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备考必读【考点明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A【考点解读】高考《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中的“成语”改为“熟语”,从而扩大了词语考查的范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般是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来考查词语、熟语的语境义;另外,还包括准确把握和调配词的感情色彩。
正确使用词语,在高考中包括这样几点:(1) 辨析同义词。
(2) 正确使用虚词。
(3) 辨析成语(熟语)的使用情况。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关于词义、词性、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义的轻重、词的使用范围、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知识;关于成语(熟语)的意义、特点、结构、出处等知识;此外,还应该了解虚词及短语(熟语)的有关知识。
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结合语境辨析选择同义词、近义词;结合语境辨析选择正确或错误的选项;用填空题的形式考查解释词语语境义;在病句修改题中修改用错了的词语等。
【考情分析】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在前些年中,基本上是近义词辨析与成语并行考查,“缺一不可”,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高考试卷结构的变化,近义词辨析(以虚词、实词为主)的考查渐渐处于次要地位,特别是近一两年来,近义词辨析的比重逐渐降低,而成语(包括熟语)的考查依然是“必考”的内容,几乎所有的试卷中都有涉及。
【复习指津】一、实词的使用正确使用的前提是正确理解。
理解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词语本身的意义,即词义;二是辨析近义词。
(一) 词义词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对词义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能进行交际、阅读和写作,所以掌握词义很重要。
1. 了解词义和字义的关系。
词义以语素意义为基础,但不等于字义。
在合成词里,字义只是理解词义的基础与线索,有些词是语素义的相加,而有些词则不可照字面意义机械理解,望文生义。
2. 了解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词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个意思,叫本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会派生出一些新意,使词有了多义性。
现代汉语里,除了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法律用语外大部分都是多义词,有本义,还有转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
(二) 近义词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词义方面:①范围不同,②轻重不同,③侧重不同,④个体与集体不同。
2. 用法方面:①适用对象不同,②搭配关系不同,③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3. 色彩风格方面:①感情色彩不同,②语体风格不同。
二、虚词的使用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
表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更细致的辅助意义。
(一) 正确使用介词1. 要求介宾搭配恰当。
介词不单独运用,一般组成介宾短语,大多作状语。
注意不要用错介词。
2. 要求介宾短语完整,不要残缺介词。
3. 要求语言简洁顺畅,不滥用介词,避免全句无主语。
(二) 正确使用连词1. 正确表达词语概念之间、上下句子之间的关系。
2. 抓住关联词语成对成套的特点,不要违背它们的搭配习惯。
3. 注意语序,关联词语的摆放不要错位。
(三) 正确使用副词1. 区别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注意不要混用。
2. 区别意义相近的副词和形容词。
3. 注意时态,正确运用表示已然、未然的副词。
(四) 正确使用助词1. 正确使用结构助词“的”“所”“似的”。
注意它们的固定结构和习惯位置。
2. 正确使用动态助词“着”“了”“过”。
三、正确使用熟语(一) 理解熟语的意义1. 抓牢熟语的构成特点,理解熟语的意义。
其中以成语为主。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词组。
它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古代的神话寓言,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二是历史故事,如破釜沉舟、四面楚歌;三是古代诗文中的语句,如学而不厌、闻过则喜;四是民间的口头俗语,如半斤八两、鸡犬升天、青黄不接、不管三七二十一等。
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语词,有的成语构成中含有古汉语中特殊语法现象、语法结构,在成语中也存在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掌握这一点,有助于对成语的正确理解。
定型性:成语作为一种固定词组,它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更换或增减字。
但另外要说明的是,有些成语,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字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次序或是换成别的字。
完整性: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
理解熟语意义,在明确各个语素义的基础上,必须对成语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2. 抓牢熟语多义现象,突出对熟语引申意义的理解。
熟语是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经历一定的演变,因此我们在理解时不能只从字面上附会,不可望文生义。
很多熟语的感情色彩、用法、意义等与其本义有很大不同。
知能演练【能力提升】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穿过月亮门,眼前是一座_____的小花园。
这里绿树婆娑,鸟语蜂鸣,流水淙淙,真是一个读书、休憩的好去处。
②有效“两抢”等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近年来成为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王强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在第一阶段复习中,由于他扎扎实实、刻苦努力,成绩有明显进步,为后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幽雅遏制从而 B.优雅遏止进而C.幽雅遏止进而 D.优雅遏制从而解析:幽雅:幽静而雅致,一般指环境;优雅:优美雅致、优美高雅。
遏止:用力阻止;遏制:制止,控制。
从而:表承接;进而:表递进。
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元旦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再三邀请她登台表演,而她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电视观众进一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据说黄鹤楼是登高远眺的最佳去处,我们登上五层的回廊,见得天光水色辽阔无边,心胸也宽广起来。
A.推托领略果然/居然B.推脱领悟果然/居然C.推脱领略居然/果然D.推托领悟居然/果然解析:“推托”指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
“推脱”指推卸责任,侧重推的结果。
“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
“领悟”指领会理解。
②处用“领略”更确切。
“果然”是副词,表示实际情况与预测的相同;“居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答案:A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人们意识到,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政治主张来多彩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②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③人,可以抛舍许多,却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
失却了对它的,便也失却了良知。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对台海地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 制约勾画眷念更/和B. 制约勾勒眷恋更/乃至C. 规范勾勒眷恋也/乃至D. 规范勾画眷念也/和解析:规范:使合乎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为乙所制约。
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
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眷念:想念。
更:表示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
也:表示并列:和:连词,意为“跟”、“与”;乃至;甚至,表示更进一层。
答案:C4. 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文意的一组是()⑴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⑶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⑷好,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
A. 简直并且品位既然B. 而且并且品味虽然C. 简直而且品味既然D. 而且而且品位诚然解析:品位:文学作品达到的水平或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品味:仔细体会或尝试滋味的意思。
答案:A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谭盾自感艺无止境,于是他转而向民间学习,从而了音乐创作的境界。
②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我们也不能熬夜,因为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
③一个人如果一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甚至好逸恶劳,那么一事无成。
④讲好普通话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技能,是语文老师,就更不必说了。
A.开创保证往往何况 B.开创保障往往况且C.开拓保障必然况且 D.开拓保证必然何况解析:开创:侧重于从无到有的创新;开拓:侧重于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提升。
保证:起担保作用的事物或条件,可指大的方面,也可指日常生活中小的方面;保障:指起保护作用的事物,多指大的方面。
往往:表示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必然:假设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例外的可能。
何况:表示意思进一层,带有前后对比、衬托的意思;况且:表示进一步追加说明理由。
答案:D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B.瞬间效力从属C.瞬间效劳归属D.时间效力归属解析: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
“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
“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
“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
B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答案:B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年的的嘉祥武氏乃钟鸣鼎食、诗书翰墨之族,而今却见不到雕梁画栋,听不到丝竹管弦,这里曾有的繁华与尊荣都在历史的尘埃中,只有那些断碑废垣上的石刻还残存着对历史的记忆。
②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之道。
③中国的管理高层以如果希望股市向成熟和健康方向发展,必须要让人寿这样的代表国家经济的龙头投稳步上扬,带动大盘整体上涨,这是大盘之趋势也是中国之趋势。
A.湮没处世既而 B.淹没处世从而C.湮没处事从而 D.淹没处事既而解析: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湮没:埋没。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
既而:用在全文或下半句的头上,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答案:A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___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