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业工作情况报告

林业工作情况报告

林业工作情况报告尊敬的陈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常委,同志们:按照县政协八届二十九次常委会议安排,我受祖华副县长委托,重点就我县森林资源管护、森林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建设,作如下汇报。

一、以森林资源管护为核心,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一)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意识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森林的生态作用和功能,是世界上任何物质都不可代替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林业周期长,发展一片森林需要漫长的过程和时间,而毁坏一片森林则只在旦夕。

因此,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二)近年森林资源管护情况近年来,我局积极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意见,多次深入专题调研,实践中努力探索,主要开展了六方面工作。

一是结合“三项治理”,整顿和整合了林业执法队伍,加强了内部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了行政管理和执法责任,并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纳入基层林业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加大了考核分值。

并多次召开森林资源保护专题会议,全面开展林木、林地清理活动。

二是提请县人民政府已制定乡镇森林资源管理年度工作目标,明确了考核办法。

同时,改革了村级护林员用人机制,合理调整和充实了村级护林人员,切实做到了每片林有专人管护,源头管理得到了强化。

三是全面推行森林分类经营,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

在开展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的同时,对全县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进行全面核实,完善档案,长期固定,并分类管理。

严禁采伐公益林,按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合理采伐商品林。

森林和林木采伐一律按《巫溪县林木采伐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审批、办证、实施,规范各环节,究其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加强木材加工、经营户管理。

各片区林业执法队定期不定期对本辖区木材加工、经营户的木材来源和去向进行全程监督,并实行台帐制度。

五是加强大树、权树桩及野生植物的采掘、移植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规定,将大树采挖、移植纳入林木采伐管理的范围,严格控制。

除重点公益事业和科研项目外,一律不准采挖大树,凡符合采挖规定条件的一律实行采集证制度。

加强树桩及其他野生植物的采集管理,禁止非法采集,凡符合法定采集条件的一律按程序申办采集证,实行凭证采集。

六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去年底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林地清理活动,对全县46个采石、采矿、电站等所占用林地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对非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要求限期完善行政认可,责令限期内不完善或不能完善的企业限期恢复原,并申请人民法院对有关林地案件实施强制执行。

对县上重点工程和公益事业征占用林地没有依法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的,发出催办通知,要求限期补办手续,对拒不办理的单位,依法实施林业行政处罚。

今年以来,森林公安和林业行政执法队在重点地区查处了一批近年来出现的突出案件,取得了明显进展,对护林员汇报和人民群众举报的案件及时按照《巫溪县林业行政综合执法管理办法》规定,依法进行了查处,有效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

通过抓这些工作,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明显好转,取得了较好效果。

森林资源利用上,实行了合理、有序的原则。

在分类经营、严格控制森林采伐的前提下,保证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材,重点扶持木材加工企业,积极鼓励大户发展和经营商品林。

根据“十二五”年度森林采伐限额,按照60℅比例下达各乡镇、重点企业和商品林经营单位,40℅指标保证全县应急和调剂使用,以有效控制森林采伐限额。

此外,积极鼓励林农大力发展商品林(新发展的商品林将简化采伐管3/ 14理程序,放宽经营者自由处罚权),倡导发展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林业生态经济项目,如森林生态旅游业、林下经济项目,以此大幅度增加林业收入,真正使林业基础产业在我县得以充分发挥,并形成强大的优势产业,变重庆市第一大森林资源大县为第一大林业经济强县。

二、以创建市级森林城市为统揽,纵深推进森林工程建设(一)各年度完成情况自2016年森林重庆建设以来,市下达总任务万亩(其中2016年万亩;2016年万亩;2016年万亩;2016年万亩)。

近四年来,完成各项工程造林55余万亩(其中2016年万亩,超年度计划173%;2016年万亩;2016年万亩;2016年1至7月万亩,占年度72℅)。

创建生态镇2个,绿色村庄26个,累计投资亿元(2016年1亿元,2016年亿元,2016年亿元,2016年1-7月投资1亿元)。

(二)主要措施一是加强领导。

县委、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森林工程建设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县森林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集各成员单位,听取森林工程推进情况,安排部署工作。

县委书记郑向东,原县长张明生,县长罗成,县委常委、副县长卢祖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奎各负责抓一个万亩示范片。

县人大、县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视察工程建设,提出很好建设意见,有力助推了工程建设;县政府与各乡镇、有关部门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人为工程建设第一负责人。

各街道、社区与县级部门挂钩,实行网格化管理,负责社区绿化建设。

各级领导重视,有力地推动了森林工程建设。

二是强化宣传。

制定了《巫溪县森林工程宣传工作方案》,出台了《巫溪县林业宣传信息奖励办法》,组建了宣传信息工作办公室,落实4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

近四年共印发森林工程简报80期、林改简报30期;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

配合中央、市级外媒及县内媒体抓好重点宣传、深度报道、典型宣传,成功策划“感动巫溪十大人物”护林典型宾元鹏、造林典型李治银、林权制度改革典型金良栋等宣传报道。

适时召开了“森林巫溪”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森林工程建设成效。

据统计,工程建设成效被中央、市级、县级报纸杂志、网络媒体采用200多篇。

三是创新机制。

根据县委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县林业局制定了《鼓励规模造林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团体、私营企业参与生态林、速丰林、特色经济林项目建设,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速丰林(含特色经济林),每亩补助造林费300元,对集中成片50亩以上的生态林,每亩补助造林费200元。

对营造的速丰林优先颁发林木所有5/ 14权证,并纳入商品林采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参与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四是狠抓成果巩固。

