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如结构自重、家具及人群荷载、风荷载等。
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4.按照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类型。
1.1.2建筑结构的功能
(1)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1.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影剧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表1.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示例
1 5 临时性结构
2 25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3 50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4 100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结构的功能要求
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功能要求。
(4)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举例讲解举例讲解
教案
授课题目 1.2 结构抗震知识授课时间 3.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地震的类型及破坏作用,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难点地震的破坏作用及抗震设防目标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
新课导入:1976年7月28日,在省、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和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围
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市区。
1.2.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基本概念
1.地震俗称地动,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的自然现象,其作用结果是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
2.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震源。
3.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4.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
5.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6.地震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以及构造地震。
7.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又可将构造地震分为三种:一般把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成为深源地震。
中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均属于浅源地震。
举例讲解
规将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程度不同,分为以下四类: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核电站、核设施、水库、大坝、堤防、贮油、贮气、贮
存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物质的设施等);
乙类建筑——地震时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即生命线工程建筑,(如消防、急救、供水、供电、通讯等);
丙类建筑——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如一般的公共建筑、住宅、旅馆、厂房等);
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如储存物品价值低的一般仓库,人员活动少的辅助建筑等)。
(4)抗震设防标准: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
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
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更高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丁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
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适当降低,但设防烈度为6
度时,不应降低。
1.2.4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容和要求如下: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
(2)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
(3)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教案
授课题目单元二建筑结构施工图授课时间 3.7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目标掌握:
施工图的组成
结构施工图的容、图示特点了解:
了解结构施工图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结构施工图的容及识读方法
教学难点
结构施工图的容及识读方法
教学容、方法及过程附记引例:工程中的图纸
同学们今后从事的建筑施工,就是将一套平面的图纸变成一栋建筑物。
一幢房屋
从施工到建成,需要有全套房屋施工图(即常说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施工图、电施工图、暖通施工图)作指导。
在整套施工图中,建筑施工图处于主导地位。
结构施工图是施工的重要依据。
如何读懂它呢?
2.1结构施工图的容与作用
结构施工图的重点是表达承重构件的布置和形状。
结构施工图是根据建筑要求,经过结构选型和构件布置并进行力学计算,确定个承重构件(基础、承重墙、柱、梁、板、屋架、屋面板等)的布置、形状、大小、数量、类型、材料以及部构造等,把这些承重构件的位置、大小、形状、连接方式绘制成图样,用来指导施工,这样的图样成为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举例讲解
2.1.1.4钢筋的图示方法
表2.4 钢筋的表示方法
号名称图例说明
1 钢筋横断面
2 无弯钩的钢筋端部钢筋的端部用45
3 带半圆形弯钩的钢筋端部
4 带直钩的钢筋端部
5 带丝扣的钢筋端部
6 无弯钩的钢筋搭接
7 带半圆弯钩的钢筋搭接
8 带直钩的钢筋搭接
9 花篮螺丝钢筋接头
10 机械连接的钢筋用文字说明机械连接的方式
(或冷挤压或锥螺纹等)
表2.5 钢筋的画法
2.1.2结构施工图的作用
结构施工图是施工定位,施工放样,基槽开挖,支模板,绑扎钢筋,设置预埋件,
浇注混凝土,安装梁、柱、板等构件,编制预算,备料和施工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教案
基础平面图是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沿房屋底层室地面把整栋房屋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房屋和基础回填土后,向下做正投影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
基础平面图主要表示基础的平面布置以及墙、柱与轴线的关系,为施工放线、开挖基槽或基坑和砌筑基础提供依据。
③基础平面图的主要容
基础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容;如图2.3 基础平面图所示。
a.图名、比例、定位轴线位置及编号;
b.基础墙、柱、基础底面的大小、形状以及与轴线的关系;基础、基础梁及其编号、柱号、地坑、设备基础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础底标高不同时的放坡示意图。
c.±0.000以下的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标高。
d.断面图的剖切位置线和编号,如图中的1—1,2—2等。
e.轴线尺寸、定位尺寸。
f.附注说明:基础埋置在地基中的位置,基底处理措施,地基的承载能力,对施工的有关要求。
教案
上节课学习了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基础详图,大家想知道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示基础平面布置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一、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1. 定义: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从各层楼板层中间水平剖开楼板层,得到的水平剖面图,称为楼层结构平面图。
2.作用:表示各层梁、板、柱、墙、过梁和圈梁等的平面布置情况,以及现浇楼板、梁的构造与配筋情况及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
结构平面图为施工中安装梁、板、柱等各种构件提供依据,同时为现浇构件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供依据。
3.楼层和屋面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照施工方法一般分为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整体式两类。
(1)预制装配式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图
预制装配式楼层结构平面图是由许多预制构件组成,然后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组成楼盖。
这种结构施工图主要表示支撑楼盖的墙、梁、柱等的结构构件的位置,标注时直接标注在结构平面图中。
预制楼板结构平面图的容:
图名、比例、、轴线、墙、柱。
梁、梁垫、过梁、圈梁。
预制楼板。
预制楼板多采用标准图集,因此在楼层结构平面图中标明了楼板的数量、代号、跨度、宽度和荷载等级,板的意义如下:
X YKB XX X X
荷载等级,如2表示荷载等级是2级
楼板的宽度,如5表示500mm
楼板的跨度,如33表示3300mm
预应力空心板
板的数量,如5表示5块
当构件比较复杂或有预埋件时才画模板图,模板图的外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2)配筋图
①图示容和方法
配筋图包括立面图和断面图,主要表示构件部的钢筋配置情况,它详尽地表达出所配置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数量及摆放位置。
②钢筋编号
构件中所配置的钢筋一般规格、级别、尺寸、大小不相同,为了有所区别,不同钢筋采用不同的编号表示。
③钢筋表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中,除绘制模板图、配筋图外,有时还需要配有一个钢筋用量表,在预算和工程备料中用,如表所示。
在表中需标明钢筋编号、直径、钢筋简图、钢筋长度、根数、总长度、总重量等。
三、楼梯结构详图
楼梯结构详图由楼梯结构平面图和楼梯结构剖面图组成,其主要容。
(1)楼梯结构平面图,主要表明楼梯各构件,如楼梯梁、梯段板、平台板等的平面布置,代号,尺寸大小,平台板的配筋及结构标高。
(2)楼梯结构剖面图,主要表明构件的竖向布置与构造,梯段板和楼梯梁的配筋,截面尺寸等。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