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传染病的概念,能够区别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对传染病的学习,学会运用知识预防传染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学习,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结合运用谈话法以及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上课!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周围的人感冒了以后,你可能也会感冒,然后你去看医生,医生有的时候会说“你这是被传染了”,为什么感冒会被传染呢?还有什么病也会被传染呢?我们有什么预防的方法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程《传染病及其预防》(板书课题:传染病及其预防)。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2页,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写“想一想,议一议”的表格,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患过这些病,在你的印象中这些是不是传染病呢?(学生开始填写表格,老师下讲台巡视)大家都填完了吗?xx同学,你是怎么填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患过流行性感冒、近视、贫血,我觉得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是传染病。

)好的,请坐。

xx同学觉得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是传染病,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生:我觉得肺结核和病毒性结膜炎也是传染病。

)好的,请坐。

这位同学认为肺结核和病毒性结膜炎也是传染病,要想知道对不对先要来了解一下传染病到底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什么是传染病。

(板书:
1
一、什么是传染病)
近视和病毒性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但二者的病因却大不相同。

在七年级下册的书里我们已经学过了近视的成因,近视是人眼球内晶状体的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是不能传染的。

病毒性结膜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眼病,它是由于外来的致病病毒感染了人的眼结膜引起的炎症,当病人在接触了眼部和鼻部的分泌物之后,如果不及时的洗手,这个时候一旦健康人接触了感染者眼睛或手,就很容易会感染这种病毒,所以它具有传染性。

我们把像病毒性结膜炎这样,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要点,第一,由病原体引起,第二,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首先来看第一个,什么是病原体呢?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还有寄生虫等。

举个例子,我把流感传染给了某个同学,我是不是病原体呢?(生:不是)对,我不是,因为我不是微生物也不是寄生虫,我携带的流感病毒才是病原体。

再来看第二个,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也就是说传染病不仅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能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比如我们经常能听到的禽流感,从最开始的H1N1,到现在的H7N9,还有狂犬病啊,疯牛病啊,这些传染病不仅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能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传染病是什么,那么再回到这个表格,大家准确地能告诉我这些疾病当中哪些是传染病了吗?(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和病毒性结膜炎是传染病)看来大家都很好地掌握了传染病的定义,那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呢?它需要哪几个基本的环节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第73页的资料分析,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流感传播的具体过程是什么?经过了哪些环节?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板书: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同学们都看完了吗?有没有同学能说一下流感传播的过程?(生: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

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人吸入这种空气就有可能患流感。

)请坐。

同学刚才说了,流感患者的一些行为,使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存在于空气中,而周围人吸入就可能患流感。

我们把流感患者这样的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板书:传染源),而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板书:传播途径),比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等。

很明显这里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呀?(生:空气)对,是空气。

再来看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呢?(生:因为它们的免
2
疫力比较低)对,我们把这种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板书:易感人群)。

在这里,老师要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都是一样,比如说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它的易感人群是婴幼儿,再比如说水痘,它也是一种传染病,它的易感人群是谁呢?那些没有的得过水痘的人。

所以说对每一种传染病而言,易感人群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注意易感人群是对于某种传染病而言的。

现在我们已经把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找出来了,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老师要指出的是,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可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不让它流行起来嘛,那我是不是只要随意的切断一个环节,传染病就能被控制了呢?所以传染病应该怎样预防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板书: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我们的预防措施也分为三个:第一,针对传染源我们可以采取控制传染源的方法(板书:控制传染源);第二,针对传播途径我们可以采取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板书:切断传播途径);第三,针对易感人群我们可以采取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板书:保护易感人群)。

请同学们看到PPT上的这些图,这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阻止传染病传播而采取的一些方法,你知道这些做法都是从哪方面预防传染病的吗?首先,看到第一幅图,焚烧病原体携带物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中的哪一个预防措施呢?(生:属于控制传染源)对,它是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从源头上消除了病原体。

第二幅图展示的体育锻炼是哪一种防御措施呢?(生: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对,它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

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展示的用肥皂洗手和接种疫苗分别属于哪一种防御措施呢?(生:第三幅图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第四幅图是保护易感人群)看来大家都掌握得不错,那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吧!控制传染源通常采取隔离,焚烧病原体动物或产品等方法;切断传播途径通常采取戴口罩,勤洗手,污水处理,饮用水消毒等方法;保护易感人群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方法。

好了,我们已经知道了可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来预防传染病,理论上我们是采取任何一种措施都可以,但是在实际预防传染病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它们的有效程度,难易程度进行选择,而且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
3
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来更好的预防传染病。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三方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了传染病流行有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预防传染病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分别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现在我们来做两个选择题,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了。

第一题,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艾滋病病毒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流感患者。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传染源,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那答案就很明显选B了,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病原体,不是人或者动物,所以不属于传染源。

第二题,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这个我们在73页的资料卡片解释过了,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选C,上课认真听课的同学立刻就能选出来,没有选对的同学要认真思考为什么做错了,有不懂的要及时提出来哦。

课下请大家思考76页的练习第四题,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下课!
五、板书内容设计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什么是传染病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