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费下载】新闻报道与写作

【免费下载】新闻报道与写作

第1节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一、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1.确有其事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5新闻中涉及任务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2.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3.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二、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1.体制性失实2.经济性失实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三、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3、在写情节时严禁想当然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1.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要通过不同途径查询与核对2.对被采访者的自述,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3.要注意核对数字)5、描写要有分寸感6、要注明新闻来源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第二节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一、用事实说话1、什么叫用事实说话?一种说法:通过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另一种说法: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2、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2)事实胜于雄辩(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3、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1)传播的目的是说话(2)选择就是在说话(3)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二、用事实说话的方法1、用典型事实说话(例子:北京市的规划)典型事实具有哪些特点?(1)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2)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3)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4)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2、用再现场景说话(例子:永不消逝的电波):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

第一人称再现法,就是由记者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是再现场景常用的方法。

在批评类报道中通过“场景再现”让事实说话,即记者目击记,更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背景材料常被成为“新闻背后的新闻”,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

怎样运用背景材料说话?(1)运用联想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

(2)。

善于对比,如:赫鲁晓夫昨日深夜派人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水晶棺中抬出,烧成灰烬。

赫鲁晓夫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时候,在党的会议上高呼:斯大林是他的父亲。

(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

如何选用背景,选用什么样的背景材料可以表现不同的倾向性和观点。

如:1994年12月俄罗斯出兵车臣,西方通讯社报道这一事件时,不同通讯社的记者加进了不同的背景一家通讯社:这刚好是苏联出兵阿富汗十周年。

另一家通讯社:1944年,当时的苏联曾把这个被指控勾结纳粹的难以驾驭的民族迁往中亚。

(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5)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

直接引语的作用:(1)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中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话,引用它们,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

(2)直接引语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

如果直接引语来自重要人物或重要机构,还有助于提高新闻的权威性。

(3)记者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便直接出面说的话第三节新闻角度涵义: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一、新闻角度的重要性1、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二、寻找最佳角度(什么是最佳角度?一是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二是能体现事物的本质;三是有生动活泼的内容;四是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角度2、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三、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1、以旧见新找角度2、以小见大找角度3、虚中觅实找角度4、逆向思维找角度5、发散思维找角度6、全局高度找角度第四节新闻跳笔一、什么是新闻跳笔?所谓笔法,西方叫叙述学,我们指的是运笔的技巧,行文叙述的方法。

新闻写作所使用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的文学写作中的基本笔法,比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在新闻报道中同样作为基本笔法被广泛地使用。

“跳笔”有两个主要特点:1、在文体结构上是多段体2、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启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有较大的跳跃. 为什么新闻写作要用“跳笔” ?1、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2、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文风3、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如何运用新闻跳笔?1、段落多,多分段2、断裂行文。

新闻跳笔所要求的“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而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它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

换句话说,段落之间可以彼此没有关系,无需过分地注意文字的连贯性和上下文的过渡与衔接。

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通过不同的组合连接,产生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进行对比、引起联想等。

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以上三点我们主要从宏观上分析了新闻跳笔在提行分段与文章结构上的运用,实际在微观上,即在整个新闻写作的行文过程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跳笔几乎随处可见。

它具体表现在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跨”。

第五节新闻语言一、什么是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二、新闻语言的特点1、准确客观、具体、简洁、通俗、生动(1)准确客观:用事实说话对事实的报道符合其原貌,而不是以夸张失实的语言来渲染事实。

多用带客观性的中性词语,不要轻易或习惯性地使用论说性语句,这是真实性及客观性在语言上的具体落实。

(2)具体用具体的语言进行叙述,表达真切实在的内容,尽可能不要使用哪些抽象的、通用性的语言,在写场面与氛围时,也要注意用具体的语言描写具体人物的表现,而尽量不用或少用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所谓的“弃多写少,弃大写小”。

(3)简洁以较少的字句完整、清晰地表达新闻事实(事件),简洁在形式上的要求是尽可能多用短句子,简单句,少用长句子、复合句;删除一切赘字赘语。

(4)通俗所谓通俗,就是把新闻报道写的深入浅出,明白如话。

多用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大众化的口语减少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的叙述,使之易读易懂。

不可避免的专业性语言要给予通俗的解释,或用比喻假设等手法使读者理解。

怎样才能写得通俗?①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②要学会“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例如经济报道、科技报道等,更要对其中一些专业性内容与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通俗化“翻译”。

对于这类报道,提高可读性的关键就在于作好“第二种翻译”。

③巧妙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5)生动所谓写得生动,通常是指把新闻写“活”,即要求新闻报道富有感染力。

怎样才能写得生动?①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②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③新闻报道能否生动。

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看看:(“DEE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

这种结构比较多地使用于非事件性消息。

其基本特征是,从描写具体的某个人入手,通过对事实进一步解释和恰当的背景分析,进而显示整体、点明主题、引入结论;或者通过集中描绘整体事实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一部分进而说明与展示整体。

这种结构会使得新闻报道生动并有力量,而且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④多用动词,用准动词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3、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1)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不同,消息比通讯更惜墨如金,消息的语言是一种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

而通讯由于承担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现事实乃至解释事实的任务,它比消息报道的内容更详细、更深入,它或是对消息所提供事实的进一步必要的补充,或是对消息所报道的全部事实或某一部分事实的“放大”。

同时通讯报道的范围也比消息更广泛,因此,它可以也必须更多地调动各种修辞手法,更多地借鉴文学写作的技巧。

一般来说,通讯的语言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2)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3)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第六节广播新闻写作一、简化报道1、主语和谓语尽可能连在一起2、避免倒装句和倒装句结构3、避免使用被动句式4、用短句,少用长句二、选择适合于听的的词汇1、多用双音节词2、用口头语言写广播稿3、注意同音不同义的字4、用简称要谨慎5、普通话广播要少用方言土语6、慎用代词7、简化关于数字的报道8、多使用象声词第七节电视新闻写作一、简化报道1、主语和谓语尽可能连在一起基本原则新闻事业的道德公众服务新闻事业新闻事业的传统鸣谢起步获奖者机会新手薪金第一部分工作中的记者第一章在岗位上工作中的新闻记者契约边疆报道飓风袭击斯宾塞校园枪击案早期报道一个告示和一场火灾电视报道火灾一个小孩之死一家都市日报长一些的报道圣诞基金会在《夜线》追求自由电视纪录片调查性报道数字计算在线新闻记者素质一篇需要背景材料的新闻发布稿小结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二部分基础第二章报道要素准确溯源验证完整平衡客观选择性清晰人情味责任感小结写作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三部分撰写报道第三章何为新闻第四章职业工具第五章导语第六章报道结构第七章写作者的艺术第八章特稿、长篇报道和系列报道第九章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第四部分报道原则第十章挖掘信息第十一章充分观察第十二章建构与使用背景第十三章发现、培养与使用消息来源第十四章采访原则第十五章采访实践第十六章演说、会议和新闻发布会第十七章预感、情感和刻板成见第五部分从事故到教育第十八章事故与灾难第十九章讣闻第二十章警事新闻第二十一章法院新闻第二十二章体育新闻第二十三章商业报道第二十四章地方政府与教育第六部分法律、品味与禁忌、规约与伦理第二十五章记者与法律第二十六章品位DD为适合作界定第二十七章新闻职业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