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09至2010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 命题教师: 罗宏 适用班级:200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及高分子材料专业 考试(考查) 年 月 日 共 页 注意事项: 1、 满分100分。
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记“√” , 错误的记“×”) 1.晶体的排列是长程有序的,其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
(√) 2. 螺型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
(√) 3.莱氏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片层状混合物。
(×) 4.异类原子占据空位称为置换原子,不会引起晶格畸变。
(×) 5.电子化合物以金属键为主故有明显的金属特性。
(√) 6.冷拉后的钢条的硬度会增加。
(√) 7.匀晶系是指二组元在液态、固态能完全互溶的系统。
(√) 8.根据菲克定律,扩散驱动力是浓度梯度,因此扩散总是向浓度低的方向进行。
(×)
9. 细晶强化本质是晶粒越细,晶界越多,位错的塞积越严重,材料的强度也就越高。
(√)
10.面心立方的金属的致密度为0.74。
(√)
二、单一选择题:(10分,每空1分)
1. 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有(C)个原子。
(A)3 (B)2 (C)4 (D)1
2. 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可能造成(A)
(A)晶内偏析(B)晶间偏析
(C)集中缩孔(D)缩松
3.属于<110>晶向族的晶向是(A )
(A)[011] (B)[100] (C)[010] (D)[001]
4.以下哪个工艺是凝固理论的具体应用。
( D )
(A)渗氮(B)渗碳(C)硅晶片掺杂(D)提拉单晶硅
5. 影响铸锭性能主要晶粒区是(C)
(A)表面细晶粒区(B)中心等轴晶(C)柱状晶粒区(D)三个区影响相同
6.属于包晶反应的是(A )(L 表示液相,A、B表示固相)
(A)L+ B →A (B)L+B→C+B
(C)L→A+B (D)A+B→L
7.对于冷变形小的金属,再结晶核心形成的形核方式一般是(A)
(A)凸出形核亚(B)晶直接形核长大形核
(B)亚晶合并形核(D)其他方式
8. 用圆形钢饼加工齿轮,下述哪种方法更为理想?(C)
(A)由钢板切出圆饼(B)由合适的圆钢棒切下圆饼
(C)由较细的钢棒热镦成饼(D)铸造成形的圆饼
第1页
(D)Array B)各向异性(C)材料结构一次成型性(D)
B )形式存在。
(C)固溶体(D)以上都不对
(10分,每
-佩奇)公式
2分)
MPa),σ0—常数,大体相当于单晶体的屈服强度晶界对强度影响程度的常数,(1分)d—多晶的分)
s或mol/m2·s)(1分)
),c—体积浓度(g/m3或mol/m3)(1分)
(1分)
1分)
[110],[121],[1 1 1 ]
2.确定下列简单立方晶胞中ABCD的晶面指数(4分,各2分)。
(120)(113)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为什么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金属塑性不同?
