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09.广东)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 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 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 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D
│ 要点探究
例 2 [2010· 潮州模拟]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 片 4 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 4-1 所示。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 要点探究
(4) 带 “ 菌 ” 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 是真核生物,带 “ 藻 ” 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蓝藻以外 的藻类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 (5) 真核生物:有衣藻、水绵等绿藻;海带、紫菜等褐 藻;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 (如青霉、 根霉、曲霉等)、“菇”类食用菌等真菌;植物、动物。
再把物镜换成40×,则细胞数目约为 个。 (4)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 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5)物镜与装片的距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 片的距离越近。
?
│ 要点探究
(6) 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 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如观察对象位于左下方,若要移动 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7)视野及亮度: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 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亮度与放大倍数成反 比,即在光源一定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8) 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①增强或减弱光源亮度; ②增大或缩小光圈;③反光镜使用平面镜或凹面镜。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菲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 前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最小的细胞: 支原体细胞 最大的细胞: 鸵鸟蛋的卵黄 生物体的增大主要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还是数目的增多? 数目的增多 细胞体积微小(um)的原因:
①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
②细胞小,则其表面积及与体积的比值(即相对 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较大10μm~100μm
│ 要点探究
(3) 放大倍数与视野里细胞数量的变化:视野直径范围 内一行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例如,目镜 5×,物 镜10×,视野中央有一排细胞共16个。若把物镜换成40×, 则细胞数目为 ? ;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 比,例如,若目镜 10×,物镜 10×,视野中共有细胞 100 个。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 物镜组合来观察蛙的上皮细胞装片。当成像 清晰时每一物镜和装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 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D
物 镜 载玻片
物 镜 载玻片 物 镜 载玻片 物 镜 载玻片
A
B
C
D
如果装片上写一个字母“b”,那么在视野 中看到的是:D A.b B.d C.p D.q
细胞概论
(1)显微镜的成像: 光源 (天然光或人工光源 )→反光镜→光圈 →物体 →物镜 →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 大实像进一步放大(虚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 数。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 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07.北京)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C
A.是真核生物 C.是自养生物 B.含有叶绿体 D.能有丝分裂
图 4-1
问题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①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②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③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问题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生物之间的什么特性?
统一性
1、(09.广东)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A )
A.细胞学说 C.进化学说 B.分离定律 D.中心法则
大小
较小 1μm~10μm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 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 细胞核 区。无核被膜,无核仁 核。有核被膜,有核仁
细胞壁
肽聚糖
植物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细胞质 只有游离的核糖体
有复杂的细胞器
无染色质(染色体) 由蛋白质和DNA分子组 染色体 只是裸露的DNA分子 成的染色质(染色体)
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是否可以进行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质膜上有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
│ 要点探究
【说明】 真、原核生物的判断: (1)病毒(含噬菌体):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2) 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 体、立克次氏体等。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 菜等。(蓝藻并非藻类,只因它生活在水中,含叶绿素、藻 蓝素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得名)。 (3)如何判断细菌:带“菌”字的生物中,“菌”字前有“杆 ”“球”“弧”“螺旋”等表示形态的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 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 “ 杆 ” 字省略,放线菌不是 细菌但同属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