中石墨作为“慢化剂”使快中子减速为慢中子,使铀核能进一步反应,故它们都不是用来控制核反应速度的方法,A、B、D错误。
调节中子数目是控制反应速度的方法,镉棒具有很强的吸收中子的能力,C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2H e+147N→178O+11H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23592U→14156Ba+9236Kr+210nC.已知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D.铀(23892U)经过多次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20682Pb)的过程中,有4个中子转变成质子解析:根据物理学史知选项A正确;铀核裂变必须吸收慢中子,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C正确;23892U→20682Pb+842He+60-1e,有6个中子转变或原子,故D错误。
12.关于原子核反应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铀棒是核燃料,裂变时释放核能B.镉棒的作用是控制反应堆的功率C.石墨的作用是吸收中子D.冷却剂的作用是控制反应堆的温度和输出热能解析:铀棒是核燃料,裂变时可放出能量,A正确;镉棒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作用是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即控制反应堆功率,B正确;慢中子最容易引发核裂变,所以在快中子碰到铀棒前要进行减速,石墨的作用是使中子减速,C错误;水或液态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同时也使反应堆冷却,控制温度,D正确。
13.关于重核的裂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B.中子从铀块中通过时,一定发生链式反应C.重核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所以核子数要减小D.由于重核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中等质量核的核子平均质量,所以重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核时,要发生质量亏损,放出核能解析:根据重核发生裂变的条件和裂变放能的原理分析可知,裂变时因铀核俘获中子即发生核反应,是核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其释放的能量远大于其俘获中子时吸收的能量,链式反应是有条件的,即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其临界体积,如果体积小,中子从铀块中穿过时,碰不到原子核,则链式反应就不会发生。
在裂变反应中核子数是不会减小的,如23592U裂变为9038Sr和13654Xe的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235U+10n―→9038Sr+13654Xe+1010n,92其中各粒子质量分别为m U=235.0439u,m n=1.00867u,m Sr=89.9077u,m Xe=135.9072u,质量亏损为Δm=(m U+m n)-(m Sr+m Xe+10m n)=0.1510u可见铀裂变的质量亏损是远小于一个核子的质量的,核子数是不会减少的,因此选项A、B、C均错。
重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由于核子平均质量小,会发生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出核能。
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14.我国秦山核电站第三期工程中有两个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23592U的裂变,现有四种说法:①23592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②23592U的一种可能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为23592U+10n→13954Xe +9538Sr+210n;③23592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④一个23592U裂变能放出200MeV的能量,合3.2×10-11J。
以个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D)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由23592U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关系易知①正确;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②正确;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故③错误;通过计算知④正确,故答案为D。
15.下面是铀核裂变反应中的一个:23592U+10n―→13654Xe+9038Sr+1010n已知铀235的质量为235.0439u,中子质量为1.0087u,锶90的质量为89.9077 u,氙136的质量为135.9072u,则此核反应中(BD)A.质量亏损为Δm=235.0439u+1.0087u-89.9077 u-135.9072uB.质量亏损为Δm=(235.0439+1.0087-89.9077-135.9072-10×1.0087)uC.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9+1.0087-89.9077-135.9072-10×1.0087)×(3×108)2JD.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9+1.0087-89.9077-135.9072-10×1.0087)×931.5MeV解析:计算亏损质量时要用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的总质量,二者之差可用“u”或“kg”作单位,故A错误,B正确;质量单位为“u”时,可直接用“1u的亏损放出能量931.5MeV”计算总能量,故D正确,当质量单位为“kg”时直接乘以(3.0×108)2,总能量单位才是焦耳,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