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

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


3.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3)讨论和评价 角色扮演后引导幼儿谈对角色的理解,让 幼儿充分理解不同角色的责任、行为后果等。
如:讨论主动交朋友的小闪,他说的话合 适吗?表情合适吗?行为合适吗?如果不合适, 有什么后果?
3.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4)角色扮演(由个别扮演至集体扮演) 尽可能让全班幼儿都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去, 让更多的幼儿体验感受,而不是只是观看。
(三)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素材分析
思考:以下素材体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以为以下素材设计怎样的活动目标?
素材2:合作行为
童话故事 拔萝卜
从前有个白胡子老爷爷,在地里撒了一颗萝卜种子,过了一段时间萝卜种 子长出了萝卜苗,后来萝卜苗下又长出了萝卜根,萝卜越长越大,老爷爷高兴 极了。 老了萝卜成熟的季节,老爷爷带着铁锹来挖萝卜,老爷爷挖呀挖,怎么也挖不 出来,老爷爷用手抓着萝卜缨子,拔呀拔呀拔,也还是拔不出来。
小花狗叫来了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花狗,小花狗拉着小姑娘,老奶奶叫来 了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奶奶,老奶奶拉着老爷爷,老爷爷拉着大萝卜,拔呀 拔呀拔,还是拔不出来。
小花猫叫来了小老鼠,小老鼠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花狗,小花狗拉着 小姑娘,老奶奶叫来了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奶奶,老奶奶拉着老爷爷,老爷 爷拉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还是拔不出来。
思考:为什么在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特别要 使用角色扮演法?
心理学家证实, 只有一个人内心世界 之中具有了与他人相 同(或类似)的体验 时,他才知道在与别 人发生相互联系时该 怎样行动和采取怎样 的态度。
2.角色扮演法的特点及作用
a.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经常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助人动 机,增加幼儿在特定情境中的助人行为。 b.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 c.由多人共同参与,促进幼儿交往的机会。 d.促进幼儿角色承担能力的发展。 当幼儿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他要体验角色在特 定社会情境中的感受,设想角色的行为特征,调节自 己的行为以适应角色的要求,有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 角色行为的意义,从而成为自觉的行为方式。
促进师幼交往的建议:
(2)提高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力 教师只有随时敏锐地接受来自幼儿反 馈地各种信息,才可能深入了解幼儿,发 挥幼儿的主体性,使自己的主导作用得以 实现。如有的幼儿在别人发言的时候特别 爱插嘴,教师就总批评这个幼儿,这样的 师幼关系如何?
促进师幼交往的建议:
(3)引导幼儿成为互动的施动者
合作绘画。如画主题画“快乐的春节”, 教师倡议各人把印象最深的过年景象画出来, 贴成一张大画。
由幼儿园自己倡导发动的互助联合活动, 主要是两三个人一起的小型、短暂、不需要 较高技能的互助联合活动,如日常生活中互 相帮助梳头、收拾玩具、搬桌椅、摆餐具和 共同解决游戏中所需要的东西等。
(二)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内容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一)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含义 (二)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内容 (三)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素材分析 (四)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常用教学方法 (五)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方案分析
第一节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概述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设计
(一)人际交往教育的含义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创造一 定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幼儿学习某种人际交 往能力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幼儿 提供交往的机会,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 养幼儿形成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 人际交往态度,学习与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 逐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思考:幼儿园能组织哪些亲子交往活动?
