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仪表自控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电气仪表自控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3.9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以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3.10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

2)电缆管管口应无毛刺和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11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3.12电缆支架的安装1)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2)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3)电缆桥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3.13电缆的敷设1)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2)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3)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4)直埋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5)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6)直埋电缆回填上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3.14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1)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接地装置的施工3.15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3.16接地装置的敷设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2).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一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3)明敷接地线应便于检查,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3.17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3.18接地体的连接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采用螺栓连接。

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要求: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旋转电机的施工3.19电机到达现场后,应对外观检查进行检查。

3.20当电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做抽芯检查:1)出厂日期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

当制造厂无保证期限时,出厂日期以超过一年。

2)经外观检查或电气试验,质量可疑时。

3)试运转时有异常情况。

3.21电机试运行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机本体安装检查结束,起动前应进行的试验项目已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试验合格。

2)电机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等回路的调试完毕,动作正常。

3)盘动电机转子时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3.22电动机宜在空载情况下作第一次启动,空载时间宜为2h,并记录电机空载电流。

3.23交流电动机的带负荷启动次数,应符合产品技术的规定;当产品技术条件无规定时,可符合下列规定:1)在冷态时,可启动2次。

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小于5min。

2)在热态时,可启动1次。

当在处理事故以及电动机启动时间不超过2~3s时,可再启动1次。

低压电器的安装3.24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3.25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3.26低压电器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择螺栓规格;其钻孔直径和埋设深度应与螺栓规格相符。

2)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的固定应牢固、平稳。

3)固定低压电器时,不得使电器内部受额外应力。

3.27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要求。

3.28电器的金属外壳、框架的接零或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29低压电器的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3.30通电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操作时动作应灵活、可靠。

2)电磁器件应无异常响声。

配线工程的安装3.31配线工程施工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支架、螺栓等预埋件,应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埋。

2)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埋设牢固。

3.32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和接零应可靠。

3.3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3.34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扁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3.3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国家规范的有关要求。

3.36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的要求:1)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

2)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配线的施工1)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结。

2)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3)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作好记录。

4)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电气照明装置的施工3.37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前,建筑工程应符合要求。

3.38电气照明装置的接线应牢固,电气接触应良好;需接地或接零的灯具、开关、插座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应有明显标志的专用接地螺钉。

3.39灯具的安装1)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并应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2)灯具的安装应符合:同一室内或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mm;日光灯和高压汞灯及其附件应配套使用,安装位置应便于检查和维修。

3)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

爆炸环境电气装置的施工3.40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的安装,应按以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3.41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防爆电气设备应有防爆标志。

3.42设备和器件到达现场后,应及时作下列验收检查:1)开箱检查清点,其型号、规格和防爆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配件、备件应完好齐全。

2)防爆电气设备的铭牌中,必须标有国家检验单位发给的“防爆合格证号”。

3.43防爆电气设备的进线口与电缆、导线应能可靠地接线和密封,多余的进线口其弹性密封垫和金属垫片应齐全,并应将压紧螺母拧紧使进线口密封。

金属垫片的厚度不得小于2mm。

3.44电缆线路在爆炸危险环境内,电缆间不应直接连接。

在非正常情况下,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或分线盒内连接或分路。

3.45防爆电气设备、接线盒的进线口,引入电缆后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电缆外护套必须穿过弹性密封圈时,必须被弹性密封圈挤紧。

2)电缆进入装置或设备进线口的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a)装置内的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b)被密封的电缆断面,应近似圆形;c)弹性密封圈及金属垫,应与电缆的外径匹配;其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允许差值为±1mm;d)弹性密封圈压紧后,应能将电缆沿圆周均匀地被挤紧。

电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总则本章对该工程施工人员的资格、文件的编制、工作程序等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以保证工程质量,并可追溯。

2施工方法根据不同分项工程采用不同施工方法,见质量控制表,3电气施工人员资格必须有特殊作业及上岗证方可上岗。

4工作程序4.1材料、设备由接、保、检负责保证;4.2监理检查: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检查,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施工。

4.3业主合检:施工单位即施工作业层自检合格,通知监理检查及业主合检,待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下一步施工。

4.4电气施工控制程序,控制环节,执行人等见电气质量控制表。

5调试设备及其它要求5.1各种调试设备、仪器及器材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5.2调试环境应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自控系统施工方案1、说明本方案只适用于海南福山油田2009年地面工程建设主要工程自控系统的安装施工投标阶段,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以及业主、监理提出的要求对方案进行补充和修订。

2、施工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31-2007《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2-200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3、施工准备a)设计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规范、标准安装图册等资料应齐全。

b)施工图纸必须经过会审,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并经审批。

c)现场仪表设备需要拆除的要登记,拆除后及时保养、调校,入库。

d)作好仪表施工用设备、工作间、调校间、仓库及材料堆入场地的准备工作。

e)编制好仪表施工用设备、材料供应计划。

f)标准表准备应齐全,并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

4、施工程序(见施工流程图)图0 施工工序流程图1安装施工一般要求g)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各工序紧密衔接,做好与建筑、电气及工艺设备、管道等专业的配合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h)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中的电气和焊接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部颁规程有关规定。

i)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安装,应保证仪表和装置能准确、灵敏、安全可靠地工作,且注意美观,安装地点采光良好,维护方便。

j)仪表及控制装置使用的各种标志牌,其文字应正确、清晰和不易脱落褐色。

k)仪表安装前应按要求进行检查和校验,以达到仪表本身精度等级的要求。

2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l)取源部件的安装(1)取源部件的安装,应在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及焊接工作,须在工艺管道或设备的防腐,吹扫和试压前进行。

(2)取源阀门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规定检定合格后,才能安装。

(3)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程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