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方法中诚信国际“中诚信国际”证券公司信用评级方法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 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5266921 传真:(010)65266838 zonghe@ccxi.com.cn 2001年11月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于1999年8月24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的中外合资信用评级机构。
中方主要出资人是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其评级业务、评级人员和评级分支机构全部注入中诚信国际;外方主要出资人是世界第三大评级公司——惠誉(Fitch)国际评级有限公司,该公司曾对摩根斯坦利、JP 摩根、高盛、雷门兄弟等世界最负盛名的券商进行过评级,具有丰富的券商评级经验。
评级背景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社会投资、筹资需求不断膨胀,作为投资者和筹资者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成为稳定、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它们不仅需要发展,更需要规范。
证券公司的规范不仅有利于其树立信誉,增强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证券公司进行信用评级,是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普遍采用的规范证券公司运作、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法。
FITCH(惠誉国际评级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三大评级公司,它以对金融机构评级见长,曾对诸如摩根斯坦利、JP摩根、高盛、雷门兄弟等世界最负盛名的券商进行评级。
由于证券公司经营活动的特征(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大,盈利具有不可预测性),对证券公司的信用评级相对于一般工业企业来说具有特殊性,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还未走出初期调整阶段,证券公司的运作与管理不可避免地参杂有体制性因素,所以,对中国的证券公司评级比起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更具有特殊性。
本评级方法是在充分吸收国外最先进的评级经验、技术以及方法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初步开发出的一套券商信用评级方法体系。
方法特征一、外部因素与公司内部因素相结合。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和法律监管环境。
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优劣变化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利润波动,从而影响到证券公司的信用等级。
而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公司的管理水平、市场地位、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结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通过内部因素考察才能掌握公司的个体实力,进而对其信用等级作出评估。
二、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未来预测相统一,既要抓住静态指标,又要重视动态分析。
早在1994年,我们就推出了一套“证券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在实践中为我国评级业的兴起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经验告诉我们,把一个想象中的“完美”公司模型分成几块,再拿实际公司的具体情况与之相比,分块打分,最后加总的方法不仅太过静态、片面,而且割裂了公司各方面的联系与制约,忽略了过去与未来的衔接,同时在市场情况千变万化的现在,树立“完美”的公司信用模型也不现实。
因此,中诚信国际在市场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在券商的评级中,坚持了参考历史,立足现状,预测未来的方法,全面考虑公司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比如一个证券公司拥有高盈利,但并不能说明它信用水平高,我们还将考察它的风险暴露等相关方面,并以此作为对未来公司发展趋势预测的依据。
同时,在等级有效期内,中诚信国际坚持对评级对象的风险程度进行跟踪检测,如发生重大变化,将调整其信用等级。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评级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互为补充、互为支持的两种分析方法。
例如,在对外部环境及对管理水平等做主观判断时,也需要一定的数据作为支持;在对财务指标等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定性的财务理论作指导,尤其是对证券公司的未来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时,更多的需要作出主观评判。
评级框架如前所述,“中诚信国际”证券公司信用评级方法把公司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结合,分层次、有重点地考察影响公司信用水平的相关因素,从而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中诚信国际”证券公司信用评级评级框架如下图所示:A个体评级一、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监管环境和行业环境,它们对单个公司的风险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外部因素的考察主要是定性分析。
(一)社会经济环境1.经济发展潜力及其开放程度。
在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环境中,微观经济单位必然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以支持其规模的扩展和大量的研发费用。
在直接融资方式日益占据资本市场主导地位的今天,作为直接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这一行业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主要以GDP总量、GDP增长速度、国际收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三个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潜力与开放程度。
2.政策稳定性及政策趋向。
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对微观经济主体现状的看法,其调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及行政手段)的连续性、趋势性都将对券商的利润波动产生重大影响。
3.资本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证券公司的成长是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规模、结构、规范程度,波动性更是与证券公司的信用评级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有助于形成这一判断的指标有:证券市场融资规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股票、债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规模;结构、价格的波动性等。
