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教案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教案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
教学过程设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时间: 15分钟)
演示病例1:患者肖xx,女,23岁,贫农,三江公社前进大队人。

于1976年4月16日在本生产队出工,顺便进邻居家喝开水,被该户狂犬咬伤左脚腓肠肌,共伤三处,每处约1。

5x2。

5厘米。

此犬当天上午还咬了本村两个小孩(因隔衣服,没咬伤皮肤)及一条水牛证明确系狂犬。

患者当时用盐姜五片捣烂敷伤口,无痛感,第三天继续出工。

患者被狂犬咬伤后一月内无不适感,直到5月17日上午8时感到烦燥不安,两耳刺痛,汗出如珠,有怕风,怕声,怕水等症状出现,中午时,出现咽喉痉挛,极度烦燥,乱抓乱叫,神志欠清楚,其母接近时,被打了两个耳光,舌尖被自己咬伤。

上述症状,持续12小时左右。

患者从小在家务农,身体健康,无其他传染病及癫痫病史。

提出任务:运用整体化护理程序对该病人进行护理
项目任务分析:
✧典型病人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
✧狂犬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
✧如何在人群中进行预防狂犬病的健康宣教。

【步骤一】内容引入(时间:10 分钟)
教师:讲授
一、概念: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人多因被病犬、病猫或野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发病。

临床特征表现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病死率几乎达100%。

国内发病率0.4/10万~1.58/10万不等,死亡人数在法定传染病中的地位已跃居首位或第二位。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人患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大,但部分地区“健康犬”带病毒可达17%以上,其次是猫、猪、牛等家畜和狼、狐等温血动物。

(二)传播途径狂犬病毒主要经动物咬伤传播(约占80%~90%),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

少数可通过对病犬
宰杀、剥皮、切割等而受感染。

(三)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被狂犬咬伤而未经预防接种者发病率为15%~70%。

下列因素可使发病率升高:①咬伤部位的神经血管丰富、
咬伤程度严重;②伤口未经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③咬伤后未及
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④被咬者的免疫功能低下。

三、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对神经组织有强大亲和力。

狂犬病毒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繁殖并停留1~2周或更久,再侵入神经末梢,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小脑及周围神经组织,一般不进入血液。

学生:思考并分析
【步骤二】任务1:对典型狂犬病病人(主要评估对象为家属)进行护理评估
(时间:20
分钟)
教师:老师归纳,总结,补充典型狂犬病病人(主要评估对象为家属)的护理评估要点
四、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有无被可疑病犬、猫等咬伤、抓伤、舔伤史,是否及时进行伤
口处理和立即注射狂犬疫苗或接种史。

2、临床表现:
狂犬病潜伏期5天至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该病病程短,一般不超过6天。

(1)前驱期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

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

在愈合的伤口及
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是最有价值的早期
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2)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阵发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恐水为本病的特征。

典型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
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
挛。

外界多种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

常因声带痉
挛伴声嘶、说话吐词不清,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
搐,因呼吸肌痉挛致呼吸困难和发绀。

体温常升高(38℃~40℃)。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为:大量流涎、乱
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病人神志多清晰,可出现精
神失常幻视幻听等。

本期约l~3天。

(3)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从被咬处肢体开始,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最后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

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

最后因呼吸、循
环衰竭死亡。

该期持续一般6~18小时。

3、身心状况
(1)症状评估:重点询问被咬伤处有无麻、痒、痛及蚁行样感觉;有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或出现声嘶、说话吐字不清,甚至
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呼吸困难、发绀等。

(2)护理体检:注意患者是否有极度恐怖表情、发作性咽肌痉挛,并因声、光、风等多种刺激而加重;有无特征性的恐水表现,虽渴而不敢饮.闻
水声、见水或提及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有无抽搐、呼
吸困难、发绀、进行性瘫痪、大量流涎、大汗淋漓等表现。

测体
温、呼吸、脉搏、血压,重点观察有无循环、呼吸衰竭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极度恐水、怕风、呼吸肌及咽肌痉挛等严重病症带来的极大痛苦及家属的误解而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

家属因患者
病情重、预后差而产生焦虑、悲观情绪。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周围血象及脑脊液白细胞轻至中度增多,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脑脊液细胞数增多,蛋白质稍多,糖及氯化物正常。

2.病毒分离细胞培养方法从病人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狂犬病毒。


需一周才有结果。

3.内基小体检查取动物及病人死后的脑组织作切片染色,镜检找到内基小体可确诊。

4.免疫学检查荧光抗体法,ELISA法检测脑组织涂片或唾液、尿沉渣中病毒抗原可在数小时内有结果,阳性率为40%。

学生:学生结合病例1讨论该病人护理评估要点
【步骤三】任务2:该病人目前主要存在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目标(时间:20 分钟)
教师:讲授
六、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动物咬伤或抓伤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高度兴奋、狂躁有关c
3.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患者高度兴奋、狂躁有关。

4.恐惧与患者预感有生命危险、恐水、怕风有关。

5.体液不足与患者恐水,不能饮水及进食、多汗等有关。

七、护理目标
(1)患者主诉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2)患者无损伤及暴力行为的发生。

(3)患者液体充足,水、电解质平衡。

(4)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病的基本知识,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
【步骤四】任务3:针对该病人目前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时间:10 分钟)
教师:讲授
八、护理措施
(1)进行接触隔离。

(2)将患者安排于单人病房。

挂上深色窗帘,避免水、光、风、声,尤其是与水有关的刺激: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应简化并集中进行,动作宜轻、
快。

(3)严密观察病情,如生命体征,恐水、怕风现象,吞咽困难情况,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呼吸与循环衰竭进展情况等。

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4)防止患者自伤或伤及他人,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给氧。

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学生:分析讨论
【步骤五】任务4:请予以健康教育(时间:10 分钟)
教师:讲授
九、预防和健康教育
1)大力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严格管理家犬、猫等,凡可疑病兽均应立即杀死,并烧毁或深埋。

讲述被犬咬伤后立即、彻底进行伤口处理及注射狂犬病疫苗对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重要作用。

2)伤口处理:尽快用0.1%苯扎溴铵或20%的肥皂水(两者不能合用)彻底冲洗伤口至少30分钟,并挤出污血,冲洗后以70%乙醇溶液及2%碘酊溶液涂擦伤口。

伤口不能缝合,也不宜包扎。

深部伤口用注射器插人进行冲洗。

此外,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预防感染。

3)预防接种:①疑为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者,应立即用狂犬病疫苗进行全程预防接种。

常用的是地鼠肾疫苗,全程5针,在30天内注射完毕,按
程序分别在0,3,7,14和30日各注射1针(2ml)。

严重咬伤者可加用疫苗,全程10针,即当日至第6日每日一针,后分别于10,14,30,90日再各注射1针。

②使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成人剂量为20ml,以一半
剂量作伤口四周及底部的浸润注射,另一半剂量肌内注射。

或用人抗狂犬病球蛋白,1次肌内注射剂量为20IU/kg。

③高危人群如接触狂犬病的工作人员、兽医、山洞探险者、动物管理人员,也应作疫苗接种,每次2 ml,共三次,肌内注射。

学生: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资料
【步骤七】归纳总结(时间: 5 分钟)
教师:
狂犬病临床以恐水症、怕风为最大特征,由于病死率高,发作时无有效救治办法,只能预防狂犬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正确进行伤口处理和预防接种,
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作业:学生分两组各出一类狂犬病的预防宣教板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