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练习题运动的描述:动与静:一、填空题: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
2.“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作为参照物,卫星是,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
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作为参照物。
3.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为参照物。
4.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5.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向东运动,若观察者在路旁看到机车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此时风向为;若看到车冒出的烟是向东的,则说明此时的风向为,且风运动得比火车(填“快”或“慢”)。
6.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
7.“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
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___ ______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
二、选择题: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
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过后,尘土飞扬B.煮饭时米粒上下翻滚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D.苹果从树上落下3.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
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B.甲车C.乙车D.乘客自己4.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甲车C.乙车D.无法判断5.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6.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A.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形态和色彩C.旋律和节奏D.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7.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流星划破夜空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房屋随地球自转8.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人本身B.大舟C.河岸D.流水9.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10.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A.可能是运动的B.一定是运动的C.可能是静止的D.无法判断11.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2.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
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13.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B.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不选取参照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14.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向东运动B.一定向西运动C.一定静止不动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填空题:1.单位换算:(1)8cm= µm;(2)= cm;(3)= km;(4)= m;(5)= cm= mm= µm = nm;(6)6min= h= s (7)= min s;(8)20min= h;(9)= min= s;(10)15dm= m;(11)= h min s2.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1) 一本书的厚度为8 ; (2)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3)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4)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5)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6) 教室门的宽度是;(7) 教室黑板的水平长度约为;(8)小明家距离学校。
3.时间单位中,比秒大的常用单位有天(d)、年(y),则1d= s。
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50次,则它每隔 m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s,合 ms。
5.高速摄影抓拍子弹运动的瞬间,曝光时间只有百万分之一秒,持续μs。
6.现有10m、2m、1cm、1mm、300nm几个长度,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角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SARS 病毒的大小最接近于。
7.把下面的测量结果与对应的测量工具用线连起来。
8.测量球体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方法,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 cm。
9.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则准确值是 cm,估读值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10.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
11.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12.为了探究刻度尺精确度的决定因素,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观察刻度尺读数回答问题:(1)甲尺的读数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2)乙尺的读数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3)综上所述,刻度尺的精确度取决于。
13.刻度尺使用前需要先观察和是否合适;测量时应该紧贴;读数记录的数据包括值和值。
二、选择题:1.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值为,若用米作记录数据,则测量的结果的小数点后面应有几位数( )位位位位3.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D.尺4.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A.乒乓球的直径B.成人拳头的宽度C.火柴盒的长度D.保温瓶的高度5.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①②③④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7.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A.偏小B.偏大C.无影响D.无法判断8.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则此物长应是(). 47cm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灭误差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不论是哪个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都应得到相同的结果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其中一定有一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C.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一定不会有误差D.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运动的描述--速度:一、填空题:1.单位换算:(1)s=_____ __km/h;(2)s=____ ___km/h;(3)1m/s= km/min= km/h;(4) km/min= m/s= km/h;2.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 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_ 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3.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和不变的运动。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秒的距离是2m,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秒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
(填“一定”或“不一定”)5.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则它前15s内的速度为m/s。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所走的路程之比是5: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7.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经过的路程是24m,后4s经过的路程是42m,这个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整个6s内的平均速度是m/s。
8.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9.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μ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 m。
10.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min。
11.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 ,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_____h 可以到达厦门。
12.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 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 才停止。
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 和25s ,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