在抓好退耕地补植补造的同时,对退耕还林不适宜树种进行全面更换,如实生桑等,补换了香椿、速生杨、尾巨桉等速生树种,提高了退耕还林成效。

五是抓绿色村镇建设。

绿色村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全县总体已完成上磺、文峰两镇基本绿化任务,完成三宝、龙狮、九龙等26个村的庭园绿化任务。

六是严格技术要求。

一是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如柏木、黄连木、光皮树、栾树、香樟等;二是实施鱼鳞坑反坡整地技术,采取客土造林、大窝整地的措施,营造适合苗木生长的环境;三是当天起苗当天栽植,尽量缩短苗木起运时间;四是根据各树种的不同生物学特性,确定不同的造林时间;五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如生根粉浸根造林、打“吊针”、地膜覆盖等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六是加强抚育管理,每年春秋各实施一次松土、除草、追肥等措施,连续实施三年,确保3-5年内郁闭成林。

七是严格造林“五制管理”。

一是招投标制。

保证了工程造价更趋合理,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

二是业主制,采取由业主垫资,验收合格后分期支付,保障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是种苗“一签两证”制,严格“一签两证”管理,所使用的苗木必须具备苗木生产标签、苗木质量合格证及检疫证。

四是工程全程监理制,聘请监理人员对工程进度及造林工序全方位进行监理。

五是分阶段验收制。

组织成活率、各工序、成效三阶段验收。

八是业主参与森林工程建设。

全县10余家私营企业参与速丰林、生态林基地建设,完成速生丰产林造林3万余亩,核桃特色经济林建设万余亩,生态林基地建设4万余亩。

经实地调查验收,目前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且长势良好,预计3年后可陆续郁闭成林,核桃将进入试果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亮点及特色2016年,率先在全市聘请市林业规划设计院完成《森林工程总体规划》,聘请西南大学园林规划设计院完成新城景观工程、月亮湾山地公园、珍稀植物园和水体公园规划设计。

县财政一次性为每个乡镇投入20万元共计600万元用于集镇绿化,有效保障了基层乡镇森林工程建设。

2016年,集中打造“三个万亩”示范片和“六片”造林建设。

“三个万亩”即万步云梯城周森林屏障、大河至宁厂速丰林基地建设、菱角生态林亮点示范建设。

“六片”即菱角至水浪沟、高扬至马镇坝,马镇坝北岸空地,洪仙岩至桂花村,磷肥厂至云台,花台。

与此同时,重抓县委书记、县长、林业局局长示范片建设。

7/ 142016年,建立“三个万亩”核桃示范片和万亩速丰林示范片,在蒲莲乡、田坝镇、胜利乡的12个村集中成片打造3个万亩核桃示范片,采用大窝整地和地膜覆盖技术;在文峰镇2个村完成日本落叶松为主的速丰林万亩示范片。

同时,加快城市主体公园建设,完成珍稀植物园古树园大树栽植80℅,乔木大树栽植280种5100余株,灌木和草坪共完成60℅,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

打造柏杨河水堤公园、新城区中轴广场绿化400亩,形成老城漫滩路至赵家坝滨河路、道仕阡湾(月亮湾公园)至新城区水堤公园独具特色的8㎞滨河绿化带。

成功创建3000M春申大道市级园林市街。

实施2860M道仕阡湾道路高切坡治理与绿化有机结合。

打造万步云梯4000亩景观旅游林带。

马镇坝、赵家坝单位小区屋顶、阳台绿化全覆盖,配置花木万余盆。

积极抓好绿色村镇建设,与巴渝新居、农村风貌改造紧密配合,红岩至县城的示范村修建花池近万平方米,栽植银杏、桂花、石榴等近20万株。

重点打造巫恩路、巫城路,投资965万元,完成公路绿化1500亩332㏎。

在柏杨河和后溪河两岸,采用项目配套和自筹资金1060万元,完成水系森林工程亩。

与此同时,月亮湾山地公园、新城中轴线广场、建委小区、凤凰工业园区绿化等城市绿化工程深入推进。

2016年,积极响应“一年种出十年树,十年种上百年树”号召,以“打造生态秦楚之门,建设乐和家园”为目标,以创建市级森林城市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

全县1-7月完成投资1亿元,造林万亩,占年度任务量的72℅。

一是长江森林工程有序推进。

规划大宁河沿岸花台、峰灵、城厢、宁厂等5个乡镇万亩,以生态景观林为主,水果经济林为辅,树种以垂柳、枫杨、香樟、女贞、柏木、日本落叶松及纽荷尔为主。

为保证3年左右达到绿化效果,仅今春栽植米径3公分以上的大苗16万余株,两年生以上大苗80余万株。

到目前,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万亩,重点实施了花台、丰灵新造林7500亩,丰灵镇庙溪村长江示范片林500亩,大宁河沿线绿化500亩。

二是全力打造道路绿化精品。

重点打造六大绿化精品路线:即巫城路(巫溪-城口)25公里,栽植米径5cm的日本落叶松万株,米径8cm的银杏万株;奉溪路(奉节-巫溪)30公里,栽植米径6cm的银杏8000余株,米径5cm的天竺桂1500株;两巫路(巫山至巫溪)28公里,栽植米径5cm以上的杨树万株;城奉路(文峰至红池坝)37公里,栽植米径8cm的日本落叶松6000余株,米径10cm的枫香2000余株;墨斗城迎宾大道绿化,栽植米径5公分以上的天竺桂2000株;九层楼至汉丰神谷景区绿化,投资200万元,栽植米径8公分以上的柳树5000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