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讲义
二、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 罚”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1167 1215年英王约翰(1167— 1、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1167 1216年 签署的《英国大宪章》 1216年)签署的《英国大宪章》。 17、18世纪 世纪, 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罪刑法 定主义——罪刑擅断主义 定主义 罪刑擅断主义 立法化:1789年法国 人权宣言》 1791年法 年法国《 2、立法化: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法 宪法》 1810年法国 刑法典》 1787年美 年法国《 国《宪法》、1810年法国《刑法典》、1787年美 国宪法、 国宪法、美国模范刑法典
三、刑法的性质、任务、功能 刑法的性质、任务、
(一)刑法的性质
• 刑法的阶级性质 刑法的阶级性质 • 刑法的法律性质 刑法的法律性质 制定内容的特定性——犯罪、刑责 犯罪、 1、制定内容的特定性 犯罪 2、法益保护的广泛性 3、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部门法律的补充性(补充性、 4、部门法律的补充性(补充性、 谦抑性原 则) 其他法律的保障性(保护法) 5、其他法律的保障性(保护法)
第二节 刑法基本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
罪 刑 法 定 原 则 适 用 刑 法 平 等 原 则
罪 责 刑 相 适 应 原 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概念 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 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指导 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准则 (二)特征 1、刑法规范所特有的准则 贯穿全部刑法规范, 2、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全局性和根本 性的原则 刑法制定、 3、刑法制定、解释与适用必须遵守的准则
二、刑法的分类 (一)刑法的形式分类 广义刑法/ 1、广义刑法/狭义刑法 普通刑法/ 2、普通刑法/特别刑法 3、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 固有刑法(刑事刑法) 4、固有刑法(刑事刑法)/行政刑法 刑事刑法: 刑事刑法:规定既侵害法益又违反伦理道德的犯罪及其刑 事责任的刑法 行政刑法: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 行政刑法: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立法者在行政法律中 规定的命令或禁令。 规定的命令或禁令。 完备刑法/ 5、完备刑法/空白刑法 完备刑法:刑法条文对于犯罪构成要件有明确、 完备刑法:刑法条文对于犯罪构成要件有明确、完备的 规定,适用时无需参照其他法律。 规定,适用时无需参照其他法律。 空白刑法: 空白刑法: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没有具体规 适用时需要参照其他法律。 定,适用时需要参照其他法律。
四、刑法的体系、解释 刑法的体系、 (一)刑法的体系 总则:五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1、总则:五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 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 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 分则:十章。 2、分则:十章。 (二)刑法的解释 • 解释的效力: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解释的效力: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 解释的方法: 解释的方法: 文理解释: 1 、 文理解释 : 根据刑法用语的含义及通常使用方式解释 如根据词语的含义、语法、标点等。 如根据词语的含义、语法、标点等。 若文理解释合理,则不需进行论理解释; 若文理解释合理,则不需进行论理解释;只有文理解释 不合理, 不合理,需进行论理解释
(二)刑法的任务 刑法第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 刑法第 2 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 , 是用刑罚同 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 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 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 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 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 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国刑法的任务 任务——保护法益 我国刑法的任务——保护法益 刑法的机能: (三)刑法的机能:刑法现实与可能发挥的作用 1、行为规制机能 2、法益保护机能 3、 自由保障机能 : 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刑罚权不当侵害 。 自由保障机能: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刑罚权不当侵害。 刑法是“善良人的大宪章” 犯罪人的大宪章” 刑法是“善良人的大宪章”、“犯罪人的大宪章”
思 考 题
刑法规定, 刑法规定,冒充军警人员抢 劫的,重于一般抢劫, 劫的,重于一般抢劫,那么 真正的军警人员抢劫的, ,真正的军警人员抢劫的, 应否重于一般抢劫呢? 应否重于一般抢劫呢? 持仿真手枪抢劫的, 持仿真手枪抢劫的,是否属 于第263条的 持枪抢劫 条的“持枪抢劫 于第 条的 持枪抢劫” ?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 自然法思想 • 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论 • 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 • 民主主义 • 保障人权主义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排斥习惯法; 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禁止有罪类推; 1、排斥习惯法;2、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禁止有罪类推;4、禁 止重法溯及既往; 明确性原则; 实体的适当原则:( :(1 止重法溯及既往;5、明确性原则;6、实体的适当原则:(1) 犯罪规定的适当: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刑法的谦抑性;( 刑法的谦抑性;( 犯罪规定的适当: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刑法的谦抑性 刑罚规定的适当:禁止残酷的、 2)刑罚规定的适当:禁止残酷的、不均衡的刑罚 (五)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 立法适用:犯罪和刑罚的法定化:取消了类推制度;溯及力: 1、立法适用:犯罪和刑罚的法定化:取消了类推制度;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取消语言不明确的规定。 从旧兼从轻;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取消语言不明确的规定。2、 司法适用: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 司法适用: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第一章
