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摘要: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使写出的文章有真情实感。
这是小学生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作文课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只有自己有情,才能写出笔下有情,文章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
要真正促使学生写好文章,只有真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深刻又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培养起坚韧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勤写多练的写作热情,就能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积累;情感;素养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
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写作时的真情?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积累素材,这样才能使文章言之有物。
日记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
通过日记谈心,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
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是积累素材的好办法。
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中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可以记一句,也可以写几百字。
学生从写日记人手,每天记一点,日积月累,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能力会逐渐提高。
同学之间也可以传阅日记,从中弥补不足,以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
(一)、在日记训练中,发展学生健康情感。
让学生每天写日记,可以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为学生架起一座心灵之桥。
”有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以及他们校内外的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对于开展德育工作也有巨大的帮助。
一开始,我也没有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
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科的教学工作,当时学校德育组要求每位班主任利用每周星期一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为了让学生能有深刻的印象,首先自己认真备好课,查找有关的学习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好思想、好品质,辨清是非,还要求他们作好记录,保存资料,以达到学而不忘的目的,因此就给他们发了一本新作业本,让他们把班会课的内容简单地记录下来,再布置作业:周末写一篇“周记”,小结自己一周的情况,并谈一谈上了班会课的心得体会,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对班上好人好事的表扬,坏人坏事及不良现象的批评,或是写自己的开心事和烦恼事。
这就是写“周记”的开始,让学生不觉得有写作文的压力,也不把它当成一篇作文来写,而是很自然地把自己想说的用笔写出来了。
结果,从学生的周记里,我获到了许多信息,有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地总结自己本周做得好和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并且把班会课上老师的专题教育写下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有位学生写道:在本周五的班会课老师说的主题是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认识……老师还说到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好品质。
我记得雷锋日记有一篇是这样说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我有限的生命,都奉献给人民,都要为人民服务。
所以我们也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无私奉献,心地善良的人。
雷锋叔叔不仅乐于助人,还有一种“钉子”般的精神……其实我们学习中也需要这种“钉子精神”,要不断地“钻”和“挤”才会成功,因为学习是没有捷径的,一定要靠自己的勤奋……这样从每个学生反馈的信息里,班主任不仅可以了解到他们接受思想教育的情况,而且还充分给了学生自主“写作”的平台。
还有一个男孩写到他这一周很不开心,因为有人给他取绰号,还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他想下个星期要“仇”,找自己的好朋友打他……像这种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多言语,不敢与老师沟通,有了不开心的事就闷在心里,如果这种忧虑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那就会影响他的学习和与同学正常的交往。
面对这种情况我就认真地写下批语:“老师非常理解你的不开心,那位同学随便给你取外号,他做得不对,到时候老师会去理解情况,对他进行教育,关于他背后说你坏话的事,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处理,不必用‘打和骂’来对待同学,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用最好的方法来解决,好吗?”这样,通过日记的形式,使老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他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交流,使他的心理得到了健康发展。
作为班主任,对于班上发生的事情是非常“敏感”的,从这位学生的“周记”中,我感受到了班上存在的问题:“随便给同学取难听的外号,有伤同学自尊心,是不是不利于团结?”、“背后说同学坏话,这是不是光明磊落的行为?同学有了缺点,你应该怎么做?”于是就在当天,我要学生写一篇日记,内容是对以上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让他们告诉老师,自己有没有叫同学的外号,或者同学有没有给自己取外号。
然后对学生写的看法进行评论,借此机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指正:为同学取外号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要取一些积极向上的,同学乐于接受的外号……学生写了几个星期的周记,我每次都认真地阅读,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一起分担“喜和优”,有时帮助他们解答一些“困难”,有时写上“赞赏性”的评语,从而不仅让学生体味到了“写的乐趣”,而且使每周的思想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落实,还增进了师生感情,渐渐培养了学生的“情商”,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因势利导,我趁机又进一步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了。
让学生每天写日记,自然地写出心理话,这正是符合新课标的作文目的“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这样就可以逐渐提高她们的语文能力,如写字、用词造句、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在日记中积累写作材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在日记交流中,铸造学生的积极情感刚开始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不乐意每天写日记的,他们都愁眉苦脸地说:“老师呀,别让我天天写,好吗?我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内容。
”是的,从他们交上来的日记来看,确实不如人意,有的写“今天,没什么事发生,无话可说”,或“今天我很高兴”,有的写短短的两句话,里面就有好几个错别字,有的学生是用本地方言来写,读起来根本就不通顺,还有的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完全成了毫无意义的“流水帐”。
面对这种情况,真让我哭笑不得,心烦意乱,甚至也想,算了,不要他们写了,“眼不见为净”吧。
但是,躲避现实,是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
怎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呢?每当我读到那几个优秀学生的日记时,我就喜笑颜开,爱不释手了。
于是,我找他们商量,希望他们同意把自己的日记公开,树立榜样,让大家来学习。
结果,她们都很乐意,并用电脑打印出来,编成了一本书,供全班交流。
而我也打印了一篇文章《浅谈——日记》,交给他们一些写日记的知识和方法。
还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写日记的感人事迹,并且把我自己曾经写的一本日记选读给他们听,大力宣传写日记的好处,告诉学生,当你把快乐记下来,就变成永远的快乐,当你把烦恼写出来,就可以减轻或消除烦恼。
这样就激起了他们写日记的兴趣。
例如有一个学生写:在今天,已经是第五周的星期四,我们都像往常一样上课,但使我最开心的是今天的体育课,我们在做游戏——“大象捉人”:看,那六个笨重的大象,正捉着我们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大家都你碰我撞,东奔西跑,尽力不让大象捉到我们,但那些大象是不甘示弱的,你越想逃走,他就越要捉住你,非常好玩,大家都玩得汗流浃背……今天我真的好开心。
看了这篇日记,我写上评语:看了你的描写,老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写作进步了,因为你善于观察,而且热爱生活,把一节普通的体育课“写活”了!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学生有了一些进步,我还注意不时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去写,从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你觉得应该怎样回父母”、“你有零用钱吗?你怎样处理零用钱?”、你说过‘粗口’吗?别人讲‘粗口’时,你怎样面对?”、“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怎样环保”、“评评同学的优点、缺点”等等。
就这样,学生感觉到每天都有了东西可以写了,再也不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了。
作为班主任,这样也巧妙地把“德育”渗入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利用一点课堂的时间,对他们写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论,大力表扬“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就是对那些思想先进的孩子给予了赞赏,有效地引导了全班学生拥有端正的思想和正确的言行。
通过几个月的坚持,我惊喜地发现,不用我再出“话题”给他们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写得“像模像样”了,有的是“长篇大论”,有的是“寥寥几笔”,但都能扣住日记的主题,写清楚当天值得记忆的事或自己的思想状况,并且在用词造句、语言组织和表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师生通过长时间的交流,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许多孩子与我成了知心朋友,不仅乐意告诉我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向我倾诉家庭生活的喜与优,甚至连父母之间的矛盾也告诉我,使我更多地了解了他们,并且及时处理各种情况。
这在教书和育人方面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通过培养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的教学实践,使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虽然有时加大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但是我坚信:“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从“日记”——自由作文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语文能力日益进步,这正是就是咱们当老师最大的快乐!(三)、在日记这个宽松的平台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和力和积极的情感。
周记,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勾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处于自由的状态,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的关闭。
通过周记谈心,就不一样,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实。
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方式的成长的愉快和满足,会在积沉下来,在作文不时表露。
积累素材还可以做读书摘记。
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把书中的那些重要材料、重要论点,自己最为欣赏感受最深的语句段落,以及名言警句等,抄录下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