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第一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知识过去,一提旅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著名城市。
现在,旅游的发展也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与我们农村密切相关的民俗、民风为载体的旅游开始火爆起来。
既然旅游是眼球经济,旅游能致富,那么,怎样充分利用我们的现有资源发展经济而致富呢?一、什么叫旅游“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
“旅”是旅行,外出,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
二者合起来即旅游。
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我国国内游的时间在6小时以上,距离30公里以上。
二、什么叫旅游资源1、定义所谓旅游资源是指“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景观、风貌”或“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各种旅游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2、构成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a.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b.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旅游资源的包容范畴不断扩大c.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树立旅游资源的三种意识a.整体意识b.发展意识c.市场意识4、什么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个整体概念,它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等多种要素组合而成。
其特征是旅游服务成为旅游产品构成的主体,其具体展示主要有线路、活动和食宿。
三、什么叫农业旅游1、定义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渔等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
2、农业旅游的基本特点(1)农业特性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
(2)生态特性农业旅游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
(3)娱乐特性农业旅游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
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等富有农村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四、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根据农业旅游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将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类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
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
由计算机控制管理。
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
五、怎样发展农业旅游1、农业旅游发展对社区的经济利益和代价比较2、农业旅游的发展手段(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两级政府应该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指导,给以政策及资金扶持,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2)提高旅游产品档次农业旅游充分表现和突出本地区农村自然景观和农业产业特色,也不能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传统低层次产品上,一定要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层次。
使游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
可参与性,让游客下地干农活,上树摘蔬果,下海捕鱼虾,上马牧牛羊;让小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3)提供优质服务。
必须改善服务设施,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农业旅游项目大多位于农村或城郊,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传统农村脏、乱、差的局面。
确保在食、住、行方面适应城镇居民对卫生、安全的要求。
(4)多方参与。
上小项目:农家乐小餐馆,小娱乐园,小交通(牛车、羊车、抬轿等)农活小体验、手工作坊等配套项目。
还可以出售农特产品,如,摊煎饼、挖野菜,小游戏等,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二章“农家乐”基础知识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休闲旅游方式。
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
而且农家乐周围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的热烈欢迎。
一、起源“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装修改造,用以留宿过往客人,同时,把农场、庄园进行规划,提供骑马、登山、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
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
国内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
游客参加率最高的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我国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
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是1987年在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
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二、发展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
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有的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有的农产品深加工。
农家乐最吸引旅游客的是:消费合理,价格实惠。
三、分类1.农家园林型。
2.花果观赏型。
以春观花、夏尝果旅游,使其旅游收入已经大大超过果品收入。
让人先饱眼福,后饱口福。
开启了山区发家致富的新思路。
3.景区旅舍型。
低档次农家旅舍价格低廉,游客感觉仿佛把自己的家搬到了风景区,享受景区的自然环境,景区“农家乐”因而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4.花园客栈型。
把农业用地通过绿化美化,以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和客栈式的管理,使之成为在档次上高于“农家乐”低于度假村的一种休闲娱乐场所。
向现代化谱写上光彩的一笔。
四、发展办法乡村旅游是新兴的朝阳产业,还是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
1.组织推动。
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带动、辐射和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的接待和服务。
2.公司推动。
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
3.精心规划,强化监管。
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
监管好每个细枝末节,强化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水平,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
4.突出特点和自身优势。
突出地域风情、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古迹、典故等文化内涵;第三章乡村休闲游体验设计旅游活动的目的是吸引游客重复消费,使旅游地获得持续发展。
因此,一切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不断更新、丰富且多样的游客体验系统,为游客创造一次难忘的经历,是乡村休闲游开发的新模式。
一、视觉设计视觉设计是一个景区最基本的设计,以观为主体。
1、建筑景观。
应该有乡村的特色,要和乡村环境应该和谐统一。
游客休憩区建筑不得超过三层,使休闲农庄有一个美好宁静的田园景色,使游客摆脱城市喧嚣,身心安宁,融入自然。
2、文化景观。
应体现乡村文化特色,茅草房、石磨,各种各样的农具。
绝不可把城市常见的现代主义雕塑照搬到乡村休闲游,如果游客来这里看到的是和城市一样的文化景观, 就体验不到这里的乡村文化。
3、环境景观。
要美化环境,让人置身于一种清新、安静、优美环境之中。
让游客真正感受到环境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流连忘返,想在这里住下来,生活下去。
4、视线走廊。
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要使游客保持一个美好的视线感觉。
无边的小麦,金灿灿大片油菜花,会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是视觉震撼。
二、活动设计1、动手体验。
可以让游客亲手采摘蔬果食用,还可亲自下厨烹调这些新鲜蔬菜,享受纯天然绿色美味。
到茶园采茶学习制茶。
2、农耕体验。
“做一天农民”深度体验活动项目之一,像农民一样耕田、种地,挖红薯、挖花生等,体验农耕的辛劳与乐趣。
3、乡村露天电影。
城市的游客露天看电影,感觉新奇而兴奋,年轻的情侣感觉诗意、浪漫、温馨。
年纪稍大的或是童年在乡下度过的,露天电影勾起了他们一串串的回忆……4、乡村露天看戏。
演出开始,小商小贩也会早早地来到戏场摆摊设点,整个戏场像过节一样热闹。
三、声音设计乡村休闲旅游点不同于一般的景区,乡村的鸡鸣犬吠,鸟叫虫鸣更显出了乡村的宁静。
在农业景区播背景音乐反倒破坏了大自然的宁静。
因此,乡村休闲游的声音设计应为将噪音降到最低,让游客可以听到乡村特有的鸡鸣犬吠,鸟叫虫鸣。
四、嗅觉设计首先要清新,进一步要清香,春有花香,秋有果香。
加强村民和农场内居民环境卫生教育,在鱼塘边种植月季、夜来香、栀子花等能散发香味的花,冲淡鱼腥味,让游客在鱼塘边游赏、垂钓时感觉更舒适、惬意。
五、触觉设计1、亲水。
与清澈得让人陶醉的河水、湖水进行亲密接触。
特别要注意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摘菜采果。
让游客去果园亲手采摘水果,触摸那柔软娇嫩的果实时,体验果农丰收的喜悦。
3、全身心的触觉设计。
乡村休闲游可以让游客无论什么时候来,欣赏到的都是花的海洋、菜的世界、瓜果的天地。
在山水田园中欣赏自然风光,在农家小院里感受民俗风情,在收获喜悦中体验现代文明,真正体验“诗意田园,浪漫乡村”。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河北北京调研时指出发展休闲农业是一举多效的事业7月27日至30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到河北省和北京市调研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他指出,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8月3日9:30——10:30中国网络电视台访谈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发展休闲农业是一举多效、利国利民的一项事业。
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重要改变,休闲消费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
休闲农业要本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以农为本,惠及城乡;规范管理,提升水平的原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