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土地规划工作总结今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印江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坚持“三措并举”、推进“四化进程”、改善“十大民生”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为主线,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己任,以“保增长保红线”为动力,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加快构建保障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切实改善和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严格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格依法行政,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增强国土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运行1、科学编制各项规划,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利用计划。
一是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利用计划的引领作用,根据全县及乡镇发展思路,紧紧抓住规划成果作定型前调整,完成了印江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的修改工作和2012—2020土地整治规划及印江自治县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县专项规划的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完成了木黄镇、沙子坡镇两个基地单元基本烟田落实到图斑的规划上图工作,超额完成全县10万亩的规划任务,为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规划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积极开展《印江自治县土地整治规划2012-2020年》、《印江自治县矿产资源规划》和《“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编制工作;四是完成了58个项目用地规划审查(其中:42个用于项目申报、16个为已批复项目)和全县2819宗农村村(居)民个人建设用地用地规划审查工作。
2、努力解决供需矛盾,切实提高保障发展的能力。
一是完成年度用地计划编制工作。
编制了《印江自治县今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印江自治县今年度住房(含保障性住房)供应计划》;二是报地工作。
完成12个批次用地报件190.1763公顷(含生态移民搬迁、地灾搬迁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用地)的申报工作,已获批复用地指标93.9647公顷;三是供地工作。
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年度利用计划做到向重大基础设施、新兴战略性产业、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倾斜,全年划拔国有建设用地14宗145.2439公顷,共组织招拍挂土地使用权20宗,成交18宗40.85486公顷,成交价款18970.1万元,流牌2宗(商住1宗5.9144公顷,工业1宗1.873公顷),正在组织挂牌5宗。
重点保障了工业园区的项目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杭瑞高速公路连接线用地、人民公园、重庆汽车及建材市场、县城区干道、中药材基地及加工、茶叶基地及精深加工、凯迪能源生物质发电、马铃薯基地及加工、浙江商城、森林大酒店、普瑞斯汀酒店、汽车加气站等一批开发性项目建设用地;四是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积极争取全省预留年度计划指标,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缺口。
完成了2010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400亩周转指标各项工作任务。
完成了2011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100亩周转指标实施规划,本轮增减挂钩工作中的建新地块将全部留用为城镇建设发展用地;五是土地监督管理。
发现土地超容积率5宗,已查处追缴3宗,追缴地价款94.81万元;六是农村宅基地审核呈批工作。
共计审核呈批农村宅基地2819户,审批用地34.6009公顷;七是土地征收储备工作。
完成征收储备土地2263.69亩(含项目用地),开展小云工业园区、朗溪工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天然气加气站、天堂镇云阳锰厂扩建、应急指挥中心、公安局、司法局、中寨口旧城改造等项目用地的征地测量和指导工作;八是保障民生工程用地。
与住建部门的协作,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确定供地总量、结构、布局、时序和方式,年内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和教师保障房用地供应将达9.6393公顷;九是处理征地遗留问题。
成功化解了2010-5宗地、文昌公园和南环线项目的征地遗留问题。
3、严格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一是土地开发工作。
我县2009年以来土地开发任务已基本完成,土地开发验收合格规模面积4.8803万余亩,新增耕地面积3.6807万亩。
截止目前,市政府下拔土地开发项目资金10275.16万元(工程款5450万元、指标流转收益4825.16万元);二是土地整理工作。
在建工程沙子坡镇池坝村、天堂镇曹家村和杉树乡对马溪3个土地整理项目已完工,待验收;今年共申报土地整理项目6个总投资3200万元,获批复5个总投资2917万元(其中:省级2个总投资1057万元,市级3个总投资1860万元);另2011年批复的4个土地整理项目,中坝乡夫子坝村、沙子坡镇庹家村、新业乡中河村和刀坝乡白金村大湾土地整理项目已进场施工,目前施工顺利。
