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寒温带的有:①北端②南端③东端④西端A. ①B. ①③④C. ①③D. ②④2. 关于下图中四个省区叙述正确的是A. 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B. 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C. 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D. 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北边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三级阶梯B.②地形区北坡自然带更丰富C.①③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D.④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4.有关②⑤⑥⑦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B.都位于亚欧板块C.⑥地形区聚落较多的最主要因素是水源D.⑦山雪线平均海拔最高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图中山脉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 甲地形区目前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 土地荒漠化B. 水土流失C. 土壤盐碱化D. 森林面积锐减7. 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量减少B. 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 植被较稀疏D. 蒸发量增大读中国局部地区图,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美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B. 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充足C. 丙所在的河段,从未出现过凌汛现象D. 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9. 关于图中河流①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雨水补给为主B. 水量和含沙量大C. 流出源地后水量逐渐减少D. 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10. 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③气候适宜④水源充沛⑤交通便利⑥水能丰富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⑧市场广阔A. ①②⑧B. ②④⑤C. ④⑦⑧D. ②⑤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很多山脉成为主要的地理分界线。
读我国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山脉①A. 东侧位于半湿润区,西侧位于半干旱区B. 东侧的植被为荒漠、草原,西侧的植被为草原C. 东侧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西侧位于地势第三阶梯D. 东侧以发展畜牧业为主,西侧以发展种植业为主12. 图中序号对应的山脉和分界线组合,正确的是A. ②--太行山--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B. ③--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C. ⑤--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D. ⑥--秦岭--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界线13.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草场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放牧业B. 乙地发展经济的限制因素是水源C. 丙地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D. 丁地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某同学在旅行途中,通过搜索了解到所在区域(下表中P区城) 气候特征,并将其与华北平原气候特征进行对比制成下表。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4. 该区域可能是A. 成都平原B. 渭河平原C. 东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15.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A. 水资源缺乏B. 光照不足C. 早涝频繁D. 热量不足16. 该区域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 棉花B. 苹果C. 荔枝D. 柑橘读黄河流域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黄河①、②处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正确的是()A.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灌溉农业 B.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航运C.①处发展航运,②处开发水能 D.①处发展旅游,②处水产养殖18、对于图中黄河③、④处河段开发和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③河段重点开发水能B.在④河段重点发展航运C.在③河段重点保持水土D.在④河段重点打坝淤地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A、青藏高原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南方地区20.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A、南涝北旱B、北涝南旱C、南北皆旱D、南北皆涝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B. 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C. 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D. 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22. 图中影响M、R 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热量B. 地形C. 水分D. 土壤23. 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结合正确的是A. 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B. 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C. 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D. 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图示地区年等降水量产生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西南季风B. 地形、东南季风C. 洋流、东北季风D. 洋流、西北季风25. 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A. 平原B. 河谷C. 绿洲D. 高原面26. 图示区域的清洁能源有①太阳能②地热能③潮汐能④水能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 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 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C. 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分界线D. 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28. 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0、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第II卷(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指出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的排序,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其成因。
(3)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不利影响。
(4)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
有人对下述两种观点提出质疑,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帮助质疑者提出论据。
观点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保护植被。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地区之一。
该谷地黄土分布广泛,呈条带状,黄土厚度自西向东先逐渐增厚后变薄,黄土颗粒自西向东逐渐变细。
下图为伊犁地区黄土层分布状况。
(1)说明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2)根据材料推断伊犁河谷黄土层的成因并说明理由。
(3)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
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试卷答案1.2.A 3.B2. 我国陆上的四个端点为:北:53°N,漠河以北黑龙江之航道中心线;南:曾母暗沙,4°N;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135°E,48°N附近;西:帕米尔高原(73°E,39°N)附近。
结合所学可知只有最北端点属于寒温带,选A。
3. 据图示轮廓信息,图示①表示江西;②表示安徽;③表示湖南;④表示河南,结合中国地图可知选B。
2.29.B 30.D3.13. C 14. B 15. B13. 据图中山脉的走向和位置可知,③是太行山,为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故选C。
14. 据图可知,甲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故选B。
15. 据图可知,该河流是黄河,在流经乙地区宁夏平原时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是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故选B。
4.1. A2. C3. D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 图示地区为我国黄河上游,宁夏平原附近,故甲山脉为贺兰山,与我国2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故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景观的分界线,A正确。
2. 图示河流①发源于祁连山区,向北流入沙漠,故属于内流河,以冰川融水为主要水源补给,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少。
3. 影响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交通因素。
5.13. A 14. B 15. C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差异,学习时要熟悉我国主要的地理分界线,各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13.山脉①是大兴安岭,东侧位于半湿润地区,西侧位于半干旱区,A对;东侧的植被为森林、西侧的植被为草原,B错;东侧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西侧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C错;东侧以发展种植业为主,西侧以发展畜牧业为主,D错。
14.②——太行山——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A错;③——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B对;⑤——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C 错;⑥——秦岭——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D错。
15. 甲地属于干旱地区,草原资源不丰富,应合理发展畜牧业,不能过度放牧,A错;乙地为青藏高原,发展经济的限制因素是热量,B错;丙地东北平原,发展商品化农业,商品率高,C对;丁地属于中部地区,工业基础不是很好,经济不算发达,D错。
6.23. A 24. B 25. 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差异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掌握我国地区差异是关键因素。
23. 最冷月大于零度,说明是亚热带气候,该区域降水量和无霜期远远大于华北平原,年日照时数远远小于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和东北平原属于温带气候,BC错;长江中下游平原相对于成都平原年日照时数较大,选择A。
24. 该区域是四川成都平原,降水多,水资源丰富,A错;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对农业发展不利,B对;成都平原可以自流灌溉,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发展影响小,C错;属于亚热带气候,热量充足,D错。
25. 成都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柑橘,D对;阴雨天较多,不利于棉花的收获,A错;苹果属于暖温带水果,B错;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喜温凉,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C错。
7.14.A 15.C14、①为黄河上游落差大开发水能为主;②为河套平原,因利用黄河灌溉而出现灌溉农业。
15、③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保持水土为主;④为黄河下游,地上河,航运能力差。
8.(1)C (2)A(1)根据该地气温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0℃以下,﹣5℃以上,最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正确;青藏高原夏季气温16℃以下,东北地区冬季气温﹣10℃以下;南方地区冬季气温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