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农场第一小学学生资助工作汇报材料
为贯彻落实《关于转发兵助发《关于开展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师教传〔2014〕5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皮山农场第一小学是一所公办寄宿制民汉合校,建于2005年。
现有教职工116名,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94名。
占教职工总数的77.1%;汉族教职工22名,占教职工总数的22.9%。
现一至六年级已全部实现双语教学全覆盖。
双语班35个班,在校学生1551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547名,占学生总数的99.9%,仅有汉族学生4名。
住宿学生143名。
双语幼儿园10个班,在校学生333名。
其中大班6个,学生200名;中班5个,学生133名,全部为少数民族学生。
二、工作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构体系,确保工作合力
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我校于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教务主任、总务主任、班主任为组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对学校资助工作负总责,副组长协调资助各方面工作,审核资助对象,成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认真制定了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工作。
我校专门设置了学生资助职能,有1名工作人员专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在各项工作运行中,学校实行统一管理模式。
(二)强化管理意识,健全实施体系,确保规范运作
我校健全扶助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做到专户管理、分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
从确定资助对象,到进行公示,再到发放补助,各项手续完善,基础数据齐全,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一是有效维护学生信息系统,确保学生信息完备。
我校学生信息系统完整,按上级教育部门要求由教务处专人负责维护学生学籍信息,由专人负责维护学生资助信息,每学期更新分别上报上级教育部门和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每一个受助学生都在籍在本地,没有虚报人数,学生学籍异动信息由教务处提供并管理。
二是严格把关学生申请材料,确保不虚报、不遗漏。
在工作中,我校按照国家及兵、师、场相关文件政策要求,严格把关,做好国家助学金和免费教育的审核工作。
学校审核实行由下至上的审核办法,基本程序是:1)符合条件的学生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填表并递交申报材料,班主任初审并签名;2)教务处负责人复审、归类、汇总,并递交至学生资助工作工作小组。
为确保材料准确完备,校专职学生资助负责人亲自指导班主任审核材料;3)学生资助工作工作小组逐一审核并抽查,只有符合条件的学生才能申报各类资助。
学生资助工作工作小组汇总情况后,上报学校。
每学年学校各类资助申请材料齐全,评审程序基本规范,各项资助资料分学年或学期归档。
同时,畅通民主监督渠道,设立学生资助工作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做好了各种信访处理工作,使捐赠者放心,受助者安心。
对于主动上门的求助者,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件件落实,项项解决,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是积极扩大宣传影响,有效组织落实国家助学金及免费教育,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几年来,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展板、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载体,通过主题班会、制作板报、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对于上级拨入的各类帮困助学经费按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用途设立专用核算账户,运用账户核算对专用经费进行跟踪管理,保证做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学校负责人并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四)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确保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有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
200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学费和杂费,在此基础上,每年十四师财政对一小义务教育投入近45万元,用于我校140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等费的免补,其中公用经费标准由2009年的小学生均300元/人·年、增加至2012年小学生均500元/人·年,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由2009年的小学生均500元/人·年,年增加至2012年小学生均1000元/人·年。
(五)学生资助工作总体落实情况
一)幼儿学段
2013年春季,我园共有幼儿426人,每名幼儿每学期接受国家专项救助资金1840元,共计783840元,2013年秋季,我园共有幼儿333人,每名幼儿每学期接受国家专项救助资金1840元,共计提供救助资金612720元。
校内严格按照学生补助标准,利用资助资金在校内每天中午对学生发放午餐。
按照资金情况,合理安排每天食谱,做到了把每一分的资金都花在幼儿身上,让幼儿的生活得到合理的调解和改善。
二)义务教育小学学段
1、2013年春季,我校共有义务教育学段学生1465人,分为6个年级,33个教学班,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贫困家庭子女。
按照“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开展“阳光工程”、“希望工程”、“春雷女童助学金”、华育奖助学金、“党员一带一”等形式帮助入学的贫困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学校学生每学期接受国家专项救助资金1840元(每月每位学生生活保障150元、伙食补助300元、其他费用10元),共计提供救助资金269560元。
2、兵团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实施。
自2007年秋季开始,兵团财政厅、兵团教委下发文件《兵团团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实施办法》,把贫困生纳入了资助范围。
2013年秋季学期兵团为贫困家庭1551名学生提供课程教材20多种,13959余册,资金为16.7万元。
3、我校义务教育学生1551人,每学期接受国家专项救助资金1840元(每月每位学生生活保障150元、伙食补助300元、其他费用10元),共计提供救助资金2853840元。
校内严格按照学生补助标准,利用资助资金在校内每天中午对学生发放午餐,每位学生补助为3元,得到资助学生1551人,每天4653元,每学期39.08万元,按照资金情况,合理安排每天食谱,做到了把每一分的资金都花在幼儿身上,让幼儿的生活得到合理的调解和改善。
4、每学期学校一部分学生得到社会各种企业部门的各种资助,如“阳光工程”得到资助学生7名,连续三年,每生每学期200元,7名学生共得到8400元。
“希望工程”得到资助学生每学年8名,共24名,每人200元,共资助4800名。
“春雷助学金”得到资助学生20名,每人400元,共得到资助24000元。
“华育奖助学金”得到资助学生82名,每人500元,共得到资助41000元。
三、存在的困难和今后努力地方向
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
2、资助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学生暂时不能享受资助。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在上级领导全力支持下,我们努力做到及时沟通、统一思想、通力合作,认真负责地将党和政府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关怀及时落实。
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完善制度,履行职责,提高业务水平,认真、规范、准确地执行工作要求,真正将党的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皮山农场第一小学
201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