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摘要】目的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砷的方法。

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原子荧光法测定,进行了消解条件、仪器条件、精密度、回收率等实验。

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1.68ng/ml,在0.0028-0.05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3,回收率在92.4-10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4.03%。

结论微波密闭消解样品,消化过程节约试剂,防止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损失,干扰少,适用于食品中砷的测定。

【关键词】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食品砷
砷的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

人体长期摄入被砷污染的食物后,可以引起严重中毒,因此砷在食品卫生检测中被列为常规检测的有害元素。

对砷的检测技术要求较高。

在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消解方法为湿法消解,该方法消解时间长,酸和其他溶液用量大,基体干扰严重[1]。

本文用微波消化食品,方法简单,消化速度快,大大缩短了检验周期,取得满意的结果。

1试验部分
1.1原理样品经过预处理,在全封闭的消化罐中经微波消解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酸性条件下,以硼氰化钾作还原剂,将样品中待测的砷还原成挥发性共价氢化物,借助载气将其带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化。

在砷特制空心阴极灯照射下,发射特征波长的荧光,其荧光强渡与砷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1.2主要仪器与试剂
AFS-820双光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MK型光纤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消解仪,附聚四氟乙烯样杯;DKP—型电子控温加热板(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砷标准溶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GBW08611),ρ(As)=1000μg/ml。

用超纯水稀释成ρ(As)=1μg/ml标准使用液(临用现配);硝酸:优级纯(ρ20=1.42g/ml);30%过氧化氢,分析纯;硫脲—抗坏血酸(50g/L),称取硫脲和抗坏血酸各5g,溶于100ml水中。

硼氰化钾溶液(10g/L):称取2.5g硼氰化钾并使其溶于250ml5g/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载液:盐酸溶液(2%)。

1.3样品处理
称取约1.00g食品样品于溶样杯内,加硝酸6ml,放在180℃的电热板上,加热到硝酸黄烟帽尽(约15-20min),取下,放置室温;再加硝酸5ml,过氧化氢1.5ml,置入微波炉内,一档3min,二档5min,三档3min,加压消解;取出后加5ml水,置于180℃的电热板上加热,待水挥发尽干,再加入1.25ml硫酸,继续放在180℃的电热板上驱赶硝酸,至水挥发完。

冷却后,用水将内容物定量转入25ml比色管中,其间加入2.5ml50g/L硫脲—抗坏血酸,补水至刻度,混匀备测。

1.4仪器条件[2]
灯电流:50mA,负高压:270V;载气流量:400ml/min,屏蔽气流量800ml/min;延时时间0s,读数时间:10s;原子化器高度8mm。

1.5标准曲线
分别吸取砷标准应用液0.50、1.00、2.00、4.00、8.00、10.00ml
于25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5ml50g/L硫脲—抗坏血酸及12.5ml (1+9)硫酸,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放置30min后上机测定。

以荧光强渡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为Y=36377.83X-5.43,r=0.999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和讨论
2.1消化结果与酸用量和微波时间的关系
当预消化的酸用量小于6ml、微波消化酸用量小于5ml时,不能彻底消化。

预消化的酸用量大于7ml时,在预消化时,样液能够溅出,因此选用预消化酸用量为6ml,微波消化酸用量为5ml。

微波时间1档3min,二档5min,三档2min时,样品完全消解。

考虑到让不同的样品都能消化彻底,因此选择微波时间微1档3min,二档5min,三档3min。

2.2 仪器条件的选择结果
2.2.2 灯电流本实验选用50mA可以得到很好的灵敏度及稳定性,试验表明灯电流增大,被测样品和空白的荧光强度都随之增大,同时灯电流过大会降低灯的使用寿命。

2.2.1 负高压试验表明负高压为270V时,荧光强度稳定,随着负高压的增大,荧光强度增大,噪声也增大,所以负高压过高或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