刑法概说
刑 法 的 概 念 、 性 质 、 体 系
刑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刑 法 的 适 用 范 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性质和体系 刑法的概念、
一、刑法的概念 (一)三种说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何秉松: 刑法教程》 1、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何秉松:《刑法教程》中国 法制出版社98 98) 法制出版社98)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苏惠渔: 2、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苏惠渔:《刑法 中政法出版社97 97) 学》中政法出版社97) 刑法规定犯罪及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张明楷: 3、刑法规定犯罪及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张明楷:《刑 法学(第二版》 法律出版社03 法学(第二版》 ,法律出版社03 ) (二)刑法的渊源 1、刑法典 单行刑法: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 2、单行刑法: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规定 的某一类犯罪及刑事责任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的某一类犯罪及刑事责任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关于 禁毒的决定》 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 禁毒的决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 3、附属刑法
• 刑法空间效力: 刑法空间效力: 刑法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 刑法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具 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刑法空间效力是解决国家的刑事管 辖权范围问题,涉及到国家的主权。 辖权范围问题,涉及到国家的主权。
(二)刑法的性质分类 权威刑法/自由刑法: 1、权威刑法/自由刑法:刑法的任务是保护国 家权威还是保障公民自由 侵害刑法/意志刑法: 2、侵害刑法/意志刑法:刑法处罚对象是客观 实害还是危险意志——既遂/预备、未遂、恶意 既遂/ 实害还是危险意志 既遂 预备、未遂、 中止犯? ;中止犯? 行为刑法/行为人刑法: 3、行为刑法/行为人刑法:处罚根据是客观的 违法行为还是行为人的危险性格( 违法行为还是行为人的危险性格(这是刑法条文 的分类。如意大利刑法第108 108条 倾向犯: 的分类。如意大利刑法第108条:倾向犯:如果 某人在实施侵犯个人生命或健康的非过失犯罪中 反映出特别的犯罪偏好, 反映出特别的犯罪偏好,并且这种犯罪偏好的根 源在于犯罪人特有的恶性。) 源在于犯罪人特有的恶性。) 国内刑法/ 4、国内刑法/国际刑法
四、基本内容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1、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2、刑罚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 危险性相适应 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表现和适用 (一)在立法上的体现 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 区别对待原则; 1、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2、区别对待原则;3、 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 (二)量刑中的体现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2、纠正重刑 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 主义思想,防止极端轻刑主义3 主义思想,防止极端轻刑主义3、避免不同法院 量刑轻重悬殊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 量刑轻重悬殊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 行刑中的体现:减刑、 (三)行刑中的体现:减刑、假释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一)含义 指适用刑法上的平等, 1、指适用刑法上的平等,而非刑法立法上的平 等。 实质是司法机关在对犯罪人适用刑法时, 2、实质是司法机关在对犯罪人适用刑法时,不 能违背刑法的规定,不能因犯罪人的民族、 能违背刑法的规定,不能因犯罪人的民族、种 族、职业性质、社会地位、家庭出身、宗教信 职业性质、社会地位、家庭出身、 仰等的不同而作出轻重不同的处罚, 仰等的不同而作出轻重不同的处罚,或因上述 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行为的性质。 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行为的性质。 (二)我国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定罪上一律平等; 量刑上一律平等; 1、定罪上一律平等;2、量刑上一律平等;3、 行刑上指刑法在什么地方、 即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 具有效力。 具有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 • 刑法空间效力的意义 国内犯——属地原则 1、国内犯 属地原则 中国人在国外犯罪怎么办? A.中国人在国外犯罪怎么办? 美国人在日本杀中国人怎么 怎么办 2、国外犯 B.美国人在日本杀中国人怎么办? 外国人在公海犯罪怎么办? C.外国人在公海犯罪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