4.周期。
经济周期对证券公司经营活动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融投资需求膨胀,证券公司相应地便有更多的收入来源,但繁荣下蕴藏的风险亦不可忽视,公司的自营业务及融资融券业务在繁荣期积累的风险一旦遇到萧条便可能对公司有摧毁性的影响,这一点在信用评级时不可忽视。
所属经济周期阶段的判断,可借助于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房地产、股票市场的繁荣度指标等。
(二)行业环境 行业环境尤其是证券公司的竞争环境直接影响着行业利润水平及受评公司的盈利能力,由此对风险状况产生影响。
分析行业环境主要从三方面入手:行业地位、行业特征和业务竞争。
1.行业地位及发展前景。
行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客户群占人口的比例、政府对这一行业的支持力度是衡量一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要指标。
2.行业特征。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经济特征,我们在考察证券公司信用级别的时候,主要掌握以下特征:● 行业生命周期阶段。
● 行业平均资产规模,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平均资产增长速度,利润增长速度。
● 业内公司的数量及行业集中度(CR1和CR2)。
● 进入壁垒,新公司进入后的发展前景。
● 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外资公司进入后对行业的冲击。
3.业务竞争。
行业的竞争程度直接影响着行业的获利能力,影响证券公司竞争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 业内公司间在服务质量、服务范围和争夺客户等方面的竞争。
主要考察竞争手段、竞争的激烈程度。
● 与银行、保险公司的业务竞争。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融合的趋势,银行与保险公司也会参与资本市场的竞争。
比如保险公司最近推出的投资连接型保险就是对证券公司自营及经纪业务的一种挑战。
(三)法律监管环境券商的监管环境,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对券商的监管和要求,第二个层次是券商的行业协会对其会员的约束,第三个层次是券商自身形成的监控体系,特别是上市公司。
对第三个层次的分析,我们将在“公司内部因素”中进行,这里,仅考察前两个监管环境。
1.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对于证券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监管能够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从而降低行业的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概率。
在监管的过程中采用间接干预或直接干预取决于市场发达程度和政府监管能力。
对监管环境分析主要考虑监管政策和监管质量两方面。
监管政策包括监管目标、监管架构及监管程序等。
监管目标主要是指证券监管是避免证券公司倒闭还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单一目标还是多重目标等。
监管架构的分析主要是考虑监管机构的组织体系、权限划分及监管机构的协调问题;对监管权力的考察主要从制定规章权力、起诉权力、调查权力、实施处罚权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监管程序主要指证券监管机构组织监管的过程。
监管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监管的经济有效性,二是监管操作的有效性。
监管的经济有效性是指监管部门对券商进行限制以防患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券商一定的自由,以充分发挥券商的金融创新能力,维持证券行业的生命力。
监管操作的有效性是指证券监管部门事前发现危机,发现后采取措施及公司违规后的调查速度、处罚力度等监管行政效率。
2.行业监管。
行业监管是行业自律性组织,是券商自我维持的一个重要保证。
对行业自律的考察主要从其所拥有的会员数量、自律制度的规范性与严肃性等来进行。
3.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体系,而完善的证券市场法制体系是证券公司发展的条件。
目前我国规范券商的主要法律制度有《证券法》、《公司法》等,涉及到券商的发行、交易、自营等各个方面。
对法律环境的分析主要考虑法律的健全程度与执行力度。
二、公司内部因素相对于外部因素而言,公司的内部因素更具体、明确地揭示了受评公司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内部因素主要分为营运因素和财务因素两方面。
(一)管理水平 由于证券业是有别于其他行业(包括银行业)的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风险密集、资金密集、智力密集的特点。
所以,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等对证券公司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管理水平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管理层素质。
管理层素质的分析不仅要分析管理层的背景(工作背景、学历、年龄、性格)及稳定性,而且还要分析其历史表现记录以及这种表现在同业之间的地位,管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应给予较多重视。
另外,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对公司信用有着重要影响,应深入考察。
2.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合理。
证券公司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能力,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因素的影响,除公司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融资结构有作用之外,公司的治理结构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控制金融风险的制度性保证。
一个有效管理、监控良好的公司,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本项目将主要通过定性的方法作出判断。
对公司治理结构可重点考察:公司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各成员的独立性、相互制约性及股权集中程度等。
3.战略管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定性分析评级对象是否制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目标是否合理性,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否可行等。
通过结合公司的未来经营环境和发展机会,评价公司的管理策略是否立足于本公司情况。
评估需要了解的问题包括: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环境,公司的政策是否稳健?管理阶层对将来的竞争有何认识?将会采取何种行动?对于金融创新的能力及见解?是否有能力控制增长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否有深度与远见?能否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有利的市场机会?是否按照竞争战略来指导企业研发、营销等活动?4.人力资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