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
容或课 教材第2~3页。
题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
要性。
教学目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
的
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流 程及课 堂练习
设计
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厘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 我马上拿出厚1mm的练习到学校有几千米?你是怎么算的? 2.朱明到学校要用10分钟,李红到学校大约要用 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不理解没有关系,下一学期 我们也将学到。)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叫“火眼金晴”的游戏。根据老师手 中的物品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长度。 这是第一样商品:粉笔。 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 量粉笔有多长。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吗?(从0 刻度开始)请同学上来演示。 这是第二样商品:数学课本。 请你把估计的长度写在草稿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 量数学课本有多长? 课后可以同桌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四、深化小结 经过今天的复习,我们知道量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 直尺,量长一点的物体我们用米尺,如果我要量腰围可 以用米尺吗?我们要用卷尺。如果量走廊呢?所以我们 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尺去度量。
板书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
容或课 长度单位复习课
题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 2.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 的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 图
教学流 程
一、猜题导入 今天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谁能来猜
设计 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板书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
容或课 教材第4页。
题
教学目 的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 厘米。
教学重 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 点 量的。
教学难 点
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 图
教学流 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
条路比较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 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 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 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 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课后小结:
教学流 程及课 堂练习
设计
板书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
容或课 教材第5页。
题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
教学目 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优秀,相信这些题目一定也难 不倒你们。(课件出示)
10厘米=( )分米 4米=( )厘米 请你来说说第一小题你是怎么做的? 第二小题呢? 我们一起来口答下列题目: 80dm=( )m 1分米=( )毫米 3500米=( )千米( )米 4km80m=( )m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五指表示法。 我们不仅用手可以知道表示长度单位的进率,而且 还可以用手势来判断题目。请看下列各题(用手势来表 示“√”“×”)。 1.1枝铅笔长15千米。 ( ) 2.80km<8000m。 ( ) 3.一本书长15米。 ( ) 4.操场的旗杆高10米。 ( ) 5.5千米30米=5030米。 ( ) 6.1根粉笔长约1cm。 ( ) 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早晨,我从2千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 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 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千米远的学校去上 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 马上拿出厚1cm的课本看起来。 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 哪一个?改变后为: 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厘米长的牙刷 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 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到离家500米远的学校去上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 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 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 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 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 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 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 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3、画线段。
猜老师的身高? 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
了。“165( )。(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 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二、复习基础
今天我们就要来复习长度单位。除了厘米还有别的 长度单位吗?你可以从大到小的排起来吗?千米──米 ──分米──厘米──毫米
这些长度单位还有一个英语名字你知道吗?谁能来 说说?你知道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教学流 程及课 堂练习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 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 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 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
板书: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学流 程
在这些进率里哪些进率是最特别?除了千米和厘米 之间是1000进制,其它相邻单位的都是10进制。那如果 隔一个单位呢?除了米和厘米,还有哪些? 三、温故知新
教学重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点
教学难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 点 米。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 图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
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课后小结:
教学流 程及课 堂练习
设计
板书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
容或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
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目
的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
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 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点
教学难 点
估测物体的长度。
师 生 互 动
设计意 图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教学流 程
教学流 程及课 堂练习
设计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 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 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 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 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 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 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 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课后小结:
教学流 程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 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 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 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 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 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 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 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实践活动:试 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 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
教学流 程
教学流 程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 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 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 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 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 尺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