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孰重孰轻,从古至今争论不断,我们是否想过自己愿意成为感性的自己还是理性的自己呢?或许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去验证过这一答案,但是我们却从来不能够肯定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我相信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所给出的答案肯定会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理性与感性是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而这两种思维模式造就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理性的人往往淡定,从容,比较有深度,有思想。

感性的人往往注重内心,容易被感动,或是情绪高昂,或者是多愁善感。

感性与理性就像是天平的两端,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理性的去处理问题,然而当我们真正面临问题时,我们才发现我们永远都是在用感性的思维去对待和处理问题。

比如说:
1、到底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到底是左手臂在前还是右手臂在前?
2、如果是我,我会是先吃香蕉的哪一边呢?
3、他到底在看哪里?
当我们看到类似这样的图片时,我们是不是会问问自己,如果是我,那么我该怎么做?我们之所以会这么想,说明我们是具有情感的,同时也具备着大脑思考的能力,即所谓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只需要相信一切事物的发展必然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奇心或者“自以为”的心理做出错误的选择。

当面对“破茧而出”的蝴蝶痛苦的挣扎着,感性主义者怀着一颗怜悯之心,剪开了蛹的层层束缚,于是蝴蝶避免了痛苦的蜕变,轻松地来到了绚丽多彩的世界,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美好,然而,虽然经过你感性的帮助,蝴蝶未经受破茧之苦,却也因此让蝴蝶失去了振翅高飞的能力。

它眼前的世界虽然美好,却永远不可能成为属于它的天地,舍弃了痛苦的挣扎,也就舍去了飞翔的美丽。

然而对于同样的问题,理性主义者会经过慎重的思考,反复琢磨,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会理智的收起自己小小的同情心,遵循一切自然发展规律,使得蝴蝶经历痛苦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快乐的生活,试想我们还是希望自己是理性的吧。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试想如果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是理性对待的话,我们的生活将没有任何意义。

生活之中充满了各种滋味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感性而产生,因为感性,所以世间上有了“献爱心”活动,倡议人人献出一点爱;因为感性,我们细腻,我们主动关心帮组别人,我们更深刻地感受爱与恨,把瞬间的心灵悸动珍藏在情感的宝库中;因为感性,才出现了“幸福感”之说。

感性的自己,
让我们体验着世间所谓的酸甜苦辣。

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感性与理性的问题时都会出现停顿,不知何去何从。

何为感性?何为理性?感性与理性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愿我们感性对人,献爱心给他人;理性对事,冷静处理问题。

让“感性思维”指导我们去做人,“理性思维”指导我们去做事,只有将感性与理性运用于生活之中,生活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