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总复习 | 内部版1政治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会上针对香港记者的提问,温总理表示,这次“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港澳单独列为一章,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和澳门保持长期稳定的坚定支持。
这样做不仅是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的要求,也是对港澳的长期发展有利的。
材料二:(香港回归图片)。
(1)港澳回归洗雪了被英、葡侵占的屈辱历史,请分别写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2)我国针对港澳问题,采取了哪一方针?含义是什么?(3)港澳的回归,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请分析促使港澳回归的因素有哪些?(4)港澳回归祖国后,长期保持这繁荣稳定,这说明了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温家宝总理说,调控房价三管齐下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后五年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材料二: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温家宝说,对于物价,我们不敢掉以轻心。
我们是从三个方面来努力管好通胀预期的。
(1)上述两个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总结起来是什么问题?2(2)请你举出我国政府还出台了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
(3)这一问题反映着我国的主要矛盾,请指出。
(4)我国政府为什么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一问题?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开始,中国就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开始商讨制定中短期中国社会和经济战略发展的规划。
自此,每五年为一个时间段,中央制定适应不同阶段发展状况的五年计划。
2010年到2015年五年期间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新的5年规划中包括两大领域的大型计划。
一个是出口型的经济形态转换为扩大内需。
继续构建国内消费市场。
第二个领域的大型计划就是增加新型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生产,提高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利用效率。
按照十二五计划,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从目前的8.3% 至少要增长到12-13%。
可再生能源中,长远来看太阳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1)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实施纲要中将环境保护提到议程,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如何?(2)材料二的图中所反映的是人们坚持骑车或者坐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请你结合自身经历,列举出你所知道的低碳生活的例子。
(3)我国作出了放慢经济增长率,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决策,试分析其原因。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材料二:(各国参加哥本哈根会议)。
(1)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哪个新名词被提出并且被各国认同。
(2)为什么这个名词会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赞同?(3)面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应该怎样做?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2008年8月24日闭幕。
本届奥运会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 ),主办城市是中国北京。
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 ,参赛运动员 11,438人 ,设302项(28种运动)比赛项目。
材料二: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三十年来,我国在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
(1)奥运会是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各国交流的媒介,我国能够成功举办本次奥运会,这表明什么?(2)改革开放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它的作用是什么?(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材料二: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国“两会”先后召开,会议对我国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议。
(1)中共“十七大”中明确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目标,那么我们国家目前的小康,是什么样的?(2)请你描绘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3)请你就我国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做简要分析。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表示,此次在提案中建议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目前议案已受理了。
其实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是多数网民和选民的意见。
而且拿到分组会上讨论时,几乎得到了所有代表的支持。
(3月11日《广州日报》)材料二:(个税台阶逐步抬)。
45(1)请就“我国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原因”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
(2)如果你作为一名委员,请你发表一下你对这个提案的看法和主张(注意观点明确)。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今年两会最大的亮点。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用重点强调民生问题,将其提到了国家战略新高度。
特别在提到房产问题的时候,坚定的声音更是响彻全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十分关注这一热点,并提出了关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期满后处置办法》的两会议案。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老百姓住房大部分都跟银行贷款密切相关,这已经不是一个民生小问题,而是一个百年大计的大问题。
”材料二: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的起步有着不同以往的意义,这一年的“两会”也因此肩负了有别以往的重任。
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未来五年科学发展谋篇布局,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重要议题。
与之相应的热点问题,如告别GDP 崇拜主动放缓经济增速,以及稳定物价、扩大就业、收入分配改革等关系民生的话题,自然成为本次“两会”上的焦点。
(1)根据材料一,政府宏观调控房价,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等,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提到了那些民生话题?请你就你最关注的一条做简要评析。
6(3)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次“十二五”纲要中将“放慢经济增长率”纳入决策性的一条,这样的做法是否与中心工作相违背?请作简要分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
2182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
“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在政协报告中,贾庆林表示,“2011年我国将继续关注和促进民生改善”。
(据昨日《羊城晚报》)材料二:(民生,民声)。
(1)民生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样的主要矛盾?(2)民生问题无小事,我国为什么要致力于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难题是,2011年,改革红利的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社会与经济承受临界点。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两会”后必须有结果,至于勾兑成怎样的面目待解;劳动工资收入也会不断提高,但恐怕最先提高的会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收入;房价也可能因为劳动报酬的提高而“被降价”或“被习惯”。
分配问题已经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再上台阶必然要解决的首务,不仅是群众的呼声,更是政府维持稳定的必须。
当然,解决的好坏,不在于方案,而在于勇气。
材料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行业收入差距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496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6%的人表示自己持续关注与行业收入差距相关的新闻,其中64.8%的人表示“非常关注”。
7材料三: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前者的行业平均工资是后者的4.7倍。
如果从细分行业来看,我国2008年的行业收入差距超过15倍。
(1)根据材料,分析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有哪些?(2)面对这一状况,我国势必采取措施,那么我国的现行分配制度是什么?(3)请分析我国应如何采取措施,减小收入差距,促及经济平稳快速发展?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全文约6万字,共分为16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8非常不简单。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1)总结“十一五”建设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是什么?(2)我国取得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请就“十二五”计划中的一条,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简要评析。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天津10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2010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28日正式对外发布,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荣登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