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诚信道德讲堂讲稿

诚信道德讲堂讲稿

诚信道德讲堂讲稿各位同事,很高兴今天给大家进行这一期的道德讲堂的宣讲,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活动得到收获和帮助。

我今天给大家宣讲的题目是:《强化诚信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即所谓内诚于心而外信于人,古老的华夏民族响誉世界;道德涣散、诚信缺失却是今天中华备受关注的焦点,成为社会进步的痼瘤、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十六大以来,各地人民意气风发,加快城镇化建设,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进。

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万象更新的时期,党确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目标,今年“两会”“诚信建设”更成为最热门议题,诚信问题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点。

我们国土部门从中责无旁贷的就是要增强全体职工的诚信意识,创造良好的诚信发展环境,积极打造信用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进步。

一、什么是诚信及诚信意识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表里如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二是要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诚信是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永恒的守则和论题。

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和、国无诚信不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

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世界知名企业中,无论哪一个企业都把诚信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有一些知名的企业因为丧失了诚信这个立业之本,比如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的美国安然公司,虽然拥有上千亿美元的资产,但因为财务造假,2002年在几周内就宣布破产;还有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咨询公司的美国安达信公司,也是因为违背协议和审计造假等,于2002年解体。

就像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决策咨询机构美国兰德公司调查报告中说的那样:“是公司责任的崩溃、企业伦理的泯灭、贪婪和欺诈、企业诚信荡然无存,使安然、安达信、世界通信等公司丑闻不断。

为了谋求生存,一个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与企业文化?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

”我们xx也有这样诚实守信的好例子。

2010年4月17日,东门桥综合市场内52010291号福彩投注站中出一注一等奖与一注二等奖,合计人民币5146680元。

中奖彩票是一名姓蒋的女士打电话向该投注站销售员袁宗义订购的,蒋女士并不知道订购的彩票已经中了大奖,也没有付钱取走彩票。

面对500多万元的巨奖,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袁宗义并没有起贪念,她立即电话告知蒋女士彩票中奖,随后,蒋女士支付了4元钱取走了500多万元的彩票。

诚信为经营之本,面对巨奖不动贪念,袁宗义用自己的诚实守信作出了榜样,感动了大家。

据说,现在该投注站的生意变得十分火爆。

诚信意识是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简单地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提醒自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实际上就是诚信意识的表现。

二、强化诚信意识的意义是什么(一)强化职工诚信意识,深刻认识创建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

增强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贯彻十六大、实践“三个代表”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构筑职工信用体系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职工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秩序,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职工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良性的经济秩序,推动有序的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职工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可靠的生活秩序,形成健康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增强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是现阶段必须重视和加以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二)强化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经济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职工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企而无信”,同样“不知其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个职工要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就必须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意识,践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才能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一个职工,只有把诚信作为当务之急的内在要求,贴近世界的长远保证,与时俱进的重要支点,才能逐步走向高强度信任。

(三)强化职工诚信意识,积极创建信用体系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树立诚信经济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在欧盟的步履维艰,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职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逃避债务、合同欺诈、制假售假等不诚信现象,严重损坏了职工形象,制约了投资与消费,败坏了传统美德,造成了信用危机。

“诚信”建设,事关职工的形象、发展和未来,因此,国土部门要以诚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实现新的振兴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

(四)强化职工诚信意识,打造诚信工作理念。

诚信是发展经济,吸附生产要素的“大磁场”,是破解“农民不富”的“金钥匙”,是撬动“三农”的“大杠杆”,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招商引资的“梧桐树”,是一个地方政府、发展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经济的“奠基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把诚信这个发展经济、吸附生产要素的磁场做得更强,把诚信这棵梧桐树培养得更加枝繁叶茂,把诚信这块市场经济的奠基石夯得更实,把诚信这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调得更加柔顺,努力打造“诚信国土”,“诚篇二:“诚实守信”道德讲堂活动讲稿“诚实守信”道德讲堂活动讲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我们“道德讲堂”,学习诚信人物的高尚精神,讲述身边故事,传承中华美德,我是主持人李睿。

今天我们这场道德讲堂的主题是:诚实守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不欺、恪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诚信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

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转型时期,一些失信行为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社会道德进步从来都不是平坦的、直线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是在战胜各种挑战中不断前行的。

种种失德失信现象,是前行途中必须跨越的荆棘和经历的磨难。

今天的道德讲堂共有八个环节: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作一次反省。

请同学们起立,现在,请在座的同学们和我一起静静的反思一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工作中我们是否做到诚实、不说谎、不做假、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和工作?时间二分钟。

......好,时间到。

同学们,要跨越这荆棘,铸成诚信的高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这就需要我们严于律己,督促自我提高素质修养,做诚实不欺、恪守信用之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造就更广阔的信用“绿洲”。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道德歌曲——《公民道德歌》大家起立。

播放音乐。

全体同学一起合唱。

请坐下,谢谢大家!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看一部道德短片今天我们学习的道德模范是一对兄弟,他们信守承诺,为了兑现“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的誓言,上演了一场悲情接力,他们就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播放短片。

......信义好兄弟,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而这铿锵之声是否也打动了你的心?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诵一段中华经典“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孟子〃离娄上》。

意思是说:真实无妄是自然之道,是自然的规律,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假;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此句是从宇宙万物存在的现实和规律上说明了诚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因此也是为人的根本。

现在,请大家一起跟我大声朗诵:“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发一个善心在共同学习了“信用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故事后,我想今天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许许多多感想,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们一起分享?首先请×××给我们做一下点评,发一番善心。

感谢×××的点评。

下面有请×××给我们做一番点评。

感谢两位的点评。

同学们,立人先立德,有德才有为,“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敬畏道德,崇尚道德,追求道德。

下面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做道德承诺。

请班长带领大家一起承诺: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行动起来,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少年!陶行知说过:“人的最大美德莫过于诚实”。

那就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风,积极投身于铸造诚信的浪潮中去吧!下面进行第七个环节:日行一善。

在我们的微心愿圆梦行动中,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的愿望,很多同学都表示尽自己的努力帮别人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实现诺言吧。

下面我们进入第八个环节:送一份吉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这是我们千年文明所积淀下来的道德古训,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报,道德讲堂衷心的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再次祝愿大家吉祥如意,谢谢!篇三:道德讲堂讲稿稿增强道德观念,做有道德之人各位领导: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乡党委政府主办的道德讲堂活动。

非常高兴能够在此和在座的各位就道德这个话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今年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各地要抓好道德讲堂建设。

又适逢我县正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今天上午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社会主义道德的相关知识尤为有意义。

那么道德究竟是什么?我们首先从理论层面来作解释。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起着断判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意为风俗习惯,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以及所指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古代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今天如果再这样就不是什么美德了,而是不道德行为,恰恰相反男女平等才是美德,女子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

再如,在西方不少国家,父母把子女抚养到18周岁后,就可以不再供养他们了,父母这么做并没有不当之处,但是在中国父母要这么做,肯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是不道德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