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吉林省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们,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字扣0.5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请在下面田字格中端正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5、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的千古名句是:□□□□□□□,□□□□□□□。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行征联活动,请你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是:喜迎盛世龙舟竞渡,下联是:□□□□□□□□。

二、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知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巳矣”(《子张》)【注释】①知:(zhì)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

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⑥亡(wú):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经典著作之一。

(1分)10、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解释不同的是(2分)⑴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⑵五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自省.也⑶诲.汝知之乎/诲.人不倦⑷是知.也/日知.其所亡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省”的具体内容。

(2分)12.请写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理解。

(2分)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原因。

(2分)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2分)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学则感受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的所获得的启示。

(4分)(二)现代文阅读(2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鸟瞰地平线赵丽宏前几天,乘夜班飞机回上海,在浦东机场着陆。

飞机抵达前,从机窗俯瞰,只见地面灯海璀璨,令人目眩。

我发现,飞机竟然从市区上空飞过,黄浦江两岸,密集的楼房和蛛网般的街道犹如水晶砌成。

这是我第一次从空中鸟瞰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区,那些熟悉的地方,竟然那么神秘,那么陌生。

“世博会!世博会”前后座位上的乘客忽然发出一阵惊呼。

地平线上,出现一片眩目的灯光,这是地上的星云,是人间的彩霞,是烂漫盛开的光之花,是奔流飞动的七彩瀑布。

被灯火勾勒出来的世博会园区,神奇如梦幻世界。

我看见了中国馆,就像一顶红色桂冠,是园区中的一个瞩目的制高点。

也看见了世博轴,那些云一般的顶篷,喷泉一般的灯束,交汇成一条斑斓光带,贯穿园区,连接着黄浦江。

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馆,星罗棋布。

我想看一眼英国馆,它应该像一朵晶莹闪烁的巨大蒲公英;想看一眼西班牙馆,它是一个造型奇特的藤编大筐;也想看看沙特阿拉伯管,那是一艘月亮船,一个空中花园……然而不容我仔细辨认,那些斑斓光影已从机窗下一掠而过,不夜之城的大地正不断逼近。

机舱里,人们在轻声赞叹。

我的思绪,却如电影蒙太奇镜头,回溯到二十四年的一个深夜。

二十四年前,我住在浦东,就在如今的世博园区旁边。

那时,周围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那天深夜,两岁的儿子突然发高烧,我和妻子要送儿子去医院看急诊,然而深夜没有公交车,也要不到出租车,我只能骑自行车,让妻子抱着儿子坐在后面,赶去几公里外的医院。

从医院看完急诊,还是骑车回家,那辆旧自行车,承载着一家三口的重量,吱呀作声,缓行在无人的公路上。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突然咔嚓一声,自行车折断了中轴,人仰车翻,我们全家摔倒在马路中间,儿子惊惶的哭声回荡在夜空中……当年我们摔倒的那个十字路口,如今正是世博园区的门口,就在那条华光四射的世博轴起点处!二十四年那个昏暗惊恐的深夜,仿佛仍在眼前,而眼前早已是一个光明的世界。

中国的世博会,马上要向全世界敞开胸怀,就在这片我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

二十四年前,住在浦东的人有谁想到过这里会成为世博会园区?当年浦东被认为是上海偏僻的“西伯利亚”,繁华的浦西和浦东之间,只有一条过江隧道,在黄浦江上造桥,也被人认为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如今,宽广的大道,正从天上,从地下,从水中,围绕着世博园区向四面八方辐射,连通上海,连通中国,连通全世界。

昔日的寂寥闭塞和今天的繁盛通达,反差是如此强烈。

世博会,改变着这片土地,改变着这个城市,也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抚今追昔,有一种神奇的感觉,时空在交错,思绪在回旋,想象之翼在天地间翩然翻飞。

一百年前,一个生活在浦东的上海作家曾经写过一部幻想小说,书名为《新中国》。

他在小说中幻想一百年后在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他在小说中写道:人们“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而黄浦江上的大桥,更让小说的主人公惊讶:“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这位作家作这些幻想的时候,中国是一头东方睡狮,积贫积弱,被世界列强欺凌。

那时的世博会上,中国的商人拖着长辫子,形单影只,陪伴他们的,只有古老的瓷器、丝绸和酒。

面对西方世界先进的发明创造,中国人只能瞠目结舌。

世博会,似乎永远是发达国家炫耀富强的舞台。

今天,世博会终于要在中国展开大幕,一百年前那位作家的幻想,今天都已经成为现实,而且远远超越他当年的幻想。

夜空下的世博会,是一片彩色的灯海,给人一种缤纷而神秘的印象。

世博会到底是什么?这是人类文化的大联欢,是人类文明的交谊舞。

世博会是面向未来的,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寻。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主题,并非我们已知的客观现实的总结,而是一种理想。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这正是上海世博会要回答的问题。

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馆中,在那些彩色的屋顶下,在那些神秘的灯光里,答案即将斑斓纷呈地展开。

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

2020年4月24日于四步斋(选自《光明日报》)1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⑴璀.璨()⑵闪烁.()⑶斑斓.()⑷翩.然()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来自世界各地的展馆,星罗棋布....。

(2)面对西方各国先进的发明创造,中国人只能瞠目结舌....。

18.文中“地平线上,出现一片眩目的灯光,这是地上的星云,是人间的彩霞,是烂漫盛开的光之花,是奔流飞动的七彩瀑布。

”一句文采飞扬,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4分)19.作者在第四段中叙述了24年前的一段往事,这是一种什么叙述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20.“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作者说“世博会,改变着这片土地,改变这个城市,也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

结合第六段写出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变化。

(4分)21. 为什么说世博会“这是人类文化的大联欢,是人类文明的交谊舞”?(4分)22.本文是“鸟瞰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

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

”,这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3.上海作家幻想一百年后在家乡举办万国博览会情形,如今已变成了现实。

试想再过一百年,世界博览会在你的家乡举办,请你展开想象的羽翼,请用精彩的语言描绘家乡发生的的巨大变化。

(6分)(三)名著阅读(5分)24.2020年4月25日,丹麦国宝“小美人鱼”铜像首次“离家远行”,远涉重洋飞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

他的到来,唤起了我们心中深藏已久的童话记忆。

“小美人鱼”源自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她的故事曾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除了《海的女儿》,你还读过安徒生的哪篇童话,请结合具体故事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5分)1.童话标题:《》2.阅读感受:三.写作(60分)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端午的味道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天使让人牵挂4月30日晚,202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在上海世博园世博文化中心举行。

两位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藏族小朋友也出现在了舞台上,他们让人格外牵挂。

其实,在玉树地震灾区,像这样的孩子还很多,下面就来结识两位同龄朋友。

才仁措毛,15岁,在玉树结古镇民族中学读初三。

地震后家里房子垮塌,教室也转移到学校的操场上。

才仁措毛喜欢穿牛仔裤和毛皮马甲,在学校经常跟同学一起跳街舞。

她想去结古镇的安置点当志愿者,可是她奶奶不让去,让她安心准备读书。

她的左手在玉树地震后的一次余震中,不小心被刀割破。

才仁拉毛,14岁,在玉树结古镇民族中学读初中。

目前随母亲临时居住在玉树赛马场安置点,帮助父母照看家里的7个弟弟妹妹。

她的父亲在结古镇上班,地震以后事情很多,经常早出晚归。

过些天,才仁拉毛可能会被送到西宁等地的学校继续读书。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感情。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④不能出现学生本人名字和毕业学校名吉林省2020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阅卷说明: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卷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学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

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评阅说明: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写错诗文、多字、漏字不得分;能端正书写1分。

1.君子好逑2.长风破浪会有时3.浅草才能没马蹄4.人生自古谁无死5.草色入帘青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宽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