(二)严守耕地红线,完善共同责任机制扎实开展“双保工程”,认真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位。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的要求,坚决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全年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不触底、不碰线,确保了上级下达我县73.51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变和65.2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三)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实施矿产资源十二五规划,加强矿业权管理,完善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机制,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
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结构布局。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支持和鼓励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1、认真开展采矿权和探矿权年检工作。
对省、市、县各级发证的矿山进行了实地检查,检查率100%。
现县级发证矿山已全部完成年检工作,正在开展省、市级发证矿山和探矿权年检工作中,力争年前参检率达100%。
2、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
积极开展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工作和认真开展了矿业权“三率”调查工作,办理采矿权延续10宗,收缴采矿权价款22.56万元;新设砂石矿权并挂牌出让2宗,成交价款26万元;完成2011年度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缴工作,共计征缴22.5万元;加强矿山巡查力度,全年机关共开展巡、检查236次,乡镇国土资源所共开展巡、检查近2000次。
(四)加强依法行政,严格国土资源管理1、加大国土资源法制宣传。
围绕宣传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设立固定标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发送手机短信、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服务台、出简报、继续开办《印江国土通讯》刊物和承办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秋季运动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扎实开展“4·22”世界地球日、5月科技宣传月、“5·12”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6·25”土地日、“8.29”测绘日等主师宣传活动和常规宣传工作。
截止目前,我局共悬挂横幅200余幅,散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巡回宣传300余次。
2、认真对待土地例行督察。
一是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成立了领导小组;二是积极配合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完成对我县土地例行督察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通过各级政府帮助和协调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顺利通过土地例行督察外业核查阶段;四是圆满完成整改工作。
通过整改,共立案查处6件,结案6件,收缴罚没款108.4328万元,对违法违规占用土地、违反产业政策供地、未经土地预审违规批准核准建设项目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共给予行政警告3人(副科级3人),通报批评2人(正科级),作出书面检查1个单位。
3、积极开展“两违”整治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清查工作。
县城规划区内8个村所涉及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760户,其中非法买卖土地134户,占地面积15778平方米;村民占地298户,占地面积33749平方米;违法拆建215户,占地面积17573平方米;简易工棚113户,占地面积8971平方米;二是积极开展拆除工作。
根据印党发〔2012〕9号文件精神,县城规划区内8个村应立即拆除“两违”245户,截止目前已拆除170户,占应拆数的69%(其中:非法买卖土地应立即拆除134户已拆除88户,占66%;村民占地应立即拆除111户已拆除82户,占73%)。
4、全面启动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经查,我县土地疑似违法图斑78个,涉及41宗地,面积1494.5亩(耕地978.9亩)。
通过清查,合法用地有57个图斑涉及24宗地,面积1288.4亩(耕地875.1亩);违法用地有8个图斑涉及4宗地,面积64.8亩(耕地62.8亩);非新增建设用地图斑13个图斑涉及13宗地,面积141.3亩(耕地41亩)。
我局依据国土资源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对4宗违法用地和2宗无证开采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对其违法用地行为进行了依法立案查处,做到了两个100%(立案率100%,结案率100%),使我县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39%,确保了不超过15%的问责线。
5、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一是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为契机,继续巩固深化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成果,依法打击无证开采、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等违法行为。
组建4个工作组35人检查矿山98个,对检查出的5个过期矿山、4个无证开采点、7个涉嫌越界开采矿山和3个其他问题矿山进行了查处;对3个越界开采的砂石场进行了立案查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并处罚款共计1.85万元,均已结案;二是加强土地、矿产、测绘动态巡查工作,全年共计巡查近3000次,及时把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6、创造性开展非法占地专项清理工作。
自下半年以来,对主要为建标砖厂和建材、仓储等临时用地的违法占地行为开展了专项清理工作,共立案查处28起,总违法占用土地面积67.1亩。
截止目前,已结案10起,并处罚款10余万元,尚有18起正在调查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