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具有投产早、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梨农的欢迎。
为此,笔者将多年来的山地梨树矮化密植实践技术归纳如下:
1、重施基肥。
山地土质差、瘠薄、有机质含量低。
种植前挖好栽植穴,长1米、宽1米、深0.8米,株施有机肥25—lOO公斤,加入磷、钾肥1—1.5公斤,生石灰2.5— l公斤,混土分层施下。
以后每年9—10月结合施基肥,扩大定植穴,深翻改土,增加肥力。
旺果期,在施基肥时加入适量速效氮肥,以利恢复树势。
2、适时追肥。
幼树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薄肥勤施。
从发芽前到6月,每月一次,每次每株施0.1—0.2公斤。
成年树每年追肥3次,时间在芽前、幼果、壮果三期;以壮果肥为重点,6月中、下旬施,每株氮肥0.25—0.5公斤,加入0.5一l公斤的磷钾肥。
壮果肥能有效提高梨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促进花芽分化,为下年梨果丰产创造条件。
3、合理修剪。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在整形上采取“小骨架篱壁形”。
该整形方法既矮化树形,有利于节省劳力,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早结果,结果面大。
主干距地面30—40厘米,留2—3个主枝,伸向两边行间。
中心主枝上部无主枝,直接着生大侧枝。
株间大侧枝相互拉枝,60厘米以上留第二层侧枝,再拉枝形成绿篱。
在修剪上多留枝,增加叶面积,加速生长同时及早多形成花芽,早果、多果、以果压树、控制高度。
4、疏花疏果。
商品生产,质量第一,水果也如此。
具备味美、色艳、果大,才有竞争力。
生产大型果,除了各项管理工作外,疏花疏果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一般情况下,一个花芽留1—2幼果大部分都能发育成标准大果。
不疏的则大部分都能是小果,很少有大果。
同时疏果的梨树在结大果的同时还能形成较多的花芽。
比不疏果的梨树花芽一般多54.7%,这就是下年丰产的物质基础。
5、保叶养树。
梨树明年产量高低和果型大小与今年梨叶脱落早晚关系密切。
正常落叶在11月底,叶芽大、花芽饱满、质优。
果实的大小源于果肉细胞的多少和每个果肉细胞的大小。
落叶提早,果肉细胞少,迟则多,因而保叶到正常落叶时向,不提早脱落,就成为翌年产量高,果形大的关键。
6、防旱抗旱。
密梨果实中含水分85%以上,平方米面积制造1克物质需水400以上。
而果实成熟前1个月是果实迅速膨大期,约在6月下旬至7月旬需水最多。
正直夏季高温干旱季节严重影响当年产量、质量和果实的大小。
因此,梨园在6月底以前进行铺草防旱。
用杂草、稿杆、绿肥等在树冠下地面复盖20—30厘米,及时喷灌或浇水抗旱。
7、病虫防治。
梨黑星病、黑班病和军配虫是为害梨园的大敌。
梨黑星病、黑班病的防治方法是发芽前
石疏合剂5度液喷施,落花2/3和幼果期各一次50%多菌灵粉剂700倍或52%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
军配虫的防治方法是5—10月特别是8—9在若虫初期药防治,农药有20%杀灭菊脂3000—5000倍,50%杀灭螟松15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