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4)其他因素:
黏附分子的作用:朗罕细胞向TH1细胞提 呈抗原需要黏附分子,向TH2细胞提呈抗原无 需黏附分子参与。 激素作用:糖皮质激素增强TH2细胞活性, 脱氢表雄甾酮可增强TH1细胞活性。
3、 TH1和TH2免疫功能
TH1参与细胞免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类似 TD功能); TH2刺激B细胞增殖产生抗体。与体液免疫有 关
三、T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TCR双链肽的构成不同,可分为 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 根据TCRαβT细胞的功能,分为TH、Ts、 Tc和TD细胞
一)TCRαβT和TCRγδT细胞
1、TCRγδT细胞为DN细胞或少数CD8+细胞, TCRαβT细胞为SP(CD4+或CD8+)细胞,占 外周血成熟T细胞的90%~95% 2、TCRγδT细胞的特点:①其分子结构及与抗 原结合特性同Ig更为相似;②对多肽抗原的识 别无MHC限制性,且多肽无须被处理为小分 子肽段,可以完整形式被识别;③能识别来 自分枝杆菌的非多肽抗原;④可对某些MHC-I 类样分子所提呈的抗原产生应答,同时对热 休克蛋白具有特殊的亲和力;⑤作用:是具 有原始受体的第一线防御细胞,在抗微生物 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步曲”: 早期阶段 早期T细胞的主要表型为CD4-和 CD8-,称双阴细胞(Double Negative cell ,DN) 第二阶段 前T细胞由双阴性分化为双阳性 CD4+CD8+( Double Positive cell,DP) 第三阶段 DP细胞经历阳性和阴性选择,发育 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Single Positive cell,SP),即成熟T细胞。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是指存在于细 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 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 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 也是鉴别和分离淋巴细胞的重要依 据。
一)T细胞表面受体
1、TCR 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 TCR-CD3复合物 是T细胞抗原受体与一 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复合 物,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 单位。TCR可分为TCRαβ(约95%)和 TCRγδ两种类型
四 )抑制性T细胞(Ts细胞)
功能----- 抑制作用 作用靶细胞:主要是抗原特异性的TH细胞和 B细胞 作用机制:①直接对抗原提呈细胞产生胞毒 效应;②分泌抑制因子发挥作用;③通过独 特型网络而发挥抑制效应 作用意义:参与免疫调节,抑制自身免疫病 产生 能抑制在胸腺内不能形成自身耐受的自身 反应性T细胞克隆;对“非已抗原”诱发的免 疫应答也有抑制作用,。
二)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早期胸腺细胞为CD2+CD3+CD4-CD8-, 由于TCRβ基因重排和表达,继而发育成 双阳性CD4+CD8+(DP) 如DP细胞的TCRαβ能与胸腺基质细胞表 面的MHC-I和MHC-II类分子高亲和力结 合,被选择继续发育,否则凋亡 (apoptosis)
MHC-I →DP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
淋巴细胞是构成 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 细胞群体,其显著特 征是其异质性,可分 为许多表型和功能均 不同的群体:T、B、 NK等。
第一节 T淋巴细胞
一、T细胞的来源与分化发育
T细胞是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简称 发育基本过程: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前T细胞→ T淋巴细胞。
一)、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
1、人、鼠TH细胞分TH1和TH2。 不同点:
2、TH1和TH2的分化和相互转换
主要因素: 1)抗原类型和浓度:低剂量使TH0→TH1; 高剂量使TH0 →TH2细胞。 2)APC类型:Mφ提呈抗原诱导TH1细胞 分化和激活;B细胞提呈抗原诱导TH2 细胞分化和激活。
3)局部微环境细胞因子作用: IL-12促使 TH0→TH1; IL-4促使TH0→TH2
第二节 B淋巴细胞
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 类法氏囊中淋巴样前体 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
B细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抗原非 依赖期和抗原依赖期 第一阶段发生在骨髓 骨髓中的pro-B细胞丢失 CD43,即转化为pre-B细胞,进而发育为μ+的 不成熟B细胞;进一步发育为μ+δ +的成熟B细 胞。 发育基本过程: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淋巴干 细胞→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 第二阶段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 接受抗原刺激 后,B细胞可发生类型转换,最终分化为浆细 胞
导致CD4分子 表达关闭
CD4-CD8+细胞
MHC-II →DP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 导致CD8分子 表达关闭
CD4+CD8-细胞
三)T细胞发育的阴性选择
1、胸腺内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高 水平的MHC-I和MHC-II类抗原,并与自 身抗原形成复合物,SP细胞如能识别自 身抗原肽-MHC复合物,即发生凋亡, 否则继续发育成熟 2、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二)辅助T细胞(CD4+T细胞)
1)产生细胞因子种类不同 TH1细胞主要分泌 IL-2、IFN-γ和TNF-β等,TH2细胞主要分泌 IL-4、IL-5、IL-6和IL-10 2)对细胞因子的反应性不同 IFN-γ诱导TH1分 化,抑制TH2增生;IL-4诱导TH2分化,与IL13一起抑制TH1细胞功能;IL-2同时引起TH1 和TH2细胞增生
三)细胞毒T细胞
主要是CD8+ CTL 1、 CTL功能-----杀伤功能 参与抗肿瘤、抗病毒作用 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①分泌穿孔素;②释 放多种丝氨酸酯酶,通过活化穿孔素而促进 杀伤作用;③分泌淋巴毒素,直接杀伤靶细 胞;④活化的CTL高表达FasL,通过与靶细胞 表面Fas抗原结合,可诱导靶细胞凋亡。 CTL杀伤靶细胞特点:受MHC-I类分子限制
2、细胞因子受体(CKR) 多种细胞因子 可作用T细胞,因为T细胞表面有CKR。 3、其他表面受体:SRBCR、HIVR、丝裂 原受体等
二)T细胞表面抗原
1、MHC抗原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抗 原,活化的T细胞表达MHC-II类抗原 2、分化抗原(CD分子) 表达多种CD分 子,如: CD3、 CD4、 CD8、CD2、 CD28等,与T细胞识别和激活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