如:过六一、三八、母亲、父亲等一些节 日中,将幼儿父母请到幼儿园里,积极参加活动; 组织儿童和家长一起外出参观游玩;组织亲子运动 会;各类演出等。
(二)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内容
2.同伴交往教育活动 同伴交往指得是以同伴为交往对象的活动。
(1)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是由幼儿同伴交往 发展水平决定的。
老爷爷叫来了老奶奶,老奶奶拉着老爷爷,老爷爷拉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 还是拔不出来。
老奶奶叫来了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奶奶,老奶奶拉着老爷爷,老爷爷拉着 大萝卜,拔呀拔呀拔,还是拔不出来。
小姑娘叫来了小花狗,小花狗拉着小姑娘,老奶奶叫来了小姑娘,小姑娘拉 着老奶奶,老奶奶拉着老爷爷,老爷爷拉着大萝卜,拔呀拔呀拔,还是拔不出 来。
(3)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
b.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发展 受同伴欢迎的儿童性格比较外向,不易冲 动和发脾气,活泼好动,善于言谈,敢于自我 表现,心胸宽广,富有同情心,自信等。
(3)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
c.帮助幼儿具备受欢迎的外貌 通过表情丰富外貌,穿着干净整洁的衣 服,装饰符合年龄特征等
帕顿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水 平将游戏分成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也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类型。 帕顿将游戏分成如下六种类型:无所事事、 旁观、个体、平行、联系与合作
(2)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社会行为特征 性格特征 外貌特征 社会认知能力
(3)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
a.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主要包括礼貌行为、 分享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合作行为等。
教师应面向全体幼儿,引导全体幼儿成为互动的积极施动者,尤 其是对那些内向、沉默、不爱表现的弱互动型,我们经常采取的方式 有:
同乐: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悄悄话,把孩子们的快乐看成是自己的 快乐,使孩子们乐意把心中的快乐告诉老师。老师也把高兴的事告诉 孩子们,在同乐中提高幼儿交往的水平和能力。
解难:向幼儿传授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当孩子们表现出委屈的 情绪、为难的表情、痛苦的神态时,我们总是亲切地询问,帮助其解 难,并和家长联系,改善家教环境,同时给幼儿排难的经验和技能。 我们也向幼儿报告“困难”,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学会理解老师,并 帮助老师解难。
分享玩具。幼儿最喜欢玩具,我们就让幼儿每人从家 里带一两样玩具来,开个“儿童玩具店”,大家轮流当营业 员,进行礼貌语言交往。有时某一幼儿带来了新颖的玩具, 大家往往会争着玩,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建议幼儿讨论,使 幼儿学会了“轮流、让一让、等一等”友好交往的技能。
分享快乐。每逢游艺会、运动会、生日庆祝会,鼓励 幼儿参与表演节目、分享蛋糕、点蜡烛、说贺词、送自制的 礼物等。这些活动促进了同伴之间关系的融洽,使幼儿更加 关心同伴,喜爱同伴,觉得生活在集体中很温暖,很愉快人, 感到自己真正是集体的一分子。
共创:为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共 同创设了各个游戏活动角。创设的过程,也就是老师和幼儿、幼儿和 家长在“教学做”中进行交往的过程。游戏活动角的建立还为不同水 平的幼儿提供了参与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
(二)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内容
4.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教育活动 除了父母、同伴、老师外,其他社会成员 主要指在幼儿熟悉的环境中,与幼儿接触的不 同职业的人。
合作建造。如在参观及画公园之后,建 议幼儿用空心积木在地面上搭建公园。公园 里有围墙、亭子、桥、花草树木等,旁边还 有公路。我们就发动全班幼儿进行分工,有 的组搭围墙,有的组做亭子、桥,有的组做 花草等,并推选出5名“建筑师”造公园主体。 游戏活动持续了好几天,开展得非常热烈。
合作布置教室。如“六一”前夕,全班 幼儿和教师一起设计美化教室。
3.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1)引出角色情境 让幼儿了解角色情境,思考讨论情境 的发生和发展。 如:设置角色情境,小闪不知道怎么 交朋友,没有朋友和他玩,小不点就鼓励 小闪大胆交朋友,源自下来,小雨走过来了, 会发生什么事呢?
3.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2)熟悉所扮演角色的特点、语言及行为 师幼共同分析角色的特点,熟悉所扮演角 色的语言、表情、动作,选择参与者,由幼儿 担当情境中不同的角色。 如:要小朋友学会主动大胆交朋友,就要着 重学习扮演尝试交朋友的小闪,了解小闪应该 怎么说,怎么做。
角色扮演法 1.概念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境, 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以这个角色的身份处理问题、 体验情感,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更好地掌握与角 色相适应地行为特征和要求。 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 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自不同情 景下的内心情感。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 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 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 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 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四)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常用的教学方法
(3)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
d.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有关于 社会认知的内容)
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 多传授给幼儿一些有关社会重大事件、热点 事件、精品文化等知识。
思考:以下案例分别在培养幼儿的哪种 同伴交往能力?教师是如何培养的?
角色区 “娃娃家”活动时,性格开朗的璇璇扮演
女主人,趁着这个机会,我让性格内向的雨雨也加入 到游戏中去,并告诉璇璇,“你这么能干,再给你一 个小弟弟吧!”于是,璇璇便带着雨雨弟弟去“时装 店”,她对“服务员”说:“请给我弟弟拿件衣 服!”“服务员”问弟弟:“你需要什么衣服?”雨 雨用手指指说:“那件。”璇璇就在旁边告诉他: “你和人家说清楚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这样 人家才能帮你拿呀。”就这样,雨雨在璇璇帮助下, 说了许多平时很少说清楚、说完整的话。
成语故事《孔融让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 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 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 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 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 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 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