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课内阅读《梅花魂》阅读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课内阅读《梅花魂》阅读题及答案

6、梅花魂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在我小的时候,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他会落泪。

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读诗词落泪2、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我五岁年,不小心弄脏了外祖父心爱的墨梅图,他很生气,大发脾气后又小心地把墨梅图弄干净。

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珍爱墨梅图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冷艳:花耐寒而艳丽。

本文指每一朵梅花都耐寒而艳丽。

(2)幽芳:香味清淡而芬芳。

本文指梅花的香味清淡而芬芳。

(3)颇负盛名:颇的意思是很。

这个词的意思是名气很大。

本文指外祖父在星岛文坛的名气很大。

(4)不甚在意:不太在乎,不太在意。

本文指我偶尔摆弄外祖父的古玩,他也不太在乎。

(5)玷污:弄脏。

本文指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弄脏的。

4、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梅花的词语。

从这些词中能够感受到梅花的清高品格。

5、“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这是外祖父第一次落泪。

(2)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要写这些诗句?(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答:共同点:这些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每句话都会激发出外祖父思念家乡的情感。

因为写这些诗句能够体会到外祖父是由这些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所以潸然泪下。

更加生动的写出了外祖父落泪的情景,衬托出外祖父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6、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这句话是对外祖父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

从中能够感受到老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但是还不能回去的无奈。

也有看到我不懂外祖父的思乡心切的无奈。

更能够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7、“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把这句话改成“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很爱惜,家人碰不得。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答:原句好。

因为“唯独”是唯一,只有的意思。

“分外”的意思是非常。

“碰也碰不得”的意思是一下也不能碰。

这几个词有强调那幅墨梅图非常重要,外祖父十分珍惜爱护的意思。

而改过的句子读不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程度很强烈的感觉。

情感表达不够,因此原句好。

8、“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

”(1)这里的“顿时”与不小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这个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顿时的意思是马上,立刻,一秒钟都不耽误。

能够感受到即使是我不小心的,外祖父也没有因此原谅我,还是非常生气。

这个字强调了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因为墨梅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表达出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全寄情于墨梅图。

9、在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这句话是对外祖父语言的描写。

这也是一句反问句。

(1)改成陈述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或者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2)比较原句和改成的陈述句,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答:原句好。

因为原句运用反问的手法更加强调了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更加能够感受到外祖父当时很生气。

表达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而陈述句对这种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

10、“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1)这句话是对外祖父动作进行描写。

相关的词语有刮,抹净。

(2)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答:“轻轻地”和“慢慢地”用得好。

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外祖父的动作,写出外祖父当时很小心翼翼,认真仔细地处理墨梅图上的污迹,生怕把墨梅图弄坏了,说明外祖父很珍爱这幅墨梅图。

11、为什么外祖父会如此珍爱这幅墨梅图?答:因为墨梅图在他眼里不仅仅是梅花,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全身心去爱。

对墨梅图的珍爱,就是对祖国的爱。

外祖父把对祖国的思念和爱,全部寄托在这幅墨梅图上。

12、在写外祖父珍爱墨梅图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古玩?(不甚在意和碰也碰不得进行对比)答:这是用价值连城的古玩和墨梅图进行对比。

价值连城的古玩非常昂贵,而外祖父却不在乎,可以让我随意摆弄。

对于不太值钱的墨梅图,外祖父却十分爱惜,连碰都碰不得。

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如获至宝。

对墨梅图的珍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和思念。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1、这部分主要讲了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像孩子一样哭了。

临走前,外祖父把珍爱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回国那天,外祖父又到船上赠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

2、这部分写了外祖父两次哭泣。

一次是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像孩子一样哭了。

另一次是回国那天,外祖父来送行时泪眼蒙眬。

全文的三次哭泣都说明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伤心难过,表明了外祖父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

3、外祖父的话说了四层意思:第一,梅花本身的生长特点;第二,赞美梅花的精神;第三,赞美中华民族有梅花精神的人;第四,一个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郑重:严肃认真。

本文指外祖父严肃认真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2)大抵:大多,大都。

本文指别的花大多都是春暖才开花。

(3)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本文指中华民族的英雄从来都是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4)低头折节:低下头,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

本文指中华民族的英雄从来不低下头,不会丧失气节,不会屈服于他人。

(5)秉性:本性,性格,精神,品质。

本文指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本性,精神品质才好。

(6)眷恋:怀念,留恋。

本文指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有一颗怀念,留恋祖国的心。

5、“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从这句话的带点儿字中你能体会到梅花不畏严寒,环境越是恶劣,花开得越是茂盛。

这个“愈”字就是“越”的意思,层层递进,程度越来越深,更能够体现出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6、“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运用加点的关联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这段话中再找出一组关联词语是不论……总……,请再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外祖父为什么会将十分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答:第一,他是让我好好保存墨梅图;第二,外祖父因为年老不能回到祖国十分遗憾,他把对祖国的爱寄托在墨梅图上,让我把他对祖国的爱带回到祖国;第三,外祖父借墨梅图告诉我要做像梅花那样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人。

9、作者借梅花来比喻具有梅花一样的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10、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民族涌现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气节的人,你能写出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及他的具体事例吗?答:文天祥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

李大钊,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刘胡兰,强暴武力威胁不了,宁死不屈,死在敌人的铡刀下。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歼灭敌人,宁死不当俘虏,跳崖为国捐躯。

11、“梅花魂”的“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也就是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12、用“——”画出说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理由。

13、这部分用旁的花和梅花进行对比,突出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

14、“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这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从中能够感受到离别时悲凉的气氛,更加衬托出外祖父年老不能回国的那种伤感和遗憾。

15、“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这是对外祖父的外貌进行描写。

它的作用是衬托出外祖父年老不能回国的那种伤感和遗憾。

16、“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