滑移系的多少,滑移面原子密排程度及滑移方向数目决定了金属塑性的好坏,(2分)密排六方滑移系少,塑性最差,(1分)体心立方的滑移系等于或多于面心立方,但滑移方向(2个)比面心立方(3个)少,滑移面的密排程度也较低,所以体心立方金属的塑性又比面心立方金属差。
(2分)
2.例举碳钢的化学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亚共析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物,珠光体强度高于铁素体,含碳量增加则珠光体量增加,合金强度提高;(2分)过共析钢由二次渗碳体和珠光体构成,含碳量增加则二次渗碳体量增加,合金强度增加变缓;(1分)含碳量达到0.009时,二次渗碳体呈网状分布,合金强度开始快速下降;(1分)含碳量达到0.0211时,出现莱氏体组织,合金强度降到很低值。
(1分)
第2页
3.简述典型铸锭的晶粒组织的三个区域的特点
和形成原因。
1.如图:铸锭的晶粒组织通常通常由三个区域组
成:最外层为小颗粒等轴晶粒区;中间部分为
垂直于模壁,长而粗的柱状晶
粒区;中心部分为大颗粒等轴晶粒区。
小颗粒等轴晶粒区很薄,对铸锭性能影响不大。
(3分)
当液态金属浇入常温下的铸模时,与模壁接触的一层液体处于极大过冷状态,因而大量形核并迅速长大成小等轴晶粒区。
在此过程中,模壁迅速升温,小晶粒区前沿液体中过冷度减小,不足以独立形核。
小晶粒中那些与散热方向垂直的快长晶面(低能面)继续择优取向生长,结果形成柱状晶区。
当柱状晶生长时,会使液固界面前沿液体中熔质富集,产生成分过冷。
于是液体中又开始形核并自由长大成大颗粒晶粒,形成中心的大颗粒等轴晶区。
(2分)
4 .简述正负温度梯度下,晶体界面推移长大的方式。
(1)平面状长大:当液体具有正温度梯度时,晶体以平直界面方式推移长大。
此时,界面上任何偶然的、小的凸起伸入液体时,都会使其过冷度减小,长大速率降低或停止长大,而被周围部分赶上,因而能保持平直界面的推移。
(1分)长大中晶体沿平行温度梯度的方向生长,或沿散热的反方向生长,而其他方向的生长则受到抑制。
(1分)
(2)树枝状长大:当液体具有负温度梯度时,在界面上若形成偶然的凸起伸入前沿液体时,由于前方液体有更大的过冷度,有利于晶体长大和凝固潜热的散失,从而形成枝晶的一次轴。
(1分)一个枝晶的形成,其潜热使邻近液体温度升高,过冷度降低,因此,类似的枝晶只在相邻一定间距的界面上形成,相互平行分布。
在一次枝晶处的温度比枝晶间温度要高,这种负温度梯度使一次轴上又长出二次轴分枝。
同样,
还会产生多次分枝。
(1分)枝晶生长的最后阶段,由于凝固潜热放出,
使枝晶周围的液体温度升高至熔点以上,液体中出现正温度梯度,此时晶体长大依靠平界面方式推进,直至枝晶间隙全部被填满为止。
(1分)
六、综合题(共40分,其中1、2题各10分,3题20分)
1 已知纯铜的临界分切应力为1MPa,问:
(1)要使(111)面上产生[1ī0]方向的滑移,应在[110]方向上施加多大的拉应力? λ=90°,cos λ=0,………………2分
由σs =τc /cos ϕcos λ 可知
σs =∞,即作用力方向为 [110]时,在[1ī0]方向不会产生滑移。
……………2分
(2) 要使(111)面上产生[101]方向的滑移,应在方向上施加多大的拉应力? cos λ=1/2……………2分
cos ϕ=3/2………………2分
σs =τc /cos ϕcos λ=2.45 MPa……………2分
2.已知A (熔点700℃)与B (熔点620℃)在液态时无限互溶,固态时B 在A 中的最大固溶度(质量分数)为WB=26%,室温时为WB=5%;但A 在固态和室温时均不溶于B 。
在280℃时,含WB=52%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试绘出A-B 合金相图。
相图完全正确:……4分 其余参数各1分共6分。
第3页
620℃
280℃
A 5 26 52 B
(1)写出所有平衡转变式。
(各1分)
(a)包晶转变L =r-Fe +Fe3C
(b)共析转变:r-Fe =α-Fe +Fe3C
(c)包晶转变:L+δ-Fe= r-Fe
(2)画出碳含量为0.45%的钢的步冷曲线并计算室温下组织组成物
和相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组织组成物相对含量:
P%=[(0.45-0.02)/(0.77-0.02)]×100%=57%
F%=[(0.77-0.45)/(0.77-0.02)]×100%=43%
相组成物相对含量:
F%=[(6.69-0.45)/(6.69-0.02)]×100%=94%
Fe3C%=[(0.45-0.02)/(6.69-0.02)]×100%=6%
(3)画出碳含量分别为Wc=0.01%、Wc=1.0%、Wc=5.2%